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去年当选政治局委员后,主管经济/金融/科技/工业的刘鹤公开完整的讲话披露并不多见,年初的达沃斯论坛算一次,8月15日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则是又一次。在谈及当前科技变革重要之领域——工业机器人时,刘再次展现了他经济学家的视角——老龄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中国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面临加速趋势,经济转型明显加快。这些都表明中国对机器人的潜在需求无疑非常可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机器人产业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我体会背后至少有几个主要因素在发生作用。
一是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2017年底,全球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有9.6亿,占总人口的13%。
老龄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快于其他年龄人口增长速度
。另外,人口和社会结构还发生其他变化,导致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用机器换人成为一个大趋势。
二是由“科”到“技”的变革加快。在20世纪我们已有大量科学积累,而21世纪是由科学到技术加速转化的时代,需求拉动使技术进步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近年来,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储备已具备相当条件,接近实现突破的拐点,带动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
机器人领域的“巴斯德象限”特征明显。
三是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流动性过剩,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大量资金迫切需要投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机器人领域正提供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中提到的巴斯德象限,我们Google了一下
巴斯德象限——
横坐标代表着应用度高低,纵坐标代表好奇心驱动的程度。
对于科学研究的浪漫主义观点认为,科学研究主要由好奇心驱动的,研究者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是因为碰巧发现它很有趣,而不管它的实用性。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关注于应用与“真正的”科学格格不入。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得以应用的研究更有可能对科学本身产生影响。特别是,那些被专利直接引用的研究文章往往会成为科学领域的“本垒打”,这些杰出的、极具高度引用性的论文被其他科学家所借鉴。因此,关注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仅可以促进直接的应用,也可以促进新的科学,从而在对世界的理解上带来潜在的深远进步。
巴斯德象限,横坐标代表着应用度高低,纵坐标代表好奇心驱动的程度。
“巴斯德象限”以19世纪著名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名字命名,路易斯·巴斯德主要关注食品安全等实际问题,然而,在他努力试图从牛奶中去除有害细菌时,他也同时洞见了现代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细菌会导致特定的疾病。“巴斯德象限”寻求对科学问题的基本理解,同时也对社会有直接的应用价值。路易斯·巴斯德这种由科学驱动的调查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被认为是这类方法的例证,它弥补了“基础”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差距。
简而言之,在科学研究中,有相当高的比例可以促进可用的实际进展。纵使大多数联系是间接的,但要相信基础研究与最终的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巧妙联系。同时,与应用最直接相关的科学发现也对科学本身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
来 源:
新华社、工信部
原标题:
刘鹤出席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时强调
推动全球机器人领域开放合作发展,更好造福人类社会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式。
刘鹤指出,机器人是当前科技变革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将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当今世界,在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由“科”到“技”变革加快、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增长点的背景下,机器人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当前机器人领域发展呈现出一些趋势性现象,机器人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机器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协作更为密切。
刘鹤强调,促进中国机器人领域持续健康发展,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允许自由思考和充分探索,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定不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大力加强教育,培养更多机器人领域发展所需人才,努力提升国民教育水平,适应机器人时代的新要求。要妥善应对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方面提出的新问题,趋利避害。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诸多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附刘鹤演讲原文
尊敬的伯加德主席、哈迪布主席,尊敬的蔡奇书记、万钢副主席、苗圩部长、怀进鹏书记,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对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我很高兴参加本次大会,有机会与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交流,感到机会难得。
机器人是当前科技变革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最领先的国家、最活跃的投资者和最富有想象力的人们都大显身手,这将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当前,机器人领域发展呈现出一些趋势性现象:
第一,机器人产业发展明显加快。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2017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增长20.3%,预计2018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完全有潜力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二,机器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实现与人深度交流、互动、协作正成为努力方向。
第三,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已从生产线、车间拓展到仓储和物流,应用领域从汽车、电子等产业扩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扩展更加迅速,已服务于家庭、学校、商场、银行、酒店、医院等多种场所,并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
第四,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协作更为密切。机器人全球产业链初步形成,不同国家根据各自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到机器人设计、研发、制造、集成、服务、培训等产业链不同环节,正在形成一个开放式、全球化的产业生态体系,等等。
当今世界,机器人发展受到广泛重视,我体会背后至少有几个主要因素在发生作用。
一是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2
017年底,全球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有9.6亿,占总人口的13%。老龄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快于其他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另外,人口和社会结构还发生其他变化,导致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用机器换人成为一个大趋势。
二是由“科”到“技”的变革加快。
在20世纪我们已有大量科学积累,而21世纪是由科学到技术加速转化的时代,需求拉动使技术进步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近年来,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储备已具备相当条件,接近实现突破的拐点,带动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机器人领域的“巴斯德象限”特征明显。
三是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流动性过剩,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大量资金迫切需要投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机器人领域正提供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在快速发展,2017年,工业机器人生产超过13万台,较上年增长68.1%,目前,高速增长的态势还在延续。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机器人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
促进中国机器人领域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需求导向。
中国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面临加速趋势,经济转型明显加快。这些都表明中国对机器人的潜在需求无疑非常可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机器人产业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第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