专栏名称: 古典学研究
古典学研究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建立汉语学界的古典学学术园地,促进汉语学界对中西方经典和其他传统经典的再认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冻品\\2月上旬肉鸭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  6 小时前  
禽报网  ·  行业\\2024年全国饲料总产量3.15亿吨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学研究

重磅 || “经典与解释”丛书廿周年暨500种出版纪念

古典学研究  · 公众号  ·  · 2021-02-16 09:01

正文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持的大型丛书“经典与解释”,自2001年开创以来,已经走过整整20个年头,各系列累计出品已逾500种,有8家出版社参与这一学术工程。

值此新春之际,“古典学研究”公号推出特别纪念版,以贺“经典与解释”年满20周岁。感谢“经典与解释”丛书的全体译者、编者、作者和各出版社编辑同志为丛书付出的辛劳,并祝丛书取得新的成就。

为了分享这份生日喜悦,同时也为了答谢公号的新老朋友,我们特意在文末设置了 抽奖赠书 环节,凭宙斯的意志,将20本古工坊钤印的“经典与解释”新书答赠给热切关心丛书成长的朋友。


20岁生日快乐,Hermes丛书!


“古典学研究” 公号编辑部









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

Classici et Commentarii





翻译西方学界洽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於庚续清末以来学界理解西方思想传统的未竟之业意义重大。设计这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旨在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选题除顾及诸多亟待填补的研究空白(包括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尤其注重选择思想大家和笃行纯学的思想史家对经典的解读。编、译者深感汉语思想与西学接榫的历史重负含义深远,亦知译业安有不百年积之而可一朝有成。


荷马注疏集
西方最早的“经”就是“诗”(我们亦然),“荷马史诗”差不多是古希腊唯一的“经”,而荷马则是“最神圣者”(柏拉图语)。宗经即明诗,师圣以承教。然则,为何诗、经一体?王者迹前,先有神明,神明之后才有诗——诗乃神明遗教,而受神明启示并作为其代言人的“缪斯的仆人”,他们所吟唱的便是经天纬地的良法。或曰,诗在“幽赞神明”之中铺观列代,以明纲纪(刘勰语)。“神圣的荷马”所作的荷马史诗乃是西方最古老的“圣经”。



英雄诗系笺释
[古希腊]荷马 著 崔嵬 程志敏 译
华夏出版社, 2011年1月

战争与史诗:荷马及英雄诗系中的特洛亚战争传统
[美]J.S.伯吉斯 著 鲁宋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柏拉图与荷马: 宇宙论对话中的诗歌与哲学
[加拿大]慈德拉夫科·普拉宁克 著 易帅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5月

不为人知的奥德修斯 荷马《奥德赛》中的交错世界
[美]诺特维克 著 于浩 曾航 译
华夏出版社, 2018 10

模仿荷马 以《使徒行传》中的四个故事为例
[美]丹尼斯·麦克唐纳 著 叶友珍 译
华夏出版社, 2019年3月


赫西俄德集

古人将赫西俄德与荷马并称,因为他们采用同一种诗律——六音步格律作诗,而且都是叙事诗,尽管二人讲述的故事不同——赫西俄德比荷马更关注劳动、虔敬和正义。如希罗多德所言,把赫西俄德与荷马并称的重要理由更在于:希腊人赖以生活的宗教首先由赫西俄德和荷马形诸文字。赫西俄德诗作与荷马诗作一样,不仅是古希腊伟大的诗篇,也是古希腊宗教的原始经典。



赫西俄德:神话之艺
[法]德拉孔波 编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 2004 9

《神谱》笺释
[古希腊]赫西俄德 著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 2010 1

《赫拉克勒斯之盾》笺释
[古希腊]赫西俄德(托名) 著 罗逍然 译笺
华夏出版社, 2010 12

《劳作与时日》笺释
[古希腊]赫西俄德 著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 2015 3

柏拉图与赫西俄德
[英]博伊·斯通 著 罗逍然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8


古希腊诗歌丛编
自荷马和赫西俄德以来,古希腊诗歌就承负起教育希腊人的使命,“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流传至今的古希腊诗歌大多是合唱诗歌,传诵这些合唱诗歌便是城邦民的教化过程。正是这一关乎民众性情的教化性质,使得古希腊诗歌具有与现代诗歌几乎截然异质的品性。从根本上讲,古希腊诗歌关涉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政制)最好,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在世欢欣和痛苦。对我们来说,研习古希腊诗歌不是出于文人雅兴,而是为了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品质和源流。


幽暗的诱惑:品达、晦涩与古典传统
[美]汉密尔顿 著 娄林 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


阿尔戈英雄纪[笺注]

[古希腊]阿波罗尼俄斯 著 罗逍然 译笺

华夏出版社,2011年1月


诗歌与城邦:希腊贵族的代言人忒奥格尼斯

[美]费拉格 纳吉 编 张芳宁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0月


古希腊早期诉歌诗人

[英]鲍勒 著 赵翔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8月



古希腊肃剧注疏
古希腊肃剧明显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展现了民主政制下雅典人的自我认识、新的生活方式及其伦理观念。从而,古希腊肃剧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别时刻所发生的一个特别的事件。研究古希腊肃剧,不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普遍的戏剧形式来衡量其他古代文明,而应充分关注这一戏剧形式本身的特殊性及其所反映的民主政制问题,尤其是民主政制在形成初期与传统的优良政制的尖锐矛盾。



古代悲剧与现代科学的起源
[美]戴维斯 著 郭振华 曹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9

高贵的言辞:索福克勒斯《埃阿斯》疏证
沈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7

希腊肃剧与政治哲学:索福克勒斯忒拜剧作中的理性主义与宗教
[美]阿伦斯多夫 著 袁莉 等译 崔嵬 校
华夏出版社, 2013 10

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城邦政制:《奥瑞斯忒亚》文学性评注
[加]科纳彻 著 孙嘉瑞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1

自由与僭越: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绎读
罗峰 编译
华夏出版社, 2017 8


阿里斯托芬集
阿里斯托芬的谐剧看似轻松、打趣,实则“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内容非常严肃,具有“振危释惫”的精神品质。古典学家尼采独具慧眼,他断言柏拉图的枕边书一定是阿里斯托芬的剧作。实际上,阿里斯托芬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堪称独一无二,因为,没有谁仅凭写谐剧而成就为思想大家。即便作为戏剧诗人,他的笔下不仅有严肃的幽默和深刻的政治意涵,也有幽美的抒情段落和肃剧式的吟唱。就雅典城邦戏剧的形式而言,阿里斯托芬堪称集大成者:舞台剧﹑城邦政治教育、节日狂欢结合得完美无比。


雅典谐剧与逻各斯:《云》中的修辞、谐剧性及语言暴力

[美]奥里根 著 黄薇薇 译

华夏出版社, 2010 8


《阿卡奈人》笺释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 著 黄薇薇 译

华夏出版社, 2012 11



柏拉图注疏集
“柏拉图注疏集”将提供足本汉译柏拉图全集(36种+托名作品7种),篇序从忒拉绪洛斯的“九卷集”,采注经式译法(即凭靠西方古典学者的笺注和义疏本迻译),亦收义疏性专著或文集,共含三个部分: 1.注疏体汉译柏拉图全集; 2.历代柏拉图注疏选刊;3.柏拉图今解。



《王制》要义
刘小枫 选编 张映伟 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

《法义》导读
[法]卡斯代尔·布舒奇 著 谭立铸 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9月

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
[美]尼科尔斯 著 王双洪 译
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

苏格拉底的申辩
[古希腊 ] 柏拉图 著 吴飞 译
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

戏剧诗人柏拉图
张文涛 选编 刘麒麟 黄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鸿蒙中的歌声:柏拉图《蒂迈欧》疏证
徐戬 选编 朱刚 黄薇薇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伊翁
[古希腊]柏拉图 著 王双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
[德]海德格尔 著 赵卫国 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10月

阿尔喀比亚德
[古希腊]柏拉图 著 梁中和 译/疏
华夏出版社,2009年8月

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书简七》探幽
彭磊 选编 马涛红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12月

神话诗人柏拉图
张文涛 选编 董赟 胥瑾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

柏拉图与政治现实
[瑞士]葛恭 著 黄瑞成 江澜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哲人的无知
[德]费勃 著 王师 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

游叙弗伦
[古希腊]柏拉图 著 顾丽玲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苏格拉底的命相:《斐多》讲疏
[拜占庭]奥林匹奥多罗 著 宋志润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米诺斯
[古希腊]柏拉图 著 林志猛 译/疏
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

柏拉图对话六种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张师竹 张东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论柏拉图对话
[德]施莱尔马赫 著 黄瑞成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4月

柏拉图与神话之镜:从黄金时代到大西岛(第二版)
[法]马特 著 吴雅凌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不满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克力同》疏证
[美]维斯 著 罗晓颖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柏拉图《美诺》疏证
[美]克莱因 著 郭振华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10月

政治哲学的悖论:苏格拉底的哲学审判
[美]郝岚 著 戚仁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6月

柏拉图对话中的神
[法]西蒙娜·薇依 著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10月

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著 王扬 译/注
华夏出版社,2012年11月

哲人与立法:柏拉图《法义》探义
程志敏 方旭 选编 邹丽 刘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柏拉图的次好政制:柏拉图《法义》发微
程志敏 方旭 选编 刘宇 方旭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3月

立法者的神学:柏拉图《法义》卷十绎读
林志猛 编 张清江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4月

智慧与幸福:论柏拉图的《厄庇诺米斯》
程志敏 编 崔嵬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6月

方圆说:论柏拉图《蒂迈欧》中的开端
[美]萨利斯 著 孔许友 译 戴晓光 校
华夏出版社,2013年8月

厄庇诺米斯:论夜间议事会或论哲人
[古希腊]柏拉图 著 程志敏 崔嵬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10月

洞穴中的德性:柏拉图《美诺》中的道德探究
[美]维斯 著 郭振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柏拉图《治邦者》中的哲人
[美]米勒 著 张爽 陈明珠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情敌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吴明波 译/疏
华夏出版社,2014年9月

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
[美]朗佩特 著 戴晓光 彭磊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美]莱波维兹 著 蒋明磊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帕默尼德》
[美]米勒 著 曹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柏拉图式的迷宫:《斐多》义疏
[美]伯格 著 戴晓光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8月

苏格拉底与希琵阿斯
王江涛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9月

谁来教育老师:《普罗塔戈拉》发微
刘小枫 编 蒋鹏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9月

为哲学的写作技艺一辩:柏拉图《斐德若》疏证
[美]罗娜·伯格 著 贺晴川 李明坤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月

爱欲与启蒙的迷醉:论柏拉图的《会饮》
[美]贝尔格 著 乔汀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2月

柏拉图学说指南
阿尔吉努斯 著 [爱尔兰]狄龙 英译注疏 何祥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
[美]郝岚 著 李诚予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3月

阿威罗伊论《王制》
[阿拉伯]阿威罗伊 著 刘舒 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克力同章句
程志敏 郑兴凤
华夏出版社,2017年2月

柏拉图书简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彭磊 译注
华夏出版社,2018年4月

爱之云梯:柏拉图《会饮》的解释与回响
詹姆斯·莱舍 黛布拉·尼尔 弗里斯比·C.C. 等编 梁中和 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柏拉图的灵魂学
[加]T.M.罗宾逊 著 张平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6月

立法与德性:柏拉图《法义》发微
林志猛 编 张清江 林志猛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11月

挑战戈尔戈:柏拉图《高尔吉亚》解读文集
李致远 选编 田明 李晓进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8月

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柏拉图《泰阿泰德》中的显白之辞与言下之意
[英]赛德利 著 郭昊航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8月

哲人-王:柏拉图《王制》的论证
[美]里夫(C. D. C. Reeve)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论柏拉图《高尔吉亚》的统一性:修辞、正义与 哲学生活
[美]德文·斯托弗 著 吴立立 林鹿珊 译 梁中和 校
华夏出版社,2020年10月



柏拉图读本

柏拉图作品最为基本的教育作用是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明智清晰,对自己的灵魂样式尽可能多些了解,进而对人世政治亘古不变的复杂性也尽可能多些认识。至于是否像苏格拉底那样有向往高贵、追求纯然不杂的美的爱欲,则由各人的命相精灵掌管。以往的柏拉图研究以及教科书上的柏拉图介绍,往往把读者引向各种形而上学教条。若从对话情节入手,关注文学形式下的思想脉络,我们不难看到,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最看重教人如何分辨好坏对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不义、明智与偏执。



吕西斯

[古希腊]柏拉图 著 贺方婴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7月


色诺芬注疏集

色诺芬是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苏格拉底两位最善于通过写作从事文教的学生之一,传下的著作体裁多样,文笔质朴清新,从古至今一直是古典语文学的基础范本。"色诺芬注疏集"广采西方学界晚近成果,不拘形式(或采译疏体专著、或编译笺注体译本、或汇集各类义疏),志在成就汉译色诺芬著作全编。




色诺芬的《会饮》
[古希腊]色诺芬 等著 刘小枫 编 沈默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5年11月

居鲁士的教育
[古希腊]色诺芬 著 沈默 译
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
[法]纳尔茨 [法]托尔德西拉斯 编 冬一 慈熙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
[美]施特劳斯 著 彭磊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0月

色诺芬的帝国虚构:解读居鲁士的教育
[美]塔图姆 著 张慕 罗勇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色诺芬《斯巴达政制》译笺
[古希腊]色诺芬 著 陈戎女 译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苏格拉底式的君主色诺芬 《居鲁士上行记》的论证
[加]布泽蒂 著 高挪英 杨志城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11月


亚里士多德注疏集
在马其顿宫廷长大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 322 年,其父曾任亚历山大大帝祖父的御医) 17 岁赴雅典留学(公元前 367 年),师从柏拉图凡二十年,直到先师去逝。公元前 343 年,亚里士多德回马其顿任亚历山大傅保。亚历山大登基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开办吕凯昂学园(公元前 335 年),讲授诸学,流传下来的讲稿奠定了西方学问的基本形态,史称西方学问的第一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好些哲学术语,如今也已成为我国学述的常用词。



论诗术中篇义疏
[阿拉伯]阿威罗伊 著 巴特沃斯 英译 刘舒 中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8月

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
刘小枫 编 柯常咏 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5月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美]伯格 著 柯小刚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10月

哲学的政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疏证
[美]戴维斯 著 郭振华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

哲学之诗:亚里士多德《诗学》解诂
[美]戴维斯 著 陈明珠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4月

德性、修辞与政治哲学: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
[美]特西托勒 著 黄瑞成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政治学》疏证
[意]托马斯·阿奎那 著 黄涛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9月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现象学研究导论
[德]海德格尔 著 赵卫国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9月

《范畴篇》笺释: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 溥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品格的技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
[美]加佛 著 马勇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5月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德]海德格尔 著 黄瑞成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0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法]安若澜 著 曾怡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诗术》译笺与通绎
陈明珠
华夏出版社,2020年1月


智术师集
柏拉图对话没有一篇以诗人命名,却有好些篇以智术师命名,似乎智术师是柏拉图更大的敌手。柏拉图哲学堪称对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启蒙运动最为深刻的批判,旨在收拾启蒙运动导致的礼崩乐坏残局——古希腊的智术师们是雅典启蒙和民主运动的思想引领者,要理解柏拉图甚至深入理解古希腊思想史,必须认识智术师。现代哲学可谓现代启蒙运动的结果,认识古希腊智术师的思想也为我们理解现代启蒙哲学提供了极好的参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启蒙不过是雅典启蒙的翻版,柏拉图的处境仍然是我们今天的处境……


柏拉图最精巧的敌人:普罗塔戈拉与相对主义的挑战
[意]乌戈·齐柳利 著 文学平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古典希腊的智术师修辞
[美]波拉克斯 著 胥瑾 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8月

高尔吉亚与新智术师修辞
[美]布鲁斯·麦科米斯基 著 张如贵 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9月

普罗塔戈拉与逻各斯:希腊哲学与修辞研究
[美]夏帕 著 卓新贤 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9月


廊下派集
距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二十余年即约公元前 300 年,基提翁的芝诺开始在雅典集市西北角的一个画廊( στοá ποικíλη )里讲学论道。起初那些听众被称为芝诺主义者,后来被唤作廊下派( Stoics )。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化时期,廊下派成为三大主流学派之一,但其历史影响则比伊壁鸠鲁派和怀疑论派重要得多。自芝诺到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廊下派共历时五百年左右,对塑造希腊化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对后世思想保持经久不息的影响力。


廊下派的城邦观
[英]马尔科姆·斯科菲尔德 著 徐健 刘敏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0月

廊下派的神和宇宙
[墨]里卡多·萨勒斯 著 徐健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8年01月

廊下派的苏格拉底
徐健 选编 徐健 吴茜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1月


古希腊礼法研究丛编
近代以来,西人即便在诗歌戏剧方面也从未“言必称希腊”,但在礼法方面,却往往“言必称罗马”:罗马政制和罗马法的确比古希腊礼法显得更为条理分明,而且也是西方现代制度和法学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希腊城邦政制没有“法理学”( jurisprendence ),实际上,在更为根本的政治哲学和法理学方面,古希腊人比发明了 res publica 这一术语以及 juris prudentia 这一学科的罗马人有着远为丰厚的思想资源——这或许就是希腊与罗马巨大差异的一种缩影:在具体的实施技巧上,罗马人无与伦比,而在学理的深思明辨方面,希腊人则更胜一筹。



古希腊的僭政与政治文化
[美]麦格琉 著 孟庆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希腊人的正义观:从荷马史诗的影子到柏拉图的要旨
[英]哈夫洛克 著 邹丽 何为登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7月

剑桥古希腊法律指南
[英]加加林 科恩 著 邹丽 叶友珍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宙斯的正义
[英]劳埃德-琼斯 著 程志敏 译 何为 校
华夏出版社,2020年7月


古典史学丛编
古典史学的主题是重大的公众性主题,它要求这一重大的公众性主题唤起一种重大的公众性回应。古典史学属于一种许多人参与其中的政治生活。它属于一种共和式政治生活,属于城邦。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前提,形成过程和演变方向,各种人世力量与事件过程的复杂交织,以及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像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自然科学一样,“寻求生命最深层、最秘密的涌动”。



凯撒的剑与笔
李世祥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2月

统治的热望:修昔底德笔下的阿尔喀比亚德和帝国政治
[ 美]福特 著 未已 等译 吴用 校
华夏出版社,2010年10月

希罗多德的王霸之辨
吴小锋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6月

塔西佗的教诲:与自由在罗马的衰落
[美]里克 著 肖涧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7月

撒路斯特与政治史学
刘小枫 编 曾维术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
[美]斯塔特 著 王涛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

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美]格雷纳 著 戴智恒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3月

塔西佗的政治史学
曾维术 编 曾维术 李静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6月

修昔底德笔下的人性
[加]欧文 著 戴智恒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高卢战记译笺(第一卷)
[古罗马]伽尤斯•尤利乌斯•凯撒 著 顾枝鹰 译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驳希腊人
[以]约瑟夫斯 著 杨之涵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普鲁塔克的《对比列传》:探询德性与恶行
[英]达夫 著 万永奇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7月

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哲学的社会动力
[比利时]胡芙 著 万永奇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8月

论希罗多德
[苏]卢里叶 著 王以铸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6月


古典学丛编
深入了解西方古典学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问题,有助于懂得前车之鉴:西方古典学为何自娱于“钻故纸堆”,与现代问题了不相干。认识西方古典学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我们体会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必经之途仍然是研习古传经典。中国的古典学理应是我们已然后现代化了的文教制度的基础——学习古传经典将带给我们的是通透的生活感觉、审慎的政治观念、高贵的伦理态度,永远有当下意义。本丛编旨在引介西方古典学的基本文献:凡学科建设、古典学史发微乃至具体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统而编之。


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
[意]詹姆斯·尼古拉斯 著 溥林 译
华夏出版社,2004年7月

哀歌集
[古罗马]普罗佩提乌斯 著 王焕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
[法]库朗热 著 谭立铸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俄耳甫斯教辑语
吴雅凌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

俄耳甫斯教祷歌
吴雅凌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

古希腊星象说
[德]莎德瓦尔德 著 卢白羽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论埃及神学与哲学:伊希斯与俄塞里斯
[希腊]普鲁塔克 著 段映虹 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1月

《埃涅阿斯纪》章义
王承教 选编 王承教 黄芙蓉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11月

菜园哲人伊壁鸠鲁
罗晓颖 选编 罗晓颖 吴小锋 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

惧怕差异:古希腊思想中政治科学的诞生
[美]萨克森豪斯 著 曹聪 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

古代世界的城邦
[苏联]安德烈耶夫 等著 张竹明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第二代智术师:罗马帝国早期的文化现象
[美]安德森 著 罗卫平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5月

古希腊文学常谈
[英]多佛 等著 陈国强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9月

古典语文学常谈
[德]克拉夫特 著 丰卫平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11月

维吉尔的帝国:《埃涅阿斯纪》中的政治思想
[美]阿德勒 著 王承教 朱战炜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1月

古希腊政治的起源
[德]梅耶 著 王师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西方古典文献学发凡
刘小枫 编 丰卫平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月

《理想国》汉译辨正
王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表演文化与雅典民主政制
[英]格尔德希尔 著 李向利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4月

希腊古风时期的真理大师
[法]马塞尔·德蒂安 著 王芳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古罗马的教育:从西塞罗到昆体良
[英]葛怀恩 著 黄汉林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3月

古希腊修辞学与民主政制
刘小枫 编 冯庆 朱琦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古典学与现代性
刘小枫 编 陈念君 丰卫平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8月

论月面
[希腊]普鲁塔克 著 孔许友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7月

探究希腊人的灵魂
[美]迈克尔·戴维斯 著 柯常咏 陈明珠 等译 安蒨 校
华夏出版社,2016年10月

希腊神话的性质
[英]柯克 著 刘宗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尤利安文选
[古罗马]尤利安 著 马勇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10月

赫耳墨斯秘籍
[古希腊]赫尔墨斯(托名) 著 肖霄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论王政
[古罗马]金嘴狄翁 著 王伊林 译 戴晓光 校
华夏出版社,2019年7月

赫西俄德的宇宙
[美]珍妮·施特劳斯·克莱 著 何为 余江陵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7月


基督教与古典传统
基督教并非西方文明传统中的原始宗教,而是从古希腊宗教-古罗马宗教-犹太教等民族政制宗教的母体中孕生出来的普世宗教。基督教成为政制性宗教以后,孕生基督教的古希腊罗马宗教成了所谓“异教”,基督教与“异教”的交融及其内在冲突便构成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因。



基督教理论与现代

[德]特洛尔奇 著 朱雁冰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4年7月


亚历山大的克雷芒

[意]塞尔瓦托·利拉 著 范明生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4年9月


论永恒的智慧

[德]苏索 著 林克 译

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


罗马书释义:新约历代经解

[瑞士] 卡尔·巴特 著 魏育青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年5月


灵知主义与现代性

[德]约纳斯 等著 张新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上帝国的信息

[瑞士]拉加茨 著 朱雁冰 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12月


或此或彼(上、下)

[丹麦]基尔克果 著 阎嘉 译

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


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斐洛思想引论

[英]罗纳尔德·威廉逊 著 徐开来 林庆华 译

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德]朋霍费尔 著 王彤 朱雁冰 译

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


逻辑与罪

[美]谢尔兹 著 黄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增订版)

刘小枫 编 孙周兴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 7年10月


灵知派经典

[美]罗宾逊 史密斯 编 杨克勤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

刘小枫 编选 孙周兴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论第一原理

[英]司各脱 著 王路 王彤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

[德]卡斯培 著 罗选民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出埃及记》释义

[美]米耶斯 著 田海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雅各书》《犹大书》释义

[美]布罗森特二世 著 敬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


大公教的形成:基督教传统卷一

[美]帕利坎 著 翁绍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哥林多前后书》释义

[美]克雷格·科纳 著 郜元宝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面向终末的美德:罗马书讲疏

[德]佩特森 著 谷裕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


属灵的寓意:《约翰福音》注疏(上下)

[古罗马]俄里根 著 柳博赟 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


七重阶梯:吕斯布鲁克文集(卷一)

[荷兰]吕斯布鲁克 著 陈建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恐惧与战栗:静默者约翰尼斯的辩证抒情诗

[丹麦]基尔克果 著 赵翔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11月


探究哲学与信仰:基尔克果与苏格拉底

[美]郝岚 著 罗晓颖 张文涛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月


此世的君王:《约翰启示录》解经及政治神学文稿

[德]佩特森 著 谷裕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无执之道:埃克哈特神学思想研究

[德]马克斯·文森 著 郑淑红 译

华夏出版社 ,2016年1月


加尔文与现代政治的基础

[美]拉尔夫·C.汉考克 著 何涛 译

华夏出版社 ,2017年3月


保罗与马克安:一种思想史考察

[德]文森 著 郑淑红 译

华夏出版社 ,2018年11月


克尔凯郭尔:丹麦黄金时代的苏格拉底

[美]江思图 著 田王晋健 译 安蒨 校

华夏出版社,2019年1月



阿尔法拉比集

伊斯兰中古哲人阿尔法拉比(870-950, ابو نصر محمد الفارابي Abū Naṣr Muḥammad al-Fārābī )生活在伊斯兰文明大规模“改革开放”的时期,当时的伊斯兰帝国既有正统观念的要求,也有借鉴异教文明的紧迫性,既需要检讨本土的资源,又必须面对汹涌而至的异质思想。正是在狂热的保守与浅薄的新潮之中,阿尔法拉比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并透过重重迷雾清楚地看到从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传来的大量舶来品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珍宝。



柏拉图的哲学
阿尔法拉比 著 程志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论完美城邦:卓越城邦居民意见诸原则之书
阿尔法拉比 著 董修元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阿尔法拉比 著 程志敏 王建鲁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政治制度与政治箴言
阿尔法拉比 著 程志敏 周玲 郑兴凤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1月


但丁集

《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直译当为“神圣的喜剧”,但“喜剧”是什么意思?是践行《论俗语》(De Vulgari Eloquentia)中的俗语创作理想,用俗语来写作古典式喜剧?抑或演绎《帝制论》(De Monarchia)中世界帝国理想的政治喜剧,还是宣告放弃《飨宴篇》(Il Convivio)中的哲学抱负、向神学皈依的福音书式喜剧?说到底,“喜剧”是世俗的还是救赎的?《神曲》的题旨问题关涉但丁究竟信仰什么这一思想史上的重大问题。总之,《神曲》既有神学家的学养,又有修辞家的雄辩,既有使徒的谦卑,又有天才的僭越。



但丁的圣约书:圣经式想象论集

[美]霍金斯 著 朱振宇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5月


但丁:皈依的诗学

[美]弗里切罗 著 朱振宇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0月



斐奇诺集

斐奇诺(Marsilius Ficinus,1433-1499)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一哲人之称,他以严格的形而上学形式首次表述了古典主义新思想,创办和主持佛罗伦萨“柏拉图学园”,首倡基督教人文主义。斐奇诺还是著名的医师、音乐家、占星家、预言家、翻译家、教育家,著述译著宏富,交友遍布欧洲,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通才、全人”(Homo Universalis)。他还培育了皮科(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蒂亚开多(Francesco da Diacceto)等著名古典主义者,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面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论柏拉图式的爱:柏拉图《会饮》义疏

[意]斐奇诺 著 梁中和 李旸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至善与快乐:柏拉图《斐勒布》义疏

[意]斐奇诺 著 赵精兵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马基雅维利集
马基雅维利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由盛而衰的转捩点,而在这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作为文艺复兴运动在政治思想领域最杰出的代表,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军事、外交、史学和喜剧等领域都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和大量的信件。这些文字表明,他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浓郁的爱国情怀、深厚的古典学修养、敏锐的政治-心理分析能力和卓越的写作技巧,无愧于“治国术”大师和“最高写作艺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的称誉。就此而言,他的著作仍然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对待和不断反思。



新的方式与制度: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研究
[美]曼斯菲尔德 著 贺志刚 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3月

伪善与正直:马基雅维利、卢梭与政治的伦理
[美]露丝·格兰特 著 刘桉彤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10月

马基雅维利式民主
[美]麦考米克 著 康向宇 韩广召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君主及其战争技艺
娄林 选编 张培均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3月

权力与欲望:解读马基雅维利与韦托里的通信
[美]约翰·纳杰米 著 刘学浩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


莎士比亚绎读
莎士比亚不仅是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也是西方思想大传统中伟大的政治哲人之一。在西方文教传统谱系中,不断有学人将莎士比亚与柏拉图并举:莎士比亚戏剧以历史舞台为背景,深涉人世政治问题的底蕴,尤其是王者问题,一再激发后人掂量人性和人世的幽微,为后世探究何谓优良政制、审慎思考政制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不仅如此,与柏拉图的戏剧作品一样,作为政治哲人的莎士比亚没有学说,他的政治哲学思考无不隐含在笔下的戏剧人物和戏剧谋篇之中。



丹麦王子与马基雅维利

罗峰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1月


莎士比亚的政治盛典

[美]阿鲁里斯 苏利文 编 赵蓉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1月


莎士比亚戏剧与政治哲学

彭磊 选编 马涛红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5月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英]蒂利亚德 著 牟芳芳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月


脱节的时代:作为历史哲人的莎士比亚

[英]阿格尼斯·赫勒 著 吴亚蓉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7月



洛克集
为了改变我国学界洛克研究的现状,通过研究洛克思考与中国百年政制变革有关的问题,我们策划了这个编译计划。一、选译尚未有汉译的洛克文献(如《论自然法则》以及八卷本洛克书信);二、重译洛克的基本著作,包括仅有摘译的要著(如《宽容书简》的汉译本仅译出原著不及五分之一;《基督教的合理性》中译本仅译出原著不及三分之一);三、选译英语学界有代表性的洛克研究论著。认识洛克思想的真正面目是我们的首要目的,批判地思考洛克问题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论自然法则

[英]洛克 著 徐健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上帝、洛克与平等:洛克政治思想的基督教基础

[美]沃尔德伦 著 郭威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卢梭集
卢梭在近代中国的影响力,据说只有马克思可与之相比。大哲人卢梭的“微言大义”究竟是怎样的,他出于何种意图以及如何改变了文明人类的一些基本假设,尚需要我国学界志士花费大力去探究。探究的起点,首先在于悉心研读卢梭的作品。“卢梭注疏集”虽计划编译卢梭全部要著的笺注体汉译本,但因译者难觅,仅能勉力从当务之急的卢梭要著的义疏入手,以尚未有汉译的卢梭要著为先,同时注重选译西方学界重要的卢梭研究成果。愿“卢梭注疏集”伴随我国学界关注人类文明现代巨变的有心之士的努力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终有一日成其所全。


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美]吉尔丁 著 尚新建 王凌云 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5月

卢梭的自然状态:《论不平等的起源》释义
[美]普拉特纳 等著 尚新建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

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
[美]凯利 著 黄群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4月

文学与道德杂篇
[法]卢梭 著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8月

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
[美]戴维斯 著 曹聪 刘振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1月

政治制度论
[法]卢梭 著 崇明 胡兴建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7月

卢梭的政治哲学
[美]马斯特 著 尚新建 黄涛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8月

致博蒙书
[法]卢梭 著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月



莱辛集
当今学界——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仍然置身于启蒙问题的阴影中,莱辛的写作对我们来说之所以尤其重要,首先是因为我们迄今没有从启蒙问题中脱身。巴特和施特劳斯在说到莱辛时,不约而同将他与卢梭相提并论,以至于让人感觉到,莱辛仿佛德国的卢梭。与卢梭一样,莱辛置身启蒙运动的时代潮流,一方面伸张启蒙理性,另一方面又恪守古典的写作方式——虽然风格相当不同,他们都竭力修补传统和谐社会因启蒙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裂痕。



历史与启示:莱辛神学文选
[德]莱辛 著 朱雁冰 译
华夏出版社, 2006年4月

莱辛剧作七种
[德]莱辛 著 李健鸣 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7月

莱辛思想再释: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美]维塞尔 著 贺志刚 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8月

论人类的教育:莱辛政治哲学文选
[德]莱辛 著 朱雁冰 译
华夏出版社, 2008年10月

关于悲剧的通信
[德]莱辛 著 朱雁冰 译
华夏出版社, 2010年8月

智者纳坦
[德]莱辛 著 朱雁冰 译
华夏出版社, 2011年3月

汉堡剧评
[德]莱辛 著 张黎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2月


启蒙研究丛编
百年来,我国学界译介了无以计数的西方启蒙文化的文史作品,迄今仍在不断增进,但我们从未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西方的启蒙文化传统。如果要更为自觉地继承争取中国文明独立自主的中国式启蒙精神,避免复制西方启蒙文化传统已经呈现出来的显而易见的流弊,那么,我们有必要从头开始认识西方启蒙传统的来龙去脉,以便更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实上,西方的启蒙传统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同时形成了一种反启蒙的传统。深入认识西方的启蒙与反启蒙之争,对于赓续清末以来我国学界理解西方文明的未竟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利维坦》附录
[英]霍布斯 著 赵雪纲 译
华夏出版社, 2008年3月

席勒美学的哲学背景
[美]维塞尔 著 毛萍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10年11月

托兰德与激进启蒙
刘小枫 编 冯庆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15年1月

“我”之观念:笛卡尔哲学研究
[德]凯莫林 著 蒋运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论古人的智慧
[英]弗朗西斯·培根 著 李春长 译
华夏出版社, 2017年10月

浪漫的律令:早期德国浪漫主义观念
[美]弗雷德里克·拜泽尔 著 黄江 译 韩潮 校
华夏出版社, 2019年4月

图书馆里的古今之战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著 李春长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6月



政治史学丛编
兰克开创的现代史学本质上仍然是政治史学,其品质与专门化史学截然不同,后者乃19世纪后期以来受实证主义思想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影响而形成。在古代,史书向来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维系在一起,现代史学主流虽然是实证式的,但政治史学的脉动并未止息,其基本品格是关切人世生活中的各种重大政治问题——无论这些问题出现在古代还是现代。


试论古今革命

[法]夏多布里昂 著 王伊林 译

华夏出版社, 2015年1月


莫尔及其乌托邦

[德]卡尔·考茨基 著 关其侗 译

华夏出版社, 2015年8月


从普遍历史到历史主义

刘小枫 编 谭立铸 王师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17年12月


国王的两个身体

[德]恩斯特·康托洛维茨 著 徐震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西方古代的天下观

刘小枫 主编 杨志城 安蒨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18年8月


自然科学史与玫瑰

[法]雷比瑟 著 朱亚栋 译

华夏出版社, 2019年9月


易于认识历史的方法

[法]博丹 著 朱琦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近代欧洲:国家意识、史学和政治文化

[美]拉努姆 编 王晨光 刘岑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

[英]蒂利亚德 著 裴云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10月



德意志古典传统丛编
德意志人与现代中国的命运有着特殊的关系:十年内战时期,国共交战时双方的军事顾问都一度是德国人——两个德国人的思想引发的中国智识人之间的战争迄今没有终结。百年来,我国成就的第一部汉译名著全集是德国人的……德国启蒙时期的古典哲学亦曾一度是我国西学研究中的翘楚。尽管如此,我国学界对德意志思想传统的认识不仅相当片面,而且缺乏历史纵深。长期以来,我们以为德语的文学大家除了歌德、席勒、海涅、荷尔德林外没别人,不知道还有莱辛、维兰德、诺瓦利斯、克莱斯特……



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

[德]施勒格尔 著 李伯杰 译

华夏出版社, 2005年1月


《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

刘小枫 选编 里尔克 等著 林克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论莫扎特

[瑞士]卡尔·巴特 等著 刘小枫 选编 朱雁冰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黑格尔的观念论:自意识的满足

[美]皮平 著 陈虎平 译

华夏出版社, 2006年7月


德语诗学文选(上、下)

刘小枫 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德语美学文选(上、下)

刘小枫 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

[德]诺瓦利斯 著 林克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8年1月


大革命与诗化小说:诺瓦利斯选集卷二

[德]诺瓦利斯 著 林克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8年1月


纪念苏格拉底:哈曼文选

[德]哈曼 著 刘新利 选编 刘新利 经敏华 译

华夏出版社, 2009年1月


黑格尔与普世秩序

邱立波 编/译

华夏出版社, 2009年7月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全三卷)

[德]荷尔德林 著 刘皓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自我之书:维兰德的《阿里斯底波和他的几个同时代人》

[意]利茨玛 著 莫光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

[美]刘易斯·贝克 著 黄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浪漫派的将来之神:新神话学讲稿

[德]弗兰克 著 李双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

[奥]里尔克 著 林克 袁洪敏 译

华夏出版社, 2012年8月


瓦格纳的政治神学:革命与宗教之间的艺术

[德]霍夫曼 著 黄明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现实与理性:黑格尔与客观精神

[法]让-弗朗索瓦·科维纲 著 张大卫 译

华夏出版社, 2018年5月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英]塞巴斯蒂安·加德纳 著 蒋明磊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


彭忒西勒亚

[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著 江雪奇 译

华夏出版社, 2018年8月


论荷尔德林

[德]沃尔夫冈 · 宾德尔 著 林笳 译

华夏出版社, 2019年11月



德意志古典法学丛编
德意志古典法学丛编以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关切观念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命题的产生、发展与成熟时期的面貌,以及它的衰落或者重生。它不从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入手,亦不从流行的概念体系入手,而是以古典作品中政治法理的疏释为切入点,阐释政法学问,引导有关对政治法理的独立思考。在汉语法律思想界受到实证主义影响的时刻,这套书想要以其高度晦涩又极具穿透力的哲学思辨品格,吸引那些向往高贵的灵魂去探究在我们现时代共同体生活中的那些最为美好的侧面,去探寻追求这些美好侧面的动力来源。


德国观念论与惩罚的概念
[德]梅尔 著 邱帅萍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年4月

康德法哲学及其起源:德意志法哲学文选一
吴彦 编 刘鹏 等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年8月

观念论法哲学及其批判:德意志法哲学文选二
吴彦 编著 姚远 黄涛 等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年8月

20世纪法哲学发微:德意志法哲学文选三
吴彦 编 刘鹏 等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年8月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
[美]艾伦·伍德 著 黄涛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为何是基础规范:凯尔森学说的内涵
[瑞典]宾德瑞特 著 李佳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马克思的社会与政治思想
[以]阿维纳瑞 著 张东辉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早期启蒙的自然法理论
[英]霍赫斯特拉瑟 著 杨天江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黑格尔的现代国家理论
[以]阿维纳瑞 著 朱学平 王兴赛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财产与德性:康德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
[南非]詹姆斯 著 张东辉 柳波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强力与自由:康德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
[加]李普斯坦 著 毛安翼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年3月


美国文明与古典传统丛编



分裂之家危机:对林肯-道格拉斯论辩中诸问题的阐释

[美]雅法 著 韩锐 译 赵雪纲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自由的新生:林肯与内战的来临

[美]雅法 著 谭安奎 译 赵雪纲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梅尔维尔的政治哲学:《切雷诺》及其解读

李小均 编译

华夏出版社, 2011年6月


美国1787年《宪法》讲疏

[美]阿纳斯塔普罗 著 赵雪纲 译

华夏出版社, 2012年3月


在西方的目光下

[英]约瑟夫•康拉德 著 李小均 译

华夏出版社, 2014年5月



俄罗斯文明与古典传统丛编



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俄]罗赞诺夫 著 张百春 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1月


果戈理与鬼

[俄]梅列日科夫斯基 著 耿海英 译

华夏出版社, 2013年8月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想的发展过程

[美]罗森塔尔 著 杨德友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3月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梅列日科夫斯基 著 杨德友 译

华夏出版社, 2016年1月



马克思与西方传统
马克思曾在标志性的“博士论文”中明言,自己要“联系整个希腊思想,详尽阐述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在马克思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名言与特拉西及法国国立研究院主张的以社会科学启蒙民众、改造世界的激进思想之间,在德国早期浪漫派倡导的“存在先于意识”与马克思主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间,以及在马克思的一些思想与卢梭的一些思想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类似。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英]伯尔基 著 伍庆 王文扬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马克思与福柯

[法]莱姆克 等著 陈元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

[美]维塞尔 著 陈开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记忆的承诺:马克思、本雅明、德里达的历史与政治

[加拿大]弗莱切 著 田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马克思与古人:古典伦理学、社会学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

[美]乔治·麦卡锡 著 王文扬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普罗米修斯的束缚:马克思科学思想的神话结构

[美]维塞尔 著 李昀 万益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德国社会主义与古典的古代

[美]麦卡锡 著 郝亿春 邓先珍 文贵全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马克思与法国大革命

[法]弗朗索瓦·傅勒 著 朱学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尼采集
汉译“尼采集”含三个部分:1.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收尼采的全部著作,以KSA版为底本,并采用KSA版的校勘性注释和波恩大学德语古典文学教授Peter Pütz教授的“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共十卷)中的解释性注释;2.尼采未刊文稿——选编重要的早期文稿(含讲稿和放弃了的写作计划的残稿)、晚期遗稿和书信辑要;3.阅读尼采——选译精当的文本解读专著或研究性论著/文集;由此形成一套文本稳妥、篇幅适中、兼顾多面的“尼采集”,虽离真正的“汉译尼采全集”的目标还很遥远,毕竟可为我们研读尼采提供一个较为稳妥的基础。


尼采反卢梭:尼采的道德-政治思想研究

[美]皮尔逊 著 宗成河 译

华夏出版社, 2005年7月


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义疏

[德]A.彼珀 著 李洁 译

华夏出版社, 2006年3月


尼采思想传记

[德]萨弗兰斯基 著 卫茂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快乐的科学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黄明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朝霞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田立年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不合时宜的沉思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李秋零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尼采与古典传统

[美]奥弗洛赫蒂 等编 田立年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偶像的黄昏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卫茂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卫茂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魏育青 李晶浩 高天忻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


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

刘小枫 选编 田立年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尼采与现时代:解读培根、笛卡尔与尼采

[美]朗佩特 著 李致远 彭磊 李春长 译

华夏出版社, 2009年1月


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

[美]郎佩特 著 李致远 李小均 译

华夏出版社, 2009年1月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本为所有人又不为任何人所写之书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黄明嘉 娄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尼采与古代:尼采对古典传统的反应和回答

[英]彼肖普 主编 田立年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尼采的教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解释一种

[美]朗佩特 著 娄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重估一切价值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维茨巴赫 编 林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狄俄尼索斯颂歌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孟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尼采在西方

刘小枫 编 郜元宝 孙宜学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


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

[美]丹豪瑟 著 田立年 译

华夏出版社, 2013年12月


尼采与基督教:尼采的《敌基督》论集

刘小枫 编 田立年 吴增定 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14年1月


道德的谱系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梁锡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


东方—西方:尼采摆脱欧洲世界图景的尝试

[意]奥尔苏奇 著 徐畅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


尼采引论

[德]施特格迈克尔 著 田立年 译

华夏出版社, 2016年8月


善恶的彼岸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魏育青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


古修辞讲稿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 屠友祥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


尼采作为古代文史学者

[美]海特 詹森 编  纪盛 于璐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尼采与布克哈特:对话中的两个精神世界

[德]阿尔弗雷德·冯·马丁 著 黄明嘉 史敏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



地缘政治学丛编
作为古老的中国文明的后代,我们必须承认,古希腊人、罗马人乃至后来的日耳曼裔欧洲人,在地缘政治冲突方面的经历都远比我们的古人丰富。周代晚期七国争霸的内战状态,毕竟并未与西方式的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在一起。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我国学界对世界地缘政治学的认识迄今仍然相当局促,这与我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有关。为了改变这一情形,本工作坊开设了这个系列,聚焦于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地缘政治学文献,原典和研究性著作并重,为我国学界在新的国际政治形势下进一步开阔眼界尽绵薄之力。


无知之勇:日美必战论

[美]荷马李 著 李世祥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


太平洋地缘政治学

[德]卡尔•豪斯霍弗 著 马勇 张培均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1月


克劳塞维茨之谜:战争的政治理论

[英]赫伯格.罗特 著 韩科研 黄涛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7月


撒克逊时代

[美]荷马李 著 邱宁 译 李世祥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古今丛编
对西方学术传统中所隐含的古今分裂或古今之争,我国学界迄今未予重视。中国学术传统不绝若线,“国学”与包含古今分裂的“西学”实不可对举,但“国学”与“西学”对举,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培育起来的现代学术习性:凭据西方现代学术讨伐中国学术传统,无异于挥舞西学断剑切割自家血脉。透过中西之争看到古今之争,进而把古今之争视为现代文教问题的关键,于庚续清末以来我国学界理解西方传统的未竟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丛编以标举西学古今之别为纲,为学界拓展西学研究视域尽绵薄之力。


双重束缚:文学、摹仿及人类学文集

[法]勒内·基拉尔 著 刘舒 陈明珠 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12月


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

[美]詹姆斯 著 尚新建 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越界的现代精神

[美]罗森斯托克·胡絮 著 徐卫翔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

[法]科耶夫 等著 邱立波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9月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德]西美尔 著 刘小枫 选编 顾仁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4月


法权现象学纲要

[法]亚历山大·科耶夫 著 邱立波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民主的本性: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

[法]马南 著 崇明 倪玉珍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8月


大学与博雅教育

董成龙 编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文本疏义

黄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多维视界中的维特根斯坦

[美]威瑟斯布恩 等著 郝亿春 李云飞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柯勒律治与现代国家理念

[美]卡莱欧 著 吴安新 杨颖 译 黄涛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货币哲学(修订第三版)

[德]西美尔 著 陈戎女 耿开君 文聘元 译

华夏出版社,2018年11月



施米特集
1985 年,卡尔·施米特( 1888-1985 96 岁高龄逝于慕尼黑,盖棺被定论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施米特的写作生涯长达 60 余年,在 20 世纪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主要以公法学家身份闻名学界,有“ 20 世纪的霍布斯”之称,据说施米特还代表了欧洲精神中的一种重要传统。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其思想立场,政治思想家无不承认,施米特乃“宪法和公法领域最重要的人”,其论著“最具学识且最富洞见力”……


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美]约翰·麦考米克 著 徐志跃 译
2005年9月,华夏出版社

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
刘小枫 选编 魏朝勇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增订本)
刘小枫 选编 刘锋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宪法专政:现代民主国家中的危机政府
[美]罗斯托 著 孟涛 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合法性与正当性
[德]施米特 著 冯克利 李秋零 朱雁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政治的神学
[德]施米特 著 刘宗坤 吴增定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5年1月

施米特的学术遗产
朱晓峰 编 朱晓峰 张洁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

保罗政治神学
[德]陶伯斯 著 吴增定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月1日

论断与概念
[德]施米特 著 朱雁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

政治的浪漫派
[德]施米特 著 冯克利 刘锋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

宪法学说(修订译本)
刘小枫 编 刘锋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大地的法
[德]施米特 著 刘毅 张陈果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

政治的概念(增订本)
[德]施米特 著 刘宗坤 朱雁冰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

施米特与破碎时代的诗人
[德]施米特 著 刘小枫 温玉伟 编 安尼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沃格林集
沃格林启发我们:除非中国学人已经打算在西方现代性思想中安家并与某个现代或后现代“大师”联姻生育后代,否则我们必须随时准备从头开始认识西方传统。而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稿”,正是我们可能会有的无数次从头开始的契机之一。毕竟,这部被废置的近两千页“史稿”本身,就是沃格林亲身从头开始的见证。在林林总总的各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八卷)最为宏富、最富启发性,剖析我们关切的问题,迄今无出其右者。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
[美]沃格林 著 张新樟 刘景联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记忆:历史与政治理论
[美]沃格林 著 朱成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自传体反思录(重译版)
[美]沃格林 口述 [美]桑多兹 整理 段保良 译
华夏出版社,2018年6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一: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
[美]沃格林 著 段保良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二:中世纪(至阿奎那)(修订版)
[美]沃格林 著 叶颖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修订版)
[美]沃格林 著 段保良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修订版)
[美]沃格林 著 孔新峰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五: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修订版)
[美]沃格林 著 霍伟岸 译 贺晴川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六:革命与新科学(修订版)
[美]沃格林 著 谢华育 译 贺晴川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七: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
[美]沃格林 著 李晋 马丽 译 贺晴川 姚啸宇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卷八:危机和人的启示(修订版)
[美]沃格林 著 刘景联 译 张培均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施特劳斯集
如果中国文明因西方文明危机的影响也已经深陷危机处境,那么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给中国学人的启发首先在于:自由主义也好,保守主义、新左派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也好,是否真的能让我们应对中国文明所面临的深刻历史危机——“施特劳斯集”致力于涵括施特劳斯的所有已刊著述,并选译有学术水准的相关研究文献。我们相信,按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培育自己,我们肯定不会轻易成为任何“主义”的教诲师,倒是难免走上艰难地思考中国文明传统的思想历程。


施特劳斯与尼采
[美]朗佩特 著 田立年 贺志刚 译
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施特劳斯与现代性危机
刘小枫 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
刘小枫 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施特劳斯、韦伯与科学的政治研究
[美]贝纳加 著 陆月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齐家》义疏
[美] 列奥·施特劳斯 杜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
[美] 列奥·施特劳斯 李小均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5月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
[美] 列奥·施特劳斯 高诺英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
[美] 列奥·施特劳斯 程志敏 方旭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8月

阅读施特劳斯
[美]斯密什 著 高艳芳 高翔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2月

哲学与律法:论迈蒙尼德及其先驱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黄瑞成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3月

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张缨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3月

门德尔松与莱辛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卢白羽 译
华夏出版社,2012年10月

霍布斯的宗教批判:论理解启蒙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杨丽 等译 黄瑞成 校
华夏出版社,2012年11月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李永晶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1月

施特劳斯与流亡政治学:一个政治哲人的锻成
[美]谢帕德 著 高山奎 译
华夏出版社,2013年9月

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1934-1964)
[美] 列奥·施特劳斯 沃格林 著 谢华育 张新樟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4月

论源初遗忘:海德格尔、施特劳斯与哲学的前提
[美]维克利 著 谢亚洲 杨永强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0月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 卷二(增订本)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刘振 彭磊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0月

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郭振华 叶然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8月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通信集(重订本)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朱雁冰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8月

西方民主与文明危机:施特劳斯读本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刘小枫 编
华夏出版社,2018年1月

犹太哲人与启蒙: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一(增订本)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张缨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1月

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
[美]朗佩特 著 刘研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5月

古今自由主义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叶然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什么是政治哲学(第2版)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著 李世祥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8月

迫害与写作艺术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刘锋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6月

论柏拉图的《会饮》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伯纳德特 编 邱立波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8月


施特劳斯讲学录
1949 年,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施特劳斯执教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自 1956 年起至去世( 1973 ),施特劳斯授课大多有录音。施特劳斯去世后,部分讲课录音记录稿一直在施特劳斯的学生们手中私下流传,并经学生之手进一步流传,其实际影响断难估量。本工作坊按“施特劳斯中心”陆续刊布的整理本组织迻译(页码用方括号标出),进度取决于整理计划的进度。原整理稿均以课程名称为题,中文稿出版时,为了使用方便我们拟了简要的书名,并在副标题位置标明课程名称。



修辞术与城邦:亚里士多德《修辞术》讲疏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何博超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从德性到自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讲疏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黄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哲人的自然与道德:尼采《善恶的彼岸》讲疏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曹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女人、阉奴与政制: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讲疏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黄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修辞、政治与哲学:柏拉图《高尔吉亚》讲疏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李致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西塞罗的政治哲学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于璐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古典政治哲学引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讲疏(1965年)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娄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马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尼采的沉重之思

[美] 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马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布鲁姆集
西方文史上的经典大家很多,布鲁姆(1930-1992)主要绎释的是柏拉图、莎士比亚和卢梭的作品。可以推想,他选择这三位伟大的西方经典作家,与他思考自己国家的政治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更明确地说,布鲁姆尤其关注古典作品中的“爱欲”主题,想必与美国大学上世纪60年代经历的“文革”有关。这场“爱欲解放”运动爆发时,布鲁姆才30多岁,他所经受的思想冲击恐怕不亚于我们所经历过的“文革”。美国的“文革”历时不长,其后续影响却未必逊于我们的“文革”。两种“文革”固然不可同日而语,却有着共同的品质:爱欲的民主化。由于“文革”后的中国更坚定了拥抱美国式“文革”理想的决心,布鲁姆对西方经典的绎读在今天也适合我们的脾胃。


爱的设计:卢梭与浪漫派

[美]布鲁姆 著 胡辛凯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3月


爱的戏剧:莎士比亚与自然

[美]布鲁姆 著 马涛红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3月


爱的阶梯:柏拉图的《会饮》

[美]布鲁姆 著 秦露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3月


巨人与侏儒(1960-1990)

[美]布鲁姆 著 张辉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6月


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

[美]布鲁姆 著 刘晨光 译

华夏出版社,2020年9月



伯纳德特集
伯纳德特 1932-2002 不仅翻译和疏解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德斯的若干戏剧作品,发表了关于赫西俄德、希罗多德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还为几乎所有重要的柏拉图对话写了非常耐人寻味的义疏。他解析柏拉图笔下的“生活的悲剧与喜剧”的“情节论证”的高超功力,他在体察柏拉图笔下的“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时所表现出的见微知著的惊人智慧,他与古代圣贤相遇和对话的奇特方式,无不出于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问的热情,足以促使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我们反省自己的学问旨趣。与许多伟大学术天才一样,他的思想学术分量在他身后才凸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西方思想史和古典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也日益彰显。


神圣的罪业: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义疏

[美]伯纳德特 著 张新樟 译

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


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柏拉图《王制》疏证

[美]伯纳德特 著 黄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情节中的论辩:古希腊诗与哲学

[美]伯纳德特 著 严蓓雯 蒋文惠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古典诗学之路:相遇与反思:与伯纳德特聚谈(第二版)

[美]伯纳德特 著 肖涧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6月


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和《斐德若》

[美]伯纳德特 著 赵柔柔 李松睿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生活的悲剧与喜剧:柏拉图的《斐勒布》

[美]伯纳德特 著 郑海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弓与琴: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重订本)

[美]伯纳德特 著 程志敏 译 黄薇薇 王芳 校

华夏出版社,2016年10月


发现存在者:柏拉图的《法义》

[美]伯纳德特 著 叶然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美之在:柏拉图的《泰阿泰德》《智术师》与《治邦者》

[美]伯纳德特 著 柯常咏 李安琴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罗森集
斯坦利•罗森( 1929-2014 )一生中出版了 20 部著作,超过 125 篇论文,在柏拉图、黑格尔、海德格尔以及尼采研究方面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学术贡献。罗森的第一本著作是 1968年 出版的《柏拉图的〈会饮〉》。在他学术生涯晚期,又发表了大量对柏拉图形而上学和政治学思想的研究。他的著作几乎可以说是改变了当时英语世界对柏拉图研究的径路。在《柏拉图的〈会饮〉 》出版之前,英语世界的柏拉图研究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在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的努力之下,现在哲学界已经就柏拉图的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就对话文体的特殊性而言,论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脱离提出论证的戏剧背景以及文本的上下文进行研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柏拉图的对话的文学整体性。


柏拉图的《治邦者》:政治之网

[美]罗森 著 陈志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柏拉图的《会饮》

[美]罗森 著 杨俊杰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

[美]罗森 著 朱学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分析的限度

[美]罗森 著 夏代云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柏拉图的《智术师》:原物与像的戏剧

[美]罗森 著 莫建华 蒋开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潘戈集
潘戈是施特劳斯学派的第二代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当代英语学界相当活跃且颇富思想力度的政治哲学家,在思想史和政治哲学领域享有广泛的学术声誉。潘戈曾以“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来概括其老师施特劳斯的思想贡献,而他则致力于在美国的文教语境中坚持这一根本取向,与历史主义及其由此衍生的激进民主思潮展开搏斗。潘戈的著述不仅让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在美国的晚近进展,而且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面对具体而复杂的现实思想困境,古典政治哲学研究才会激发富有德性的思想。



政制与美德:柏拉图《法义》疏解

[美]潘戈 著 朱颖 周尚君 译

华夏出版社,2011年9月


孟德斯鸠的自由主义哲学:《论法的精神》疏证

[美]潘戈 著 胡兴建 郑凡 译

华夏出版社,2016年1月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教诲

[美]潘戈 著 李小均 译

华夏出版社,2017年4月


18世纪北美的共和主义与洛克哲学

[美]潘戈 著 朱颖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迈尔集
亨利希·迈尔的学术思考有幸在一开始就追随施特劳斯关切的根本问题,即追问何谓真正的哲人生活。迈尔模仿施特劳斯的读书方式识读卢梭和尼采,得出的结论让人刮目相看:卢梭与尼采都是真正的哲人。迈尔年轻时细究过施特劳斯与施米特之间的“隐匿对话”,差不多三十年后,迈尔提醒读者,他释读卢梭和尼采的专著应该被视为姊妹篇。这是否在暗示我们,尼采与卢梭也有过“隐匿的对话”?对话不得不以“隐匿”形式呈现,多半是政治处境的含混和严峻使然。毕竟,美国对德国的占领绝非仅仅是军事性的,毋宁说,文教性的占领更为有效。如今德语学界的现状的确让人们有理由问:德国还会产生真正热爱智慧的头脑吗?



古今之争中的核心问题:施米特的学说与施特劳斯的论题

[德]迈尔 著 林国基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


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

[德]迈尔 著 朱雁冰 汪庆华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对卢梭系列遐想的思考两部曲

[德]迈尔 著 陈敏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月


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

[德]迈尔 著 余明锋 译

华夏出版社,2014年10月


何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

[德]迈尔 著 余明锋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9月



古典诗文绎读
《古典诗文绎读》打破现代学科分割,以可读性强的原典绎读开学养正,不仅为人文科学的本科生,也为社会科学各专业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读本,亦可供理工农医科学生休闲。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



西学卷•古代编(上、下)

刘小枫 选编 李世祥 邱立波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


西学卷•现代编(上、下)

刘小枫 选编 李小均 赵蓉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9年9月



西方思想家
翻译西方学界洽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於庚续清末以来学界理解西方思想传统的未竟之业意义重大。设计这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旨在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选题除顾及诸多亟待填补的研究空白(包括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尤其注重选择思想大家和笃行纯学的思想史家对经典的解读。编、译者深感汉语思想与西学接榫的历史重负含义深远,亦知译业安有不百年积之而可一朝有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

[俄]罗赞诺夫 著 张百春 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


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

[法]科耶夫 等著 贺志刚 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7月


神圣与世俗

[罗]伊利亚德 著 王建光 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世纪的心灵之旅

[意]圣·波纳文图拉 著 溥林 译

华夏出版社,2003年5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