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 Or 母神?
图1 日本鬼子母木雕
这是一
尊来自日本的女神。她面目狰狞,形象可怖,手里还抱着一个婴儿。
她的名字叫诃利谛,又叫鬼子母,欢喜母,爱子母。
图2 印度桑奇大塔药叉女雕刻
她曾是印度王舍城的一个药叉女,以偷吃人类的小孩为生。但是,在日本的市中心,人们却为她建立神堂
。
图3 鬼子母神堂
甚至,她还被选入日本佛教日莲宗的神谱。人们特别喜爱这个女神,每年的7月21日还有鬼子母节。
图4
左下角抱孩子的女神即为鬼子母
在日本,鬼子母又被称为“子安观音”“子安神”。
不仅可以保佑女子顺产,还能庇护孩子平安长大,甚至,还能护佑家庭和睦。
图5 日本鬼子母绘画
其实 不光日本,古代中国也有鬼子母信仰。
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就开始关注这个女神。
图6 巩县石窟寺的双面鬼子母
但是,人们对这个女神一直没有完全接受,
而是把她跟中国古代神话里的
“九子母”
进行了一个融合。
图7 四川巴中唐代鬼子母雕刻
唐宋时期,人们一方面为求子而供奉她,又因为她偷食别人孩子的劣迹而憎恶她。
人们有时候把鬼子母叫做九子母,有时候又叫她魔母,母夜叉。
图8 四川大足宋代鬼子母雕刻
宋元时期,人们把鬼子母的故事改编成传奇和杂剧。
画家们还根据剧本创作出《鬼子母揭钵图》。
图9 明代仇英的长卷《鬼子母揭钵图》
《鬼子母揭钵图》表现鬼子母正看着锅里的小孩,贪婪的以手绢擦拭嘴角的口水。周围是她的统领的夜叉军队。
天上地下,擂鼓的 ,骑龙的 ,各种群魔乱舞。
图10 明代仇英的长卷《鬼子母揭钵图》
《揭钵图》的后半部分,表现的是鬼子母率领夜叉军队与佛陀斗法。
夜叉们凶猛的进攻,佛陀和他的护法神却稳如泰山,一静一动的对比极具戏剧张力。
图11 新疆克孜尔第80窟“鬼子母失子缘”
其实,关于《鬼子母揭钵图》的最早版本应该是在新疆的克孜尔石窟。
菱格因缘画——“鬼子母失子缘”,表现的正是佛陀度化鬼子母的过程。
图12 新疆吐鲁番交河佛寺遗址鬼子母幡画
根据新疆出土的佛教绘画我们知道,在古代西域,鬼子母崇拜也是非常流行的。人们常常在寺院一角供奉鬼子母,祈求儿童和产妇安全。
图13 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遗址鬼子母壁画
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壁画里的鬼子母神,身躯宏伟,一群孩子在她身上及左右。
宁静而肃穆的表情,突出了她作为佛教神祗的神性气质。
图14 巴基斯坦出土鬼子母立像
毫无疑问,新疆地区的鬼子母神是从印度传来的。
犍陀罗地区出土的鬼子母比较多,
她们的样貌和服装很像古希腊的妇女,身体健硕,乳房饱满,面带笑容,表情祥和而温柔。有的手里还拿着代表丰饶的羊角。
图15 巴基斯坦出土鬼子母与般阇迦坐像
而希腊的大地女神——盖亚,也是拿着羊角的造型。
希腊珀耳伽摩斯基坛的檐壁浮雕上的大地女神盖亚,一手上举,一手拿丰饶羊角,下半身没入土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