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冯唐  ·  AI时代,艺术家会被取代吗?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人这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一句话 ·  2 天前  
读书杂志  ·  《读书》新刊|渠敬东:仙台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汪国真:仓促到了中年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3-19 23:02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内容来源:广州日报 (http://dwz.cn/3n5gWJ) ,作者汪国真

仓促的到了中年,像被河水冲刷的船,你仓促地到了中年,体态、面容、眼神、心境都被盖上了中年的印戳。

回头望去,乌飞蝉噤、红枯绿瘦,青春已溜得不见踪影;向前看去,鹤发鸡皮、枯萎蹒跚正在逼近。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 站在这儿,来路一览无余,去路上能搅出的动静也大致不出其右了。

人生像魔术师抖开了他的包袱,不会再有太多的神秘可言了。

人们赋予这个年龄的关键词是“成熟”,可生活仍会硌疼你:家人生病你担心,孩子不听话你生气,工作出错你沮丧,没钱了你发愁……

只是你学会了警惕这些灰色霉菌,不再给它们发酵生长的机会了。

在你这个年龄,左手要拽着孩子,右手要搀着父母,你成了他们两边的家长。

女儿刚踏进青春期,像一只迷乱的羔羊,背上还驮着10斤重的书包。她还那么 脆弱,说话稍不对劲就会戳伤她。

父母呢,个头缩得那么矮,走路一摇三晃的,你还忍心对他们发牢骚吗?爱人跟你一样,也在中年的河流上忙着捕捞。

所以,你得有自我疏通和修补的能力。你得维护你一贯的形象:大大咧咧,乐乐呵呵。这些年来,你受到岁月和生活的双重镂刻,内心也在不停地改变。沧海桑田,有的地方已经变硬了,有的地方却柔软了。从前你是树叶,环境是风,它一吹你就动。

你跟着别人赶东赶西去上补习班,今天英语,明天文秘,后天管理,像猴子掰苞谷。宴会上硬着头皮喝酒,却让胃痉挛不止。你在外边温文尔雅,在家里龇牙咧嘴,长着一身倒刺。你只想让社会接纳你,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那时,你生活的姿势是引颈远眺。上学的时候盼毕业;女儿小的时候巴不得她长大;工作的时候想退休;在乡野时憧憬都市,追到了都市又怀念乡野。

总之真正的生活在山的那一边,而下巴颏儿下的生活不过是一段歌剧的序曲,一座港口的栈桥。

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因为生命里的每一片草地、每一条溪流、每一块山丘都是只此一次的相遇。在日历被撕了一大半后你才学会了调整焦距,对准眼前。

于是,你能听进父母的唠叨了,愿意陪他们散步了,也知道了拉他们去吃这吃那。

发了奖金不再直奔化妆品柜台,而是会给爱人买一双柔软的鞋子。

你会带女儿奔到海边看一回大海,冲到上海去看一场F1比赛,在她最想圆某个梦而你又有能力的时候帮她圆了,因为梦也会凋谢。

你学着把菜炒香,把汤熬得很鲜,你通过这些小事去传递爱。

你知道,也许过不了多久,今天还围着餐桌的父母将无踪可觅。女儿很快也会张开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天空。她将不会再每天一回家就拽着你的衣襟给你“播报”班上的新闻,也不会再往沙发上一躺,就把臭脚丫往你怀里塞了。

幸福在流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