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旁门左道PPT  ·  高德这页PPT字太少了,咋做才能不空洞?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下班后我会做这一件事

曹将  · 公众号  · PPT  · 2017-06-20 22:12

正文


(一)从泛读到精读

 

我有个习惯,每天扫描两类文章,一类是工作相关,一类是个人兴趣。

 

早期会很有成就感,总觉得每天都在进步,毕竟从 0 到 1 ,一切都是新鲜的。

 

但现在慢慢遇到了瓶颈:泛读的饱腹感更像错觉,从知道到了解,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最近,我刻意减少了信息的获取量,开始做另一个尝试:

 

精读。

 

精读的过程,遵从了笔记的一般节奏,从呈现到思考。

 

第一步:呈现

 

比如阅读一篇文章(或者听一段音频),然后在笔记本的上端绘制逻辑图或者脑图。

 

这个过程借助基础逻辑架构,例如 5W2H ,将内容呈现。

 

第二步:思考

 

思考一般有两个维度:其一是对文章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延展,其二是针对自己的生活情况给出建议。

 

之前我一般做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现在我会更进一步:

 

第三步:再现

 

最近开了小密圈,我发现如果仅仅是丢一张图过去,给人的感觉十分不友好。于是会同时附上相关的文字解释。

 

但神奇的是:就是这一步,让整个过程打通了!

 

思考始终是脑海中的活动,即使是把关键词写在笔记本上,那也只是零星的记录。而一旦下笔成文,无论是逻辑,还是知识本身,都得到了再次深化。

 

这就是输入到输出的全流程。


 

(二)一些案例

 

 

(三)渠道推荐

 

下面是我个人最近比较喜欢的信息渠道。

 

1.冬吴同学会

渠道:喜马拉雅 App

 

↑ 冬吴同学会


很早之前一直听《冬吴相对论》,两个主持人就各种话题讨论,有趣味,也有干货,后来暂停了一段时间。

 

现在则是在喜马拉雅重新上线,改名为《冬吴同学会》。内容更聚焦,风格仍然活泼,听起来不累。


 

2.罗辑思维

渠道:得到 App

 

↑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今年做了改版,由以前的每周 40 分钟缩减至现在的每个工作日 10 来分钟,更方便平时的收听。

 

内容上,有拓宽眼界的知识,也有提升工作方法的技能,质量真的蛮不错。

 

 

3.小马宋

渠道:微信公众号

 

↑ 小马宋



说实话,关注小马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之前公众号打开频率并不高。

 

最近偶然间阅读了一篇文章《我是如何从锅炉工做到创意总监的?》,很有共鸣,便开始回顾他的文章。

 

他的文字有个特点,就是很多故事。


我是营销专业毕业的,理论都还蛮熟悉的,但缺乏的就是案例积累。而看他的文章,可以补充大量实战案例,算是对之前学习的补充。

 

 

4.第一财经周刊

渠道:第一财经周刊 App


↑ 第一财经周刊

 

这个已经推荐过不下于 5 次了。但它确实很不错,我一般会从两个维度来阅读:

 

  • 第一是它的内容,即观察新的商业模式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 第二是它的图表,它每一张图表的配色和构图都非常值得借鉴,特别适合工作场合。

 

 

5.地产真心话

渠道:微信公众号

 

↑ 地产真心话



这是中信建投房地产行业研究团队做的公众号。

 

我是做地产的,这个号的专题研究质量很高,从逻辑梳理到观点呈现,都是自己一直以来学习的参考。

 

 

(四)一个 App 推荐

 

在信息重述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不想打字」的情况,这时我会使用「方片收集」进行初步呈现。


↑ 方片收集

 

它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在语音转文字的同时,将语音同时保存。这有效解决了语音识别不准时带来的烦恼:可以再次听音频获取当时的想法。

 

第二,可以同步到印象笔记。相当于加了个双保险,而且实现了对信息的统一整理保存,方便后续的搜索。

 

 

做个总结

 

01 现在晚上回到住处,我一般会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只阅读(或收听)一篇文章。

 

02 然后将它在笔记本上①呈现,②附上思考,③再写一段文字加深记忆。

 

03 目前最多的获取渠道有五个:


  1. 冬吴同学会(喜马拉雅 App)

  2. 罗辑思维(得到 App)

  3. 小马宋(微信公众号)

  4. 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周刊App)

  5. 地产真心话(微信公众号)

 

06 在信息呈现的时候,有时会借助「方片收集」进行初步整理。

 

 

我是尾巴

 

分享一句最近感受很深的话:


人和人的差距,更多来自于下班后的努力。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