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东城抱得紧,北面海淀却若即若离——英国跑不掉了。
明清时候,海淀不叫海淀区,海淀还叫海淀镇,血脉倒是紧紧相连,却终非联邦大陆的核心。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东西城人民多有内斗,但在鄙视海淀一事上,颇能达成共识。
海淀是北京联邦内的英国,乃是它们有一共通之处——教育产业化,带动经济大繁荣。
说到教育,还得看海淀。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邮,多少顶尖大学,密密麻麻地挤在了海淀,宇宙中心五道口,更不是浪得虚名。
教育产业化,英国人做到了极致。这些年来,多少亚非拉国家的适龄学生,被英国天花乱坠的留学广告唬得五迷三道,借钱、卖房、贷款地跑去留学,把人家的GDP拉得节节高升,最后回国来,还是得从两千月薪做起。
这事英国认第一,海淀得认第二。不接受任何质疑。靠着源源不断的学子,海淀的学区房价一浪高过一浪,引得全国人民竞折腰。海淀的地皮卖了,不说换个纽约,换下曼哈顿,绰绰有余。
面对海淀学区房,身价阔绰的东西二城人,也要恨得牙痒痒。
当然,东西城和海淀人,在面对朝阳区时,那才是千头万绪涌上心。
朝阳是北京联邦第一块殖民地。二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玉米田,横七竖八地跑着牛拉车、驴拉车和马拉车。如今反客为主,成了全北京经济总量最高的一个区——这可不是活生生的美国么?
现代、时髦,生气勃勃、活力四射,毫无疑问,朝阳就是北京联邦里的美国,吸引了最多的北漂移民。许多新北京人,从抵达到离开,双脚没有踏出过朝阳区的边界。
三里屯是纽约,北京联邦的会客厅,世界的中心。
酒仙桥一带是洛杉矶,电影文化公司扎堆,北京联邦的好莱坞。
和昌平接壤处,望京,是硅谷,是湾区,是创业胜地。
大裤衩,不用多说,北京联邦的新地标,地位堪比自由女神像。新北漂们看到大裤衩,仿佛看到北京梦的美好图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面对朝阳,东西城与海淀拉起手来,鄙夷地说声,俗。那神情,就好像老欧洲的old money,看着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