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孤读先生
“此文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知乎先生是一位有趣的草根,他在等待你发现ta的“幽默”!声明:该公众号不属于知乎网旗下。
51好读  ›  专栏  ›  孤读先生

你的原生家庭里,藏着你未来爱人的模样

孤读先生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1-03 22:23

正文


作者 | 小富女    插画师/Peony Yip

来源 | 小富女(ID:beauty-life5)


你喜欢什么样的人、看重什么样的条件;
早在你的原生家庭里,就已经的形成了。


虽然多金、养眼、脾气好、性格合、有远见、聊得来的爱人,人人爱,

可是,当你明白恐怕难以遇上一个各项完美、十项全能的另一半时,

你会把哪几项归为必选项?而哪几项对你而言,压根没那么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喜欢你的和你喜欢的,

几乎总是一类人,

他们之间总存在着微妙的共性……

或者,你喜欢什么样的人、看重什么样的条件;

早在你的原生家庭里,就已“极富个性”的形成了。


01


我的美丽女友桐,刚大学毕业那会也曾相亲无数、倾倒男粉无数。

可她最后的选择,并不是那位显而易见“条件最好的”——最具经济实力、最有发展潜力、且样貌品性也不差的;而是那位 “对她最好的”。

“对她好”其实是个挺抽象的概念,且每个人对“好”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这中,让桐感觉到“好”的细微感受是:蓝先生说话温柔、行为绅士、言谈举止里透着他良好的个人修养与文化学识,一言一行里写满了他对她的深情与厚意……

你若走进桐的家庭,便不难理解她对这份“好”的格外看重。

某次和桐聊天,一向懂事的桐姑娘却说:有时我真觉得我爸配不上我妈,她应值得更好的生活。若不是嫁给我爸,她现在的气度、阶层和见识,恐怕都不可同日而语吧。

桐的母亲是位典型的大家闺秀,桐的家庭看上去本没什么不妥,经济小康、平稳和睦、严父慈母。

可在桐看来,自己家三十多年的和睦,很大程度上维系于母亲一直以来的隐忍——一方面是小原则上的不断妥协,由此渐被父亲身上的气息所同化;一方面是大原则上的始终坚守,才保障了这个家的品质和风貌。

桐的父亲是标准的大男子主义与家长做派。家务活很少担当、回家直接上饭桌、椅子倒了跨过去、油瓶倒了不带扶……虽然自己做得少,但对家人要求高,如果哪个细节不对了他的心思,往往一言不合就掀桌。

桐在少女时代也挨过几次不容分辩的“豪打”,每每那时,她就在小房间里恨恨的想:长大后绝不会嫁一个这样的男人。

如此,蓝先生的温柔体贴和尊重女性,让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莫大温暖—— 一种在童年就极度渴望并缺失的温暖。


而如果更客观的看桐的父亲,他也并非完全不可爱的人。桐认为,父亲的优点在于:安稳本分、热爱生活,且十分看重家庭、爱护妻女。

正因为此, 从小被“富养”的桐, 并不是一个对物质特别看重的女人, 她敢于“舍弃”那个更有钱的男人,也敢于活得更浪漫、更感性、更真实。


02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缺憾的部分, TA 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


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富足的部分, TA 反倒容易做出理性取舍

桐的经历让我想起“民国女神”林徽因在两大仰慕她的俊杰之间,所做的那段经典抉择。

一边是深情款款的文艺诗人徐志摩,另一边是出身名门的翩翩公子梁思成。

被选的梁先生显然也受宠若惊,他问:

为什么会是我?

他们的朋友费慰梅却看得真切,她说:

这些年徽因和她伤心透顶的母亲住在一起,使她想起离婚就恼火。在这起离婚事件中,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弃,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置。

这“伤心的母亲”正是林长民的第二任妻子。因她不得宠,母女二人被安置在狭小的后院,而父亲的妾氏却和四个儿女住在宽敞的前院。

好在林长民对冰雪聪明的长女另眼相看。因此,林徽因的童年“半是阳光半是雨”,一方面从母亲那里感受寂寞与阴冷;另一方面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宠爱与娇呵,也由此看到了一个更明朗的世界。


当门缝的斜阳照进阴暗,她更本能的呼唤一场“父慈母爱”的阳光普照。

所以,当爱到痴狂的徐先生要与妻子离婚时,却是触及了她深处的敏感与隐痛:

她无法接受一个“抛妻弃子”的男人,而推着另一个女人成为母亲那样的人;


更无法接受一个“有过婚史”的男人,而使自己成为如母亲一样的继室夫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