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镇雷
分享我的互联网思维与理念,提供纯原创最精华的产品相关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新作|上海宝山区文化馆修缮 / ...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Wutopia Lab俞挺新作|江苏宜兴陶书局 ·  3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一喜设计|一喜设计工作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镇雷

设计师,你需要“面向汇报做设计”

王镇雷  · 公众号  ·  · 2018-03-18 21:55

正文

其实不管在什么岗位和公司,“汇报”或“通晒”都是你绕不过去的一个挑战。每当季度或财年结束,或者提名涨薪和晋升答辩,团队都会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你的工作,并以此对你进行评价。


通常情况下,设计师的日常工作都比较细碎 —— 作为资源方和下游,我们经常同时对接多个需求方。这直接导致了设计师们在最后述职汇报前夜痛苦万分:可能上个季度的工作太过细碎难以串成一条线;也许苦劳多功劳少,必须想办法再挖掘出设计的价值;更多时候,连“做什么”都是产品经理告诉你的 ……


找问题 -> 定策略 -> 执行落地 -> 结果验证,这样一条人人皆知的问题解决路径,在日常工作中实现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为此,每个环节我们都需要一些“保险”,来确保最终完成“面向汇报做设计”。



找问题:极力降低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算放眼到全社会全行业,都是一条绝对的生存法则 —— 谁占据信息高地,谁就占据了优势。


在找问题的阶段,你必须有问题可找。这意味着你需要通过老板的只言片语判断今年团队的大方向、每周详读同事的周报了解大家的一举一动、利用抽烟聚餐买咖啡的间隙交流工作心得 …… 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埋头苦干,不知道别人跑到了哪里。


万事开头难,找准问题大概是最难的一件事。在找问题的过程中,能否切中要点就决定了你未来价值的大小。


如果你解决的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自然也不能责怪老板不给你升职加薪了。如果你负责的业务本身就不够重要,那至少也要在其中找到相对最重要的那一点。



定策略:多管齐下留后路。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多种,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你策略的准确度。通常,我建议至少有 2 3 个策略同时进行。毕竟,除非你一开始就掌握了必胜的法则,不然还是多线行进,确保某一个方向失败的时候还有路可走。


利用《金字塔原则》里的 MECE 原则(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确定好问题和策略后,你的脑海里至少应该有这样一张图。




执行落地:步步紧盯目标,避免干扰。


这一环节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不是因为执行落地多难做,而是始终把眼镜盯着目标非常困难。有太多人在长达数月的工作过程中,被繁琐的工作渐渐冲淡了对目标的追求。对此,我有两个诀窍。


首先,从做项目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做你的“汇报” PPT ,并且每周更新它。回想一下以前汇报的思路:告诉老板你专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阐述策略的推理过程,展示你的工作成果和最终拿到的成果。现在,你已经完成了前两步,就赶紧把 PPT 的前几页写好。为了仪式感,你甚至可以花一些时间设计 PPT 的样式,也节省了大量后续找模板的时间。


然后,每一周工作完成后,都要更新你的 PPT 。这时你会发现,并不是这周 100% 的时间都在解决最初的“目标问题”,你可能还有很多时间在处理突发事件、做杂事。


这时,你需要的就是聚焦。如果这件事和你的“目标问题”不契合,那首先它肯定写不进 PPT ,更重要的是,你要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低的要求 ——60 分、不出错,足够,我们不需要亮点。


通过每周更新 PPT 和快速完成与“目标问题”不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每周都有进展(哪怕是兜圈子的进展),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对核心问题的关注和推进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