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北京和上海又传来2个重磅消息,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又有新动作,房地产市场真的要变天了!
其中,《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有利于抑制住房投资投机性需求,让住房制度更加公平合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符合首都特点的房地产市场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这意味着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距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此外,昨天据上海市政府批复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张江科学城规划新增约920万平方米住宅,其中890万平方米将采用租赁模式(此外就地动迁安置房不超过30万平方米安置房,这也意味着今后上海最牛、定位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板块可能1平米商品房也不会再建设了),通过城区内外联动、租售并举的方式,为园区中工作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北京加快形成楼市调控长效机制,上海张江新增住宅逾九成用于租赁
《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共有产权住房政策通过实行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方式,政府将其持有的部分产权的“使用权”让渡给首次购房人,进一步降低了房屋出售价格,充分减轻购房负担,最大限度支持夹心层首次购房需求,满足无房家庭住房刚需。
该办法明确,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对象为符合北京市住房限购条件且家庭成员名下均无住房家庭。其中,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已签订住房购买合同、征收(拆迁)安置房补偿协议、有住房转出记录等情况的申请家庭不得购买共有产权住房。
为促进职住平衡、精准分配,房源优先配售给项目所在区户籍和在项目所在区工作的北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以及符合北京市住房限购条件的、在项目所在区稳定工作的非本市户籍无房家庭。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有利于抑制住房投资投机性需求,让住房制度更加公平合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符合首都特点的房地产市场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专家表示,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推出,通过合理定价,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将对北京市房价平稳运行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了解到,上海张江科学城将从“园区”向“城区”转型,近期将落实4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新建住宅中将有九成以上用于租赁。
据上海市政府日前批复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张江科学城规划新增约920万平方米住宅,其中890万平方米将采用租赁模式,通过城区内外联动、租售并举的方式,为园区中工作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张江科学城近期还将落实4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一批重大科学设施项目(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李政道实验室等);一批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张江科学会堂、人才公寓、未来公园等);一批生态环境项目(川杨河、智慧河两岸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轨道交通13号线、龙东大道快速化等),到2020年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目标。
前后20天,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明确表态,推进租购同权
7月30日,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消息,要求郑州市完善试点方案并由市人民政府印发后实施,郑州有望成为我省首个租购同权的城市。
7月28日,江苏无锡宣布9月起取消购房落户政策,凡在该市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合法租赁住宅,同时具备参加社保满五年的,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锡落户。
7月27日,武汉确定住房租赁试点方案,将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适时研究出台符合条件的承租人享受子女就近入学等“租售同权”等公共服务政策措施,多方着手加快构建购租并举的市场格局。
7月,济南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取消投资纳税、购买房屋等落户限制,对市内五区以外常住户口人员,在该区域内同时具备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稳定就业且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2年,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在居住地申请落户。
7月,扬州也明确,合法稳定住所,是指购买、自建、继承、受赠的产权住房、国有经济组织产权住房、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在房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的租赁房屋。
7月24日下午,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幅租赁住房用地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这标志着上海新增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已全面启动,上海积极推进购租并举住房体系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7月21日,佛山公布新政,成为通知后首个宣布住房租赁新政的试点城市。
7月20日上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已会同有关部门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
7月17日下午,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
从住建部到地方政府,出台新政都直指一个真相:无论是“租房落户”还是“租购同权”,其结果就是中国人口将加速向拥有优质资源的高级别城市(及其城市圈)集中,人口失衡将加剧。未来城市之间的对抗输赢,将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这一波政策风头上对人才的抢夺力度。
所以显然这是一场中国城市间的财富再分配,就是一个抢钱抢人抢地盘的年代,未来各地都会细化人才战略,必然打破凝结在房子中的社会福利,把福利还原到人的身上。
而在房子这方面,由于二线城市已经不便宜了,老实说,如果还是买房落户,吸引力并不强。反正都买不起,还不如在特大城市多赚点钱。所以考虑到这点,未来的大方向也必然是租房落户以及租购同权,如果落户都不需要房子,再加上租购同权,必然对于房产的需求大幅下降。
能够抢到大量人才的地方,也许房价会因为人口的持续流入而坚挺,如果在这波浪潮中仍然没抢到人,未来五年仍然没有人口流入的地方,那么未来将陷入彻底的流动性枯竭。
作为个体,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未来中国的城市会出现明显的层次化,按照产业划分城市特质,按照发展状况,形成城市群的阶梯,像低端产业在特大城市应该越来越艰难。什么事都要趁早,去的早反而会争取到更有利的发展红利。趋势已经在变化,如果你还不变,就错过了人生逆袭的机会。
“租购同权”是国民待遇同等化的重要一步,是改变全国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政策,是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战略性指引,是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一系列青年问题、提升青年获得感的有力举措。但我们也不能奢望租购同权的政策一下子全面铺开,现阶段推行的“租购同权”可能会带来落户“爆棚”、优质学区房压力倍增的新矛盾,毕竟户籍管理是城市十分敏感的大事,涉及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设施投入、财政支出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各方配合,逐步推开,循序渐进。
租购同权新政明确不管是承租人子女,还是学区房子女,统统就近入学,享受同等权利!这也意味着,租房就有可能上名校?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认为,网络上不少自媒体将租购同权“可读公校”混淆为“可读名校”,“正是鉴于此,武汉在《实施意见》中回避了‘租购同权’这一说法,改用‘保障承租人享有公共服务政策’,这一表述更为准确明晰。”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实现完全的租购同权仍然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学区房的问题。目前来看,租购同权很难完全实现。
不难看出,教育资源供应不足导致近几年学区房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大城市的学区房更是炙手可热。政府对这方面的改革也是非常谨慎。广州新政是要符合条件的租房户可以享受就近入学的资格,但具体细则还未发布。具体执行需解决这些问题:
1、学区房本身稀缺。买了学区房的业主,户口房子都具备,其子女都未必能保证就近上学(南京这样的情况也存在),何况租户的资格在一些热门的城市还是比较靠后的。就近上学原则上是这样:户口房子两全的优先;其次房子户口只具备其一的;最后才会是租户。
2、符合入学条件的租户家庭有限。政策规定需符合是人才绿卡持有人子女,集体户在本市无房等条件,而具体这些条件的人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且租房过程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手续,有的区甚至提出租房时,原房主没有占用户口才可以。当然,具体也要视每区的教育资源情况而定。因为在一些教育资源不紧俏的区域,不用买房确实可以就近入学。
总的来说,该楼市新政为市场打开了一个渠道,租房人和房主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提并论的,租房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房价会因此迎来震动吗?
在心理层面,会给买房人预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作用不大。像南京鼓楼这样教育资源紧俏的地区,学区房价依然会非常坚挺。买学区房上学就很紧缺,租房会更紧俏。只要影响房价最关键的因素——供需关系没有得到逆转,学区房价还是会很坚挺。当然,对于教育资源偏弱的区,普通的学区房会被租房市场分流,价格上可能会遇到调整。
再次,住房租赁市场将成新风口,市场迎来租房时代!
该新政一发布就引发热议。从影响来看,租房可以享有更多权利,租房价值上升,必然引来租金上涨。现在市场甚至出来这样一种声音: 以后不但买不起房,更租不起房了。个人认为,该楼市新政对于整个市场的房价冲击不可一概而论,更多还应从供需关系、房地产本身情况来看,光从一个还未具体落地的政策来揣测未来房价,还是不够客观。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新政对人才安居是重大利好,对增强城市竞争力更是重大利好。实质上,也将迎来一场城市人才争夺战。城市价值决定房产价值,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人才。(部分文字资料来源:齐俊杰看财经、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