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国产载人飞艇新突破! ... ·  17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昨天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与AC332共成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宇宙人12.5 |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等单位参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航天世景同加遥感企业签图像分发协议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12-05 20:58

正文

2017年12月5日,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智库、航天业界和新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北京,共话商业航天发展新举措,共享发展新机遇。





国内部分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等单位代表中方参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二届大会

2017年12月2至7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CG)第十二届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本届会议有来自联合国外空司,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以及许多国家的相关专家共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方由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率团,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和来自工信部、交通部、国家航天局、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上海天文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等单位的中方代表和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大会。


北京航天世景同加遥感企业签图像分发协议

加拿大遥感企业地球播报公司(UrtheCast)和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2月4日宣布,双方已决定联手,以向各自客户提供对方卫星获取的图像。通过新签署的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地球播报公司取得了航天世景现由两颗卫星组成的“高景”星座所获图像的分发权,而航天世景则得到了“德莫斯”1和“德莫斯”2两颗卫星图像的分发权。这项协议有助于填补地球播报公司同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关系恶化所产生的空白。双方星座联合可让中纬度位置的重访频率达到约每周17次。航天世景即将在今年底再发两颗“高景”卫星,从而将使这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华北空管气象中心Cmacast接收系统升级改造完成

近日,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对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即cmacast系统)接收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工作。此次升级改造工作主要由北京风云天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由气象中心计算机室配合完成。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Cmacast接收系统于2007年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接收和处理静止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发布的卫星云图资料,是气象中心对外信息服务中卫星云图资料的重要来源。



国际部分


欧洲航天局(ESA)考虑通过一种新型飞行器,将活动延伸到无人机和卫星之间的新区域

高空伪卫星(HAPS)是像常规飞机那样在高空漂浮或飞行的平台,它们可以测量到500公里以外的地平线,能够精确地监视高带宽通信或备份到现有的卫星导航服务。欧洲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些产品。例如,空中客车公司(Airbus)开发了带翅膀的太阳能Zephyr,2010年,在没有加油的情况下创造了连续飞行14天的世界纪录。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正在准备比Stratobus更轻的飞机,预计在2021年首飞。欧空局认为这些“车辆”是建立补充卫星应用的宝贵方式,同时也通过早期的高空飞行测试促进空间技术的发展。


综合整理 | 朝晖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独家组稿,资料来源于网络。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搜集上述内容,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并标注“组稿:卫星与网络(ID:satnetdy)”。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碰撞 | 浅谈遥感和通信行业的破局对策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观点 |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面对公众和公众监督,除了勇气,还需要……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