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凉圣境 五台佛国
2018年12月6-9日,由腾讯佛学主办的“一万菩萨绕清凉”活动之“治地住队”队员参访五台山。
时值寒冬,大雪节气,气温骤降至零下20度,但这挡不住队员们热情高涨的朝圣心。队员们纷纷以欢喜心参访寺院、聆听开示、诵经祈福、供灯求智,并体验过堂仪式。
▲
三步一拜小朝台
▲
菩萨顶合影留念
▲
朝拜镇海寺章嘉活佛舍利塔
短短四天的时间,队员们依次朝拜了普寿寺、广化寺、镇海寺、碧山寺、七佛寺、善财洞、黛螺顶、菩萨顶、罗睺寺、塔院寺、竹林寺、文殊洞、真容寺、普化寺等寺院,其中既有汉传佛教寺院又有藏传佛教寺院,还有小朝台。
五台山集中连片、栉次鳞比又别具风格的建筑寺院群令队员们感受颇深。寺庙内的大殿、佛塔、建筑、壁画等各元素与五台山的圣山环境相得益彰。隆冬的五台山,多出几分静谧。
▲
朝圣竹林寺
▲
妙江大和尚为队员开示
▲
妙江大和尚耐心解读队员的学修疑惑
▲
与妙江大和尚合影
在竹林寺,队员们聆听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竹林寺方丈妙江大和尚的开示,大和尚说,大家都来绕清凉,今年是第二次了。清凉不是冷,清凉是智慧。
▲
五台山黛螺顶昌善大和尚为队员开示
▲
与昌善大和尚合影留念
在黛螺顶,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大和尚开示说,大家冒着严寒来绕清凉,清凉在哪里?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心世界里。
▲
文殊洞普兴法师与朝圣团队员合影
在文殊洞,住持普兴法师开示说,来到五台山,不要做游客,要做香客,了解了佛的道理,自然就清凉。
▲
普寿寺瞻仰通愿老法师舍利
▲ 参访真容寺
▲ 真容寺
大雄宝殿前合影
▲
七佛寺悟莲法师与队员合影
此外,真容寺能观法师、普寿寺如华法师、七佛寺悟莲法师等也带领大家参访寺院、给予重要开示,队员们获益匪浅。
在普寿寺、黛螺顶与文殊洞等寺院,队员们还体验了过堂仪式或用斋。过堂,亦即“吃饭”。
在寺院,吃饭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是佛教义理与礼仪的统一。吃饭时,要食存五观: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
文殊洞供灯祈福
在文殊洞,普兴法师专门安排了队员们供灯祈福。
普兴法师说,在佛教中,灯代表的是智慧,不仅给人光明,而且给人温暖,在文殊道场,大家要点亮智慧心灯。
▲
文殊洞普兴法师率众诵经
普兴法师还带领大家诵《文殊真实名经》,该经赞叹诸佛的身语意等功德事业,也赞叹三世诸佛所藉以成佛的文殊师利果智,被认为是大乘一切显密教义之精髓心华。
▲ 队员分享感悟
时间很快,四天的朝圣,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朝圣、参访、聆听、过堂、供灯、诵经,治地住队的队员们放下身心,顶着严寒、怀着热心,感受着冬日的圣地,“每遇秋冬,松影排成兜率内院”。
静谧的圣地,人少、清净,令人感受到的是自在、安详、放下。队员们纷纷表示,以后还要在冬天来“绕清凉”。据悉,本次活动也是开展“一万菩萨绕清凉”活动以来第一次在冬天举办的活动。
据悉,从2014年7月“金刚种子队”朝拜五台山开始,至2018年8月“愿心队”朝拜结束,连续5年间,由腾讯佛学发起的“一万菩萨绕清凉”活动已举办12期。
第一支队伍取名“金刚种子队”, 2017年8月,完成了十信位的编队与活动。2018年8月,又开始了“十住队”的朝礼活动,编队为“发心住队”的活动已圆满完成。
本次活动是第13次活动,名为“治地住队”。
何为“治地住”?
《华严经》云:
云何为菩萨治地住?此菩萨于诸众生发十种心。
何者为十?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是为十。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
何者为十?所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何以故?欲令菩萨于诸众生增长大悲;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