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和青山大神
聊了聊你们关心的话题
//
二姑娘采访到了青山周平。
(激动着颤抖地敲下上面那行字,然后假装镇定地用句号结尾。)
在写了无数篇青山大神爆改的案例之后,在对着视频和图片膜(舔)拜(屏)了一百遍之后。
二姑娘终于能站到青山本人面前,羞涩又俗套地对他说:
青山老师,你比照片更帅,更温柔。
(收姐亲自拍摄的采访过程:萌萌的青山老师)
青山周平:在中国迷妹最多的日本设计师
青山周平——在北京呆了12年的日本设计师。恐怕也是在中国,坐拥最多迷妹的日本设计师。
大多数人是通过《梦想改造家》认识他。
35平逼仄的五口之家,变成通透体面宽敞小别墅。
南锣鼓巷6.8平的破败小房子,经青山改造后,变成了集厨房、客厅、卫生间、卧室、育婴房、小卖铺为一体的「史上最小学区房」——在网络上,持续刷屏好几个月。
他就像夹缝里的一道光,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内功,带来凿破尽头后的海阔天空。
见到青山老师时,他在店铺里,混同着众人,平易近人。
有人邀他自拍时,他自然地凑近脑袋,迎上镜头,不厌其烦;有人向他提问时,他耐心讲解,必要时还掏出手机,找出视频。
里着白T,外面是一件熨帖的深蓝色风衣,脚下蹬一双鞋帮不高的黑色马丁靴,低调且讲究。
有人说他像霍建华,有人说他像小栗旬,有人说他眉眼轮廓神似哥哥。
无怪乎有姑娘打趣说,得知青山周平已婚且老婆同样是一位优秀建筑师设计师时,有种失恋的感觉。
(现场实拍图)
青山老师并非是典型的日本男人的面孔。他面庞圆润,双眼皮极深,眼睛很大,如琥珀般清澈,通透,温润。
他虽平易近人,但是身上确实散发着日本男人特有的礼貌的疏离感。
以至于当我坐下采访时,害怕冒犯,刻意与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直到青山老师主动提出,可以坐近一些……我才不(内)好(心)意(激)思(动)地拉近凳子。
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你又会逐渐发现礼貌的疏离感之外的温暖和丰富。
他带着内敛的温暖,却同时葆有巨大的野心。但是这种野心一点儿也不粗暴,不突兀,不狭隘,很自然,很温柔。
在很多报道中,都用“谦逊、礼貌、低调”来形容他。当二姑娘见到真人时,这几个词终于有了具象的意义。
说几个细节。
青山老师在采访前,穿着白T。当告知采访要开始时,套上了外套,以示尊重。
当有顾客邀请他自拍时,他都欣然答应,并微微下蹲。
在店铺里,他要穿越人群去到门口时,一路低头前行,并不停向行人说不好意思。
(拿着奶茶往外走的青山老师)
这次能采访到青山老师,要特别感谢全国首家收纳买手店:Editor。
坐落在上海太古汇三楼的这家收纳买手店,是青山周平亲自操刀设计。店铺不大。但是每每停驻下来,总会有一些小惊喜豁然呈现。
3米*12米的墙面,是这个不规则空间的对角线。初始状态,它是编辑的黑白格子稿纸:
被打开,被书写之后,开开合合间,变化多端,却合情合理,妙不可言。
中间的格子稿纸被拉开,是收银台;
旁边的格子稿纸被推开,是储物间;
被挖走的格子,成了一里一外双重的展示台;
于是,Editor(编辑),收纳,展示柜,几个元素被巧妙地集中在这面3米X12米的墙上。
真是妙。
PS:店铺里有非常多有意思、高颜值的收纳用品,来自北欧、日本等等。二姑娘和收姐逛到根本停不下来。具体的大家可以参看今天的二条内容~~
再PS:店铺地址拿去——上海静安区兴业太古汇3楼L392。
我们问了几个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采访持续近一个小时。
青山老师中文很好,他稳于表达,稳于诠释,逻辑清晰。个别的发音带着日本特色,不影响交流,反倒有些小可爱。
他有些害羞。讲话时,声音没有太大的起伏。但是不飘,不浮,有静水流深的力量,有娓娓道来的秩序感。
“租房能幸福么?”
“是政策、法律,让买房承载了太多东西。”
你大概难以想象,这样一个设计费用几千一平起步的设计大师,在北京胡同里,过的是租房的生活。
来北京12载,青山和妻子并没有买房。就简简单单租在南锣鼓巷的老胡同里:
40平,一人一辆电动车。
青山只稍做整修。毕竟是租,家具都不贵,屋子也不华丽。一根一百多年的木梁,就兀自横亘在屋顶,没做任何处理。
他说,“我特意让它完完全全露出来。旧旧的反倒很有质感。”
我喜欢老的东西。
工业化的时代,我们身边大部分的东西,似乎都是可以被替代。这种现象会让我们感觉很不安,很焦虑,继而问自己:我是不是也是可以被替代。
所以我喜欢老的东西,自然的东西。它们的特点是,没办法被替代。
当青山说这话时,我觉得他像是,浮华喧嚣的快节奏时代画卷下方,那块沉甸甸的镇尺。兀自压在一角,瓷实有力。
“那您为什么没有买房,而是选择租房12年呢?”我问得有些直接。
青山调侃道:
北京房价太贵了……(笑)喜欢的房子买不起,买得起的房子不喜欢。
再一个,我不喜欢被局限在一个地方。我喜欢自由的状态,不受牵绊。
从功能上来说,租房和买房,对幸福感的影响,本来应该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住嘛。是政策、法律的原因,让房子承载了太多东西。
“人本过客无来处,人生无家处处家。”这是青山在微博上发过的一句话,配着一张图:大马路中间,一个人四平八仰地躺着。
或许,这就是这个日本设计大师眼中的——家的概念。
“小空间也可以有大生活么?”
“未来的两室一厅也许会消失。”
我们的房价越来越高了。我们的户型越来越小了。
“小空间也能住出幸福感么?”我问。
青山说:
未来的家会越来越小,如何在小空间,住出大生活,这是现在的课题。幸福感和家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甚至也会消失。
青山和妻子租在北京二环老城区胡同里的房子,40平。他说够住了。
我家没有书房,没有健身房,我家的厨房很小,客厅很小。但是方圆几公里都是我家的一部分。
离家不远的咖啡厅,是他家工作、看书的书房。
走路几分钟的菜场,是他冰箱的一部分;
青山用切身的体验,来诠释他对「未来的家」的理解:
其实关于家的概念,家的形态,是一直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的。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几代人住在一起。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也许很快就会消失。
回过头来看,现在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也是很新的东西。比如日本,是五六十年前才有几室几厅的概念。
所以对于未来,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状态。
咖啡厅变成我们书房的一部分,酒吧变成我们待客区的一部分,图书馆变成书房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发达,让外卖变成了厨房的一部分,让网络直播变成了家娱乐的一部分。
我们的家,越来越向外面延伸。
(青山租的40平四合院)
在讲到日本有什么小空间的利用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时,青山延续了上面的话题,提到了日本的24小时便利店:
很久以前,很多人到日本旅游时,惊叹于随处可见的24小时便利店。其实这些就在家门口的24小时便利店,就是你家储藏柜、冰箱的一部分。
现在还出现了共享衣橱,出现了滴滴,出现了外卖。
所以你的冰箱不用太大,你的柜子不用太大,你的厨房不用太大。
无论是梦想改造家里的极端小空间设计,还是他身体力行的12年40平胡同租房生活,他都在努力向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传达一种价值观:
小空间,也可以拥有大生活——当然,这首先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
他说,这是这个时代的课题,也是趋势。而他想要通过建筑设计,改变社会,哪怕是观念的驱动。
当他讲述正在发生,以及即将发生的变化时,眼神笃定。你不得不承认,善于体察生活的人,更容易有自己的洞见,和小小的坚持。
无疑他是一个“有野心的建筑设计师”(很多人以为他是室内设计师,其实不然。)但是有行动作注脚,他的野心不突兀,不狭隘,极其自然,极其温柔。
“收纳不是为了整洁。
就像设计,不仅是为了美,
而是为了生活在那里的人”
在这家收纳买手店中进行的采访,我们自然替广大读者问到了收纳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买了很多收纳品,学了很多收纳知识,还是收不好一个家?”
青山提到了「桌子理论」:小桌子上也堆满,大桌子上也堆满——有大桌子并不意味更容易收纳。
收纳跟整齐、干净并不是一件事。
把东西通通放在柜子里,但是你找不到它。这只是整齐,只是干净,但不是收纳。
收纳是指,把东西用比较容易使用的方式,放在比较容易使用的地位置——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在家里的人。
收纳不一定在柜子里,在桌子上,触手可及,也是收纳。
收纳并不追求纯粹的整洁——就像青山的设计中,并不追求所谓的风格。
这些于他,都是表层的东西。
风格嘛,木头颜色深一度,也许就是新中式;浅一度,也许就是日系;上个色,也许就是北欧风。
我做设计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在那里的人。
诚然,设计师很贵,尤其是优秀的设计师。
但是比设计师更昂贵的,是观念。
也许我们没有这样的幸运和预算,请到如青山般优秀的设计师。但是我们可以打开思维,接受“家的概念,是变化的”这个事实,拥抱“小空间,也可以有大生活”的理念,让家的触角,向外延伸,去遇见无穷无尽的美好的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有的正在发生,有的即将发生。
(结尾放上一张抓拍的野生青山大神)
﹀
来,请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
﹀
商务 / 活动合作:watewang
设计师 / 屋主请勾搭:[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