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双林
李双林,国内知名易学家。专注命理、奇门、风水等术数研究,拥有原创易学文章千余篇,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周易学者之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易学正解。人生解疑惑,仕途指前程,您的私人运势管家!咨询电话:400-628-9889。
51好读  ›  专栏  ›  李双林

王阳明人到绝境,必有转机!

李双林  · 公众号  ·  · 2020-02-17 07:00

正文


每日一语: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懂得成长,正是经过了不断的磨练,我们才学会了成长。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 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蓝天白云;


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积水,艰难绝望。


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城做官,三十三岁时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


然而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人生的一场大雨,一场生死攸关的特大暴雨倾盆而下。


他因为出于义愤,上书皇帝言政,触怒宦官刘瑾,被打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


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文书而设立的中转站,驿丞是驿站的小官,不入品级。王阳明离开京城后,刘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随,想寻找机会予以报复。


王阳明在钱塘江边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途中又遇上飓风,一日夜间被大风刮到福建边境。


上岸后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夜晚去敲一座寺院的门,要求借宿,被一个和尚拒之门外。他只好找了一个无人管理的小庙,靠着香案睡觉。


半夜里,突然来了一只老虎,绕着走廊大声吼叫,却没有进去。


第二天清晨,那和尚想他一定被老虎吃了,却发现王阳明安然酣睡,喊他才醒。


和尚吃惊地说:“你一定不是平常人,否则怎么会没事儿呢?”就请他进寺。在寺里,王阳明遇到了一个曾经与他有一面之缘的道士。


道士为王阳明卜了一卦,得“明夷”卦,告诉他“君子利艰贞,晦可明”,意思是君子只要坚守自己的贞操,就能度过艰难,黑暗终会过去,光明终会到来。


王阳明决定先到南京探望父亲,再赴任贵州,离开时在寺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其中一句是“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把所遭遇的凶险艰难看成是天空中的浮云。






独善其身 兼善天下



到了龙场驿站,困难重重,没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与当地居民的语言又不通,因为水土不服,不久随从们都病倒了……


王阳明生火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并且唱歌给他们解闷;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在恶劣的环境下,王阳明不忘时常静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 “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呢?


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大彻大悟, “圣人之道,本心自足!


一种振聋发聩的思想——王阳明“心学”就此诞生,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时间一久,当地居民与王阳明的关系非常融洽,为他建造了“龙岗书院”,四周学子纷纷前来求教……这一切,为他日后得以迅速复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王阳明在“大雨过后”,选择了“抬头看天”。


这种朴实的智慧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君子居易以俟命”,在无法逃避的困境中,保持平静的心态,默默地努力,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局势,等待机会的到来。


“居易”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俟命”绝对不是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的消极心态,而是一种达观坦然的智慧。


“抬头看天”的王阳明终于得以悟道,“独善其身”之后,当然要“兼善天下”,他在龙岗书院赋诗云:“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他能感觉到,在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中,自己内心的力量正逐渐强大起来,龙场这个小地方是不能拘束住他的。


果然不久之后,王阳明就告别了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可见,“大雨过后,抬头看天”的智慧,是一种隐忍等待的韧劲,是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


是在不得已的境遇中,通过反求自身,以心去参悟生命,从而使内心无比强大,又慈悲善良。




人道绝境 必有转机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


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


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来后弥漫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无常的生活将绝境横亘在你的面前,也是把你置于人生转机的悬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