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鳌拜第11代世孙在辽宁曝光,不仅有祖传家谱, ... ·  20 小时前  
记忆承载  ·  假如没有上帝视角,会不会另有真相? ·  2 天前  
记忆承载  ·  假如没有上帝视角,会不会另有真相?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鳌拜第11代世孙在辽宁曝光,不仅有祖传家谱,还有墓碑为证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9-21 10:46

正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罕见史事

鳌拜画像

提及鳌拜,或许不少人会想到《九品芝麻官》中,徐锦江饰演的“白毛怪”版鳌拜。

在青楼处,鳌拜和周星驰近身交谈,一句“我全都要”,成了广泛流传的热梗。

在真实历史上,这位权倾一时的顾命辅政大臣,因为不愿放权,而被长大成人的康熙帝用侍卫近身拿下。

晚年的他被囚在牢狱之中,直到凄苦死去。

如今,已经是四百年过去,沧海桑田。

昔日的封疆王朝已经成为过往云烟,曾经的争权夺利在如今看来,也不过是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

鳌拜虽然曾经权倾朝野,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但因为没有谋反之意,其子孙后代倒也得以延续下来。

在辽宁大连市庄河县蓉花山镇上,有一个叫做金家屯的村子。

这个村子的人称,自己整个村子都是昔日大清顾命辅政大臣鳌拜的后代,甚至其中还有一位,是鳌拜第11代世孙。

口说无凭,村子里的老一辈人还掏出了金氏族谱以作凭证。

而且不仅有祖传家谱,在村口还有一块墓碑,佐证了金家屯人鳌拜后代的身份。

那么,这些证据是否足以证明,金家屯人和鳌拜第十一代世孙的身份呢?

倘若当真得证,为何鳌拜后人不在鳌拜的家乡,而是跑到了辽宁大连?

鳌拜后人曝光

在大连市庄河县蓉花山镇上,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他们镇有一个村落不寻常。

这个村算得上是“背景雄厚”,往前推到古代,绝对算得上是望族。

金家屯这一代的鳌拜世孙名为金玉慧,他是鳌拜的第十一代世孙。

而他的名字,也有幸被记录在金家世代相传的族谱上。

族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核心,其上写明了这个家族世代繁衍的脉络和家族中特殊人物的事迹。

而金玉慧拿出的这本族谱,其实并非从鳌拜一代或者鳌拜往前的时代开始记载。

其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由金玉慧的曾祖辈金中天和金福元写就。

提及这一段历史,金玉慧还是忍不住感慨唏嘘。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境,而东北地区则是由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霸占。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金中天老太爷却是运道好,在伪满洲国奉天府做着警狱一职。

因为这一层身份,金中天时不时有机会便会到沈阳故宫翻阅皇家档案。

时间长了,金中天突然生出了追寻家族身世的想法。

金家历代都以鳌拜后人身份自居,可说实在,到底是真是假,金家人自己心里也没多少底气。

正好借着自己的身份,金中天每次有空就到沈阳故宫找资料。

这一找,还真给他找到了佐证。

金中天在沈阳故宫保存的档案中,找到了他们这一脉的详细家谱。

确定这一事实后,金中天归乡找到当时的金家话事人金福元,两人一起做一件大事:修族谱。

这是为了让后代记住自己家族的根,也是为了将这份传承给记录下来。

金中天和金福元两人相互协作,写成了如今金玉慧手中的《金氏谱书》。

除了这一本家谱之外,村口一块特殊的石板,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金家人鳌拜后人的身份。

这块石板如今被立在金家屯的村口,过往的人都可以上前,一睹这块珍贵文物的风采。

墓碑上有两龙缠绕,虽然破败不堪,但隐约仍然是能看到由满族、汉族、蒙古族三种语言写就的铭文。

这一墓碑是鳌拜之孙尔坠的墓碑,其上记载了尔坠的生平。

而根据当代史学家的考古研究,这一墓碑也被确定是真物。

两则证据,无疑是铁证如山。

而如今金家屯这一支鳌拜后人,也是外界传开的唯一一支鳌拜后代,或许他们是鳌拜唯一的血脉亲族。

如今,金家屯人鳌拜后人的身份虽然已经是确认无疑,可是这却也并未为这个村子带来多少改变。

他们生活在当代,依旧是平平淡淡的过好自己的日子,甚至连他们祖先所使用的满语,金家人也已经没有人掌握。

不过,金家屯人依旧是以自己鳌拜后人的身份为荣。

对于祖先鳌拜晚年不得善终,被康熙皇帝幽禁至死,金玉慧提起来依旧是愤愤不已,为祖先抱不平。

金玉慧认为,尽管自家先人鳌拜作为顾命大臣,的确是有些专权的嫌疑。

但是,其早年为了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康熙帝即位之初,康熙年纪尚小,完全没有处政的能力。

鳌拜代而管之,并且把朝政上下管的井井有条,这又有何不可。

对于康熙皇帝以及后代世人列出的康熙帝三大功劳:除鳌拜、平三藩、定台湾,金玉慧自然也是很不爽。

尤其是当代的一些电视剧作,金玉慧直言自己感觉到先人受到了侮辱。

金玉慧这种思想的来源,还要归根于金家编撰族谱的那两位金老太爷,在这份族谱的开篇序言中。便直为祖先鸣不平。

“一代托孤功臣,如此残局,不过是辅政八年,权高震主的下场,既然历代统治者都这么做,功罪也就不必评说了。”

自两位金老太爷族谱写就后,金家愈发团结,对于自家鳌拜后裔的身份也是代代引以为傲,并视为自家的光荣往事。

为何鳌拜后人不在祖籍?

因为两则铁证,大连市庄河县蓉花山镇上,有一个村子都是鳌拜后代,这已经成了史学界公认的事实。

包括一些史学研究大家也都承认这一事实,纪连海便曾经在电视节目上承认这一事实。

可是,翻阅史书,我们也不难发现,鳌拜的祖籍,并不是鳌拜后人所在的大连金家屯。

追溯鳌拜祖上事迹,天辅六年,小黄头室韦主部迁徙到雅挞澜水建立锡伯国,国主姓氏为古里甲氏。

而鳌拜的祖先,便是这锡伯国国主古里甲氏。

古里甲氏一脉代代相传,传到鳌拜这一代则是出了鳌拜这么一位清朝开国名臣、三朝元老。

至于雅挞澜水在今天的名字则是双阳河,此河位于吉林省双阳县内,可见鳌拜的祖籍显然是位于吉林省。

那么,是什么原因,逼迫着鳌拜后人不得不一路迁移,最后从吉林省搬到了辽宁省?

根据金玉慧介绍,在两位金老爷子立族谱之前,金家之所以坚信自己是鳌拜后裔,便是因为家族代代相传的一则故事。

当年康熙帝年幼,鳌拜执掌朝政,本来皇帝年幼,辅政大臣事事帮扶也无什么不可。

但是等到康熙帝长到了该亲政的年纪,鳌拜依旧拿着权力不松手。

康熙为了对付鳌拜,特意培养出了一支护卫队伍,在鳌拜孤身一人入宫时将其拿下。

皇帝大权在握,紧接着就是问罪。

此时的鳌拜之孙尔坠正奉命到岫岩州地区催缴税款,此地便处于如今的辽宁鞍山市一带。

得知爷爷被查处,尔坠自然担心殃及自己。

他连夜带着家眷南逃,逃到了六十五公里外的庄河市金家屯一带,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此地的地形四面环山,西边有河水流过,既适合隐姓埋名生存,又适合耕种。

所以尔坠和后代子孙,依仗这一处天然地貌,过起了小农生活。

尽管曾经享受过荣华富贵,但是比起这些,小命显然更重要。

尔坠在金家屯的余生里老老实实的种地务农,不贪恋朝中曾经的荣华富贵。

之后的金家人也一直没有入朝为官,世世代代从事务农过活。

尽管没有大富大贵,但鳌拜这一支后裔却也得以一直存活下来。

直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村子的规模。

倘若当时尔坠没有及时逃跑,恐怕当时春风得意的康熙皇帝,必定要将尔坠拿下,和他的父亲一起关押进大牢。

最后哪怕皇帝没有下杀手,尔坠也只能在垂垂老矣快走不动路时,才被放出来养老。

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四年后,康熙皇帝念其旧劳,追赐鳌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此时的尔坠虽然远在金家屯,但他显然不会不知道。

可他依旧没有不识趣地跑回京城,管皇帝要追袭爷爷头衔。

在雍正时期,雍正赐予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为其加封号“超武”,并且令世袭罔替。

可等到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又追覆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

由此可见,天子无情,鳌拜曾经做过权臣,后面每一代皇帝总是心有不满,将地底的鳌拜赏了又罚。

其实,除了尔坠这一脉,鳌拜还有一个孙子名为达福。

他留在京城不但没有被追罪,反而是重新被授予贵族头衔。

可是,随着天子喜怒变化,乾隆皇帝看不惯鳌拜,便又给鳌拜后人降了爵位,而这支鳌拜后裔在京城也是郁郁不得志。

到了第八世,鳌拜达福这一脉因病去世,没有留下一个后裔。

自此,鳌拜孙儿两脉,仅剩下了尔坠一支在民间过得顺风顺水。



正是看透了权力不得长久,尔坠才会在金家屯安安心心当起了农民。

而为了彻底的隐姓埋名,摆脱朝廷追捕,尔坠将自己的姓氏“瓜尔佳氏”改成了“金”,这也就造就了今天的金家屯。

如今发展到第十四代,金家屯共300多人,其中九成都是鳌拜的后人,倘若地下有知,想必鳌拜也会抚须称赞。

那些被后人冒名认下的先祖

人不可忘祖,这也是中国人重视祖先,重视家族的原因。

不过,除了金家屯这般有理有据认下鳌拜后裔身份,也不乏有人为了私欲胡乱为自己找祖宗,和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攀关系,攀血脉。

在古代,家族背景,门阀势力尤其重要。

那些寒门出生的,哪怕是当了朝中大官,照样要遭到那些名门望族子弟的轻视,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唐朝初期,李家人拿下了天下,建立了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王朝。

可是就是这般地位,当时的五姓七望依旧高傲得很。

李家人的公主,皇帝命其和五姓七家的子弟联姻,都经常遭到拒绝。

因为李家人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其祖上却有鲜卑血统,这在中原人眼中是血脉不纯。

尤其是这些名门望族,更是格外注重这一层。

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后,选择将嫂嫂和弟妹纳入后宫。

他背负上天下人的骂名,便是为了和五姓七望之间搭上关系,这些大家族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为了给自己洗去鲜卑血脉带来的耻辱,也为了凸显自己本就是贵族血脉,李渊称帝之后,便迫不及待给自己找了个祖先:李耳。

自此,李唐家族便以老子作为第一代始祖,而李唐皇族祖籍也被定在了陇西狄道。

哪怕是历史上那位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朱元璋,照样免不了俗。

作为土生土长的世代农民,朱元璋固然执政期间偏向民众,但为了凸显自己地位是上天注定,还是开始给自己“找祖先”。

明朝初期,一群好拍马屁的文人想方设法,为朱元璋找来一个祖先:朱熹。

他们各种引例考证,将朱元璋和朱熹连在了一起。

可两人之间不过隔了三百年,朱熹和朱元璋之间到底有没有血脉关系,相比天下人皆知。

而真正能够做到千秋万代,传承最久的家族,细细数来,却仅有孔子家族。

孔家世世代代传承,每一代都在当朝有所记载,一直到今天已经有上百代族人,其中不乏有活跃在当朝政治、文学一线。

一直到2006年元旦,孔子第80代嫡长孙孔佑仁在台湾出生,孔家已经传承了2568年。

毕竟,孔家背后是历代皇权,“万世师表”,孔家存在的政治意义已经不容人小觑。

不过,世上哪有永恒不灭的。

孔子为圣人,其后代却不乏奸恶小人,比起关注前人荣耀,自身或许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