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远近
从民艺出发,带你亲身体验、参与、创造属于中国的美学。 官网 www.far-near.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远近

真实的草原是什么样?

远近  · 公众号  ·  · 2017-07-14 12: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天朗气清,云舒风和,辽阔的风景总能治愈心灵,让人流露出最自然、最真实的感情。大草原的真实,往往最容易打破人心的玻璃屋,如果你想走进大草原,看见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不妨先了解什么才是最真实的草原!以下观点整理自那玉林老师。


全文约3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

▼▼▼

几千年来为什么草原民族选择游牧?



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不管是热带地区还是温带地区,一般都是 半干旱性质的气候 生长的植物也 草原植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进行选择发展相应部门的时候, 只能发展畜牧业 ,如果作其他的用处,只会极大地 破坏当地环境


在草原种树是非常困难的,投入的成本也非常高,在草原地区 发展种植业 ,会造成 草原沙漠化 的后果 ,我们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过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民族在蒙古高原上 进行 土地利用 时,牧业生产所实行的方式是 游牧 ,这种游牧不像种植业对草原环境的破坏影 响那么大。在经营的过程中,他们也非常 有心思、有讲究、有生态道德 ,比如他们 一般 在每个营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4天。


蒙古族在草原上,选择进行游牧业,我们今天也能找到相应的理论来说明。 例如 人地关系理论中的可能论 —— 自然环 境不存在必然,只存在可能 ,如何 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性,取决于人类的选择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汤因比 是挑战硬战理论的倡导者,也比较敏锐地注意到 了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功能,他 在论著里提到 游牧生活是利用干旱草原而不毁坏 的最具介绍性的生产方式 大草原的 游牧生活是最有力的生活方式 ,它既可以开发大自然,又不会令草原变成不毛之地。



游牧转草场为什么14天最佳?



在传统的游牧业里面, 有经验 的牧民们在一个地点进行放 不超过14天 ,对于这个数字,科学上也有一定的证明。


我国著名 草原学家任继周曾 在甘肃 的草原地区进行过观测,如果把没有放牧过的草场,其生产能力当做 100% ,那么放牧一周以后,草原的生产能力上升到 207% ,这就叫 植物的补偿再生机制 ,到了第三周,回落到 100.7% ,第四周后呈 持续下降趋势 ,可以看出传统的蒙古族做法似乎得到了一定的科学验证,当然其中可能还存在着转草场过程中 放牧的牲畜数量 等问题。


牛羊马骆驼吃的草是一样吗?



四种牲畜之间 有一定区别 反刍动物 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是不同的 ,马不倒嚼,其他三种都会倒嚼 倒嚼的可以吃质量较低的饲料



草原上只有蒙古人吗?



世界上草原非常广大 ,北美洲有北美大草原,非洲东部有热带稀疏草原,中国的草原面积也很广大。在中国草原范围内居住的 不都是蒙古人, 有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



为什么草原民族信萨满、长生天?



蒙古族确 信奉萨满教 ,在萨满教里面又 信奉长生天 萨满教是 原始宗教 信仰的中心就是长生天 ,萨满教主张 世上万物有灵 山川河流都是神,是一种 多神教 信奉世上万物都是 天父地母所生 ,作为天父地母之子的人类,应该像孝敬父母那样, 敬天爱地善待自然



草原人为什么爱吃肉,维生素怎么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一方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当地的物产 密切 相关,尤其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草原人在饮食文化方面 肉、奶等东西比较多 奶制品占的比重大 吃肉相对较少 主要吃白食 ,红食较少, 因为草原地 牛羊可以卖钱, 维生素可以从 奶制品 、蒙古包子中的 山葱 当中获取。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哪个更高级?



在这里应该区分两个概念 文明与文化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程度,或者是衡量社会进化的标高,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明是时间上进 的程度,可以前后进行对比来分出高低;而 文化是空间上 在不同的地域上出现的不同人类发展的状况,即 在地域上讲文化 时间上讲文明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 没有可比性 只能将 不同地域上产生的文化进行对比 因为它们都是 在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人类现象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有何区别?



进行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比较,可以从两者的基本方面提出一些特点。根据他人的研究成果可得出,农耕文化具有 成熟、精深、高雅、大一统 特征,而游牧文化具有 兼容、多变、简朴、动态 特征。



牲畜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这个问题 过去和今天是 有区别的 。在过去 牲畜冰天雪地里趴着过,顶多有一 栅栏围着过,过冬死亡率高 ;在今天 这种情况就得到很大的改善,有了 牛圈、羊圈、暖房 牲畜的死亡率就大大降低了


牧民哪个季节最忙碌?



冬季,尤 其是春节这段时间,因为在这期间草原牧民要 接羊羔 ,接羊羔这件事意义重大,涉及到 以后 再生产 的问题。



山羊吃草会连根拔吗?



在吃草时候它会,会涉及到根,不会拔,会用蹄子刨,刨出来之后吃掉,山羊的适应性很强,恶劣环境也可存活,绵羊则不行。牛马羊相比较, 山羊对草原的破坏性是很大的



草原人是怎样保护淡水的?



在成吉思汗大法典里面有提到,禁止在水里大小便、禁止在河湖水里洗衣服等,这些都涉及到 古代相关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款


草原上有狼图腾文化吗?



肯定有,草原上 对狼有图腾崇拜 狼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头脑,在追捕猎物的时候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优势都是 可以 被草原人借用


什么是游牧精神?



游牧精神是一 高度的概括 ,它 游牧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战略规章制度、风土人情、语言、文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思想理论 等多方面组成。



关于游牧精神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太多,主要包含有三点,第一是游牧精神是 人与自然和谐 的精神,追求一 人地和谐关系 ;第二是 生生不息的文化品格 ,是 游牧精神的体系和与时俱进 的问 题;第三是 广博而取纳的文化意识 ,就是博取众长,弥补自己的短处。

蒙古包为什么是圆的?



在数学层面上分析,一定的周长,圆形的 面积最大 ,还可以 节省材料 ;同时 蒙古高原风比较大,圆形 能抵御风 ,还可 减缓风的冲击力 ;在哲学层面上,蒙古人悠久的历史中,保持着 原始传统的 天圆地方观念


蒙古包为什么没有窗?



蒙古包不同于今天的住房的侧面,蒙古包的 侧面没有窗 ,但有 ,其作用涉及到 蒙古包 光线强弱、 在蒙古包内 生火产生的烟的逸散 以及 准确判定时间 等问题 ,还代表着 与长生天的联系。



牧民在蒙古包附近会做什么?



一般在蒙古包附近会 日常生活 的事情,例如酸奶等 奶制品的加工、接羊羔


蒙古人为什么擅长骑马、摔跤、射箭?



这三项民间赛事活动,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娱 乐生活 是密切相关的。 骑马是由于 民间赛事、经济活动、军事活动需要马匹 ,而 射箭 与军事活动和娱乐活动 相关, 摔跤则与 娱乐、强身健体 有关。



蒙古歌里为什么有长调、短调、呼麦?



蒙古歌里 长调、短调和呼麦三种形式 的艺 ,长调在过去主要流传于 牧区 ,短调主要流传于 半农半牧区 ,而 呼麦 以往 主要流传于 新疆阿尔泰山地地区 ,今天在 内蒙古自治区 展受到重视,被列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呼伦贝尔草原名气最大?



在内蒙古自治 东部的草原 ,尤其是从旅游角度来讲,要 比西部的草原要好很多 ,而 位于东部的 呼伦贝尔草原 它包含有 多种类型的草原 草的生产量很大 草长得也比较 景观也很优美 ,因此 可以 说是 内蒙最好的草原 这样名气就出来了。



草原地区如何可持续地发展经济?



仅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 畜牧业 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主要的方面是工矿业 ,煤炭资源的开采, 但矿产品的 开发质量并不高 。我们应该在 严格执行草原承载容量 的基础上 进行发展,草原上的人口太多,应该进 生态移民 ,草场上应该 根据事先预测的承载量进行畜牧业 ,如果要结合当前的消费需求,就需要有 目的地选择局部地区 进行 完全的人工圈养

现在的草原植被覆盖情况如何?



目前草原地区的植被状况还是显得 比较糟糕 最主要由于 工矿业的发展、道路的修建、旅游开发、以及游客数量的增长对植被踩踏 等带来的破坏,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把言行举止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比如我们去了自然保护区,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不允许动的,不折树枝,不摘花等小事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总的来讲,我们在解释某些问题的时候,时时刻刻不能忘 记一种观念或者理念, 就是 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地关系。



远近致力于传统文化保育,通过传统手工艺旅行、手艺课堂、青年实践、公众教育等方式带领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欢迎跟随远近的脚步出发哦


近期出发行程

内蒙草原考察,8月份出发(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文字:整理自那玉林老师分享的观点

编辑:大笑;责编:咸鱼

图片远近实拍,全部版权归远近所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