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由明源不动产研究院主办,厦门市政投资、厦门市政宝誉投资、华为、亿翰智库联合主办的
“新质引领·产业发展运营创新升级---2024海西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
在厦门成功举办。现场云集了来自海西区域的政府领导、产业运营国企国资、专业机构、资方代表等150余位嘉宾,现场就产业运营的政策锋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活动伊始,明源云厦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洪喆先生开场致辞。孙洪喆先生首先在致辞中对所有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随着“两会”的召开,一系列新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园区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效能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明源云在不动产领域深耕多年,期望通过此次活动与海西区域的产业园区企业共同探讨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为推动中国产业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产业园区招商运营、一体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趋势、战略洞察、行业先进及创新实践展开探讨。帮助与会企业从政策视角、行业视角以及企业视角来剖析如何通过产业数智化升级来驱动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明源云产业园区军团总经理老笑(张帆)以《决战2024!如何打造产业城投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为题,
通过产业园区企业四个典型的病与典型的药分析了当前产业园区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典型案解析帮助产业园区打造五大核心竞争力
:一是投运一体规划:实现产城开发建设运营的国有资本高效配置与风险防控,推动产城可持续发展;二是招商能力提升:改变过去从政府接客“等靠要”,扭转为建立自有招商、全面立体招商的能力,实现招商能力的输出;三是数智展厅规划:构建以4.0数字孪生技术的展厅,从集团、城市、项目、产业、社区、人居多从视角做展示落地;四是资产运营能力提升:构建数字资产经营地图,建立全流程协同平台,实现资产从接收-规划-运营-服务-数据全生命周期运营能力;五是生态运营能力提升:以打造产业社区为终极目标,先基础服务——产业服务——产城融合服务逐步升级,提升综合收入。
投建营一体化是当前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实现产业与建设的良性互动,推进一体化发展,明源不动产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特聘专家唐亮分享《以产督建,以建助产,推进投建营一体化发展》主题。唐院长认为:
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一定是产业园区投建营一体化的模式发展
:围绕投建营一体化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一级平台公司通过数字化构建看管治能力是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数据资产时代下,企业需要建立以产督建的掌控力和以建助产的招展力。
福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园区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亿翰智库产业研究院院长黄新云和亿翰智库事业合伙人、福建产业园区联盟联合发起人李沈华两位老师以《2024福建产业园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分享。
黄新云老师分析了全国产业园区的市场情况及模式,他认为
在存量时代产业园区需要做好8件事
:1.园区规划策划精益,以客户为导向逻辑;2.园区建筑设计优化,用好本地化优势;3.园区工程开发节奏控制,敏捷定制与分期优化;4.园区招商尊重市场,做好策划,拥抱新媒体大数据且踏实落地;5.园区人员培训,要做培训,要做落地的培训;6.园区二次投资,集中力量转型专业园区;7.园区机制与薪酬走向市场化;8.园区持续对标与参考,发展要有战略定力。
李沈华老师认为目前福建区域的产业园区普遍存在:制造业强,产业园弱;起步晚,发展快;供需倒挂,问题突出;机会具体,路径模糊等问题;李沈华还提出
园区标准化突飞猛进,须警惕“三过”重复建设即过热、过量、过载,导致低效开发、业定位、产品定位同质化,恶性竞争等造就“千园一面”,甚至长期空置、资产沉淀的问题。
华为产业园区解决方案总监邓祥宇老师以《数字化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华为智慧园区“1+4+4+N”的智慧产业园区建设体系和新技术在产业园区中的应用。邓祥宇老师认为:
产业园区运营的竞争力构建方向,是要有能整合各类复杂资源的数字化运营能力,让园区运营服务化、数字化和低碳化,在大模型时代通过ICT资源运营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网络服务和算力服务,持续创造运营流水,并结合光储直柔等节能技术打造低碳园区,实现降本增效。
厦门市政集团作为厦门区域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厦门市政投资和厦门市政宝誉两位代表分别介绍:厦门国际创新智慧产业园和翔安区南部片区新兴科创园两个项目,
厦门国际创新智慧是自贸先行示范项目,对促进厦门自贸片区招商平台建设、创新创智产业发展、两岸产业融合与人才交流的重要作用;而翔安区南部片区新兴科创产业园作为市政集团最新的一个产业园项目,去年年底摘地,这个月正式开工,受到全市各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