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千帆育儿网
上海地区的育儿探讨(包括园托择校,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学习机不会用,当心白费上万的学习资源 ·  昨天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昨天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千帆育儿网

『团购』终于有人告诉我Wonders该怎么学了!

千帆育儿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09-11 11:14

正文

美国小学语文Wonders, 很多千帆的家长都非常熟悉这套教材,也许你的孩子正在使用这套教材。


依依妈妈,毕业于复旦新闻系,常年从事翻译口译工作,上班之余致力于育儿修行,对美国小学语文教材Wonders,她这样评价:


“其教材编撰之精美,内容安排之精心,教辅材料之精细,教学方案之详尽,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单单学会英语的读写,更是对批判性思维、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

“再对比女儿单薄的某某版一年级英语课本,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依依妈提到的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由世界三大教育出版商之一的Mcgraw-Hill出版的Wonders教材,对标美国的共同核心标准(多州使用的共同教学大纲)。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这套教材也是不少私立名校(比如上实国际部)指定使用的教材。很多家长都知道这套教材的编写理念很新,也很好。


学习Wonders

三大收获


1

对复杂文本的精读能力


美国教育大纲非常注重对复杂文本进行有效“循证阅读”(evidence-based reading)的能力。对这个能力的考察,也体现在了SSAT和SAT阅读写作考试的出题思路中。


美国学校认为:学生应该有精读的能力,能够对一篇复杂文本进行深入研读,精确提取文章信息,然后将文章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提炼出最终的观点。


2

由读到写的迁徙能力


美国教育大纲要求:精读一篇文章之后,不仅要理解和得出自己的结论,还要进行相应的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


在写作准备过程中,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并教会学生语法点(比如,一年级强调句子的首字母大写和标点符号等)。


纵观Wonders K到六年级的教材,写作的技巧和相关语法点都是一点点增加上去的,内容稳扎稳打,难度螺旋上升。


3

语言之外的儿童情感教育


Wonders课文内容,不仅有各国文化故事,还有动物知识,科学常识。这些内容将语言发展和学科学习、情感教育相结合。以语言为载体,给予孩子合适的思维和情感训练。


("Wonders"的内页选看)


学习中最大化

Wonders教材亮点


蓝橡树的很多家长都购买了这套书。不过,也一直有家长来问: 自己在家教孩子还是有难度,有没有配套的课程推荐呢?


所以,我们编辑部从目前市场上挑选了6个相对热门Wonders的课程进行比对,并体验了所有课程, 主要比对的项目是:课程拓展深度,针对中国学生的难点补充、体验课家长反馈,并从中特别优选出一套Wonders在线精讲课程, 推荐给大家。


这套课程是由魔都知名教育机构 Walawala 开发的, Walawala 是最早开始Wonders教学的机构之一,学生大多来自上海的双语或国际学校。


中国学生学习Wonders遇到的普遍问题是:


  • 教材针对美国学生编写,中国学生英语能力达不到学习要求,生词太多。

  • 中国学生英语输出能力弱于同年龄美国学生,在口语或者写作练习输出时,比美国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

  • 很多机构还是用教《新概念》等传统教材的方法来教学,导致语法没学到、拓展又没做好。


Walawala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Walawala的在线精讲课程(现在推出了G1),根据 Wonders一年级“主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 ,整合包含一整套“听、说、读、写”的教程体系。由 美国资深小学老师授课 。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全方位提高孩子的英文水平。



通过一个单元的目录,我们就能看出这套课程的制作有多么精细了。


(课程节选)


我们来一个个板块看——


1

“课前预习”部分

在“课前预习”的部分,试听下来,大家都特别喜欢 “封面引入” 这一块。


比如,一年级第二单元学习的题目是“我住在哪里?”(Where I live)


老师一上来就先让孩子们猜测自己的居住地,然后用一段小视频介绍自己的家乡。


之后,还会通过视频带孩子们走进美国一户普通人家的房子,顺便了解下美国的风土人情。


接下来,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先看教材的封面,不看课本内容,根据封面图片提供的线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What do you see?(你看到了什么)

Is this a boy or girl?(封面上是男孩还是女孩)

Does he live on a high floor or low floor?(他住高层还是低层)

What is he doing?(他在干什么)

What does the boy see outside his window?(男孩在窗外看到了什么)


不要小看“看封面回答问题”的简单举动,它是所有美国小学阅读课的必备内容。


这个方法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引导孩子积极思考,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孩子逻辑推理的能力。 而“提问”、“猜测”和“推理”是出色的学习者必备的重要素质。


接下来,课前预习的“听力”部分,会让孩子根据听到的句子或者单词,选择正确选项。这个板块配套的是主课本的“语音”板块。


单词部分,会列举发音相近的一组单词或者句子让孩子区分。


很多人听外国人说英语,语速一快就无所适从,其实就是无法辨别相近单词的细微发音差别。


而这种需要区分“Jim和Jill”,“six、fix、sit和sick”, 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双向“磨耳朵”练习,对提高孩子的听力将有很大的帮助。


(课程语音听力截图)


听完单词和关键句子,预习部分中的“听听读读”要求孩子们对照书本,听3遍语文课文的音频。


之后,根据课文中的图片进行测试,看看孩子究竟听懂了多少, 最后才带着疑问开始正课的学习。

(课前预习练习截图)


2

单词训练

Walawala的精读课程充分考虑到了 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


比如,美国原版主课本上的“生词”,实际上是根据美国学生的水平列出的。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生词肯定会更多。


因此, 中国版的精读课程就会加入更多对生词的分析和解释,用图片、授课老师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解释 ,把包括一些冷僻词和俗语在内的生词,解释得清清楚楚。


3

“精读脚手架”之思维导图


Wonders课程中, 对各类文本的精读能力训练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主教材的教学中,老师会通过“modeling of close reading”,像搭脚手架一样,把对文章进行精读的方法一步步示范给学生看,来教会学生精读的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会运用到各种图表和思维导图:

(左“作者意图图”,右“问题解决方案图”)

(以上"顺序图")


▼所以Walawala精读线下课程板书是这样的:


▼而线上课程有了多媒体的辅助,画面更加有趣:


4

拓展!拓展!再拓展!


Walawala精读课程 最大的亮点其实是在“课后拓展”上


比如“写作讲解”部分:


▼一年级第二单元,老师会引导孩子在完成精读内容后,根据课本的内容, 写作一篇英文短文


因为本单元讨论的主题是Where do they live(他们住在哪里),因此孩子们的写作要求是: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片,写出一篇题目是Where do they live的文章。


美国教育大纲要求:精读一篇文章之后,不仅要理解和得出自己的结论,还要进行相应的 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


在Wonders中,分析性写作的训练也是通过“搭脚手架”的方法,一层层为学生准备好的。


首先,老师会用口头语言引导和启发孩子——写作的第一步,是要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和细节。



▼接下来,她做了两次示范,和孩子一起,找到了图片中的“小山”和“奶牛”这两处细节,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两段话记录了下来。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也在这里凸显出来,比如,在讲到农场、奶牛和小猪的同时,孩子们不光能看到色彩鲜艳的图片,还能身临其境地听到奶牛的“哞哞”声和小猪哼哼的声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