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非接触式温度计,测量误差小于2℃,成功改进红外热成像技术】
近日,美国 #休斯顿大学# 包吉明教授和团队基于光催化中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热电子)面临的热点问题,提出一种准确且具有实用性的温度测量技术。
具体而言,他们报道了一种通过 #光谱仪# 测量催化剂近红外发射光谱,并对 950-1600nm 范围内的光谱进行拟合,从而得到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光学技术。
这是一种基于连续光谱测量的新方法,能够在不依赖物体发射率的情况下,提供精准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测量误差小于 2℃,能够改进传统的 #红外热成像# 技术。
本次技术克服了传统红外热像仪和温度计因未知发射率带来的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并揭示出在强光照射下,光热催化剂的表面温度远高于埋置热电偶所测得的温度。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它不依赖单一的黑体发射强度,因此规避了温度依赖发射率及红外摄像机或温度计常见的误差问题。近红外温度计在 200°C 及以上时,可实现 1°C 的精度。
戳链接查看详情: 网页链接
近日,美国 #休斯顿大学# 包吉明教授和团队基于光催化中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热电子)面临的热点问题,提出一种准确且具有实用性的温度测量技术。
具体而言,他们报道了一种通过 #光谱仪# 测量催化剂近红外发射光谱,并对 950-1600nm 范围内的光谱进行拟合,从而得到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光学技术。
这是一种基于连续光谱测量的新方法,能够在不依赖物体发射率的情况下,提供精准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测量误差小于 2℃,能够改进传统的 #红外热成像# 技术。
本次技术克服了传统红外热像仪和温度计因未知发射率带来的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并揭示出在强光照射下,光热催化剂的表面温度远高于埋置热电偶所测得的温度。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它不依赖单一的黑体发射强度,因此规避了温度依赖发射率及红外摄像机或温度计常见的误差问题。近红外温度计在 200°C 及以上时,可实现 1°C 的精度。
戳链接查看详情: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