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立春节气的含义及其在农历年中的位置,包括辽宁地区的天气状况以及民间习俗。同时提到了农历闰年中出现的‘两头春’现象,并解释了其形成原因和频率。最后提到了一些与立春相关的新闻和社交媒体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立春节气介绍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万物起始。今年的立春是‘春打五九尾’,意味着春天活力四溢。
关键观点2: 辽宁地区天气状况
辽宁地区仍处在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近期气温偏低,伴随冷空气活动,夜间最低气温较低。
关键观点3: 民间习俗和‘咬春’文化
立春节气时,民间有‘咬春’习俗,吃萝卜、春饼、春卷等,表达对春天的欢迎和期待。
关键观点4: ‘两头春’现象的解释
农历闰年中会出现‘两头春’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这是由于农历年天数多于公历一年,属于正常的历法现象。
关键观点5: 相关新闻和社交媒体话题
本文还提及了一些与立春相关的新闻和社交媒体话题,包括大S妈妈最新发声、具俊晔回应等。
正文
我们将迎来立春节气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春是新岁的起点
意味着万物起始
今年的立春,又正好是“数九”当中的“五九”最后一天,这种情况叫作“春打五九尾”,假如立春在“六九”第一天,就叫作“春打六九头”。一个“打”字,把妩媚的春天描绘得更具活力。
立春节气有春意这事儿
自然是不用想
立春节气期间
辽宁仍处在
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
而且近期沈阳的平均气温
较常年同期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
随着立春节气一起到来的
还有新一轮冷空气
目前来看,本轮冷空气活动将在今明两天达到顶点。今天夜间,全省晴有时多云,最低气温铁岭市区、西丰零下35℃到零下30℃。沈阳、抚顺地区和沈抚示范区及开原零下29℃到零下25℃。大连、锦州地区零下16℃到零下10℃。本溪、营口、辽阳地区及昌图零下24℃到零下21℃,其他地区零下20℃到零下17℃。2月5日开始气温将出现持续的小幅回升,后期也没有大规模的冷空气活月动。然而,冻透了的辽沈大地要想复苏回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一直到本周结束夜间最低气温依然保持在-20℃上下。尽管比前些天稍强了一些但还是会觉得寒气袭人,外出仍要注意防寒保暖。俗话说“不时不食”,古人于立春日吃萝卜,是“咬春”的一种。除了萝卜,春饼、春卷等都可以“咬”。“咬”,是人们对春的一种亲昵,就像抱着可爱的婴儿,轻轻吻几下宝宝那细嫩芬芳的小胳膊小腿儿。春饼多见于北方,而南方则流行春卷。就着春饼或春卷,各色新鲜食材皆可“一卷”而食,一口下去,齿颊留香,满嘴是“春的味道”,爽哉美哉。有诗云:“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另外,你发现没?
刚刚到来的蛇年是“两头春”
也就是农历一年中
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
“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农历闰年是384天或385天,多于公历一年的天数,就可能会出现农历闰年一年中有25个节气,年初一个立春节气,年尾一个立春节气。好比刚刚到来的乙巳蛇年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共有384天,起于2025年1月29日,止于2026年2月16日,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乙巳年的正月初六立春(2025年2月3日)和同年腊月十七立春(2026年2月4日)。相对于“两头春”,还有“两头无春”和“单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节气或只有一个立春节气。“两头春”并不罕见,反而很常见,平均2年至3年就会出现一次。统计显示,在本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两头无春”的年份有37次,“单春”的年份有26次。这么看来,不管是“两头春”,还是“两头无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历法现象。来源:辽沈晚报(lswbwx)综合 沈阳气象、沈阳日报、辽宁气象
今天你吃春饼了吗?
欢迎评论区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