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记忆承载3
记忆承载的第三个号,像说相声一样说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明日转雨!体感:晴冷→暖湿! ·  昨天  
上海本地宝  ·  换城市工作,养老保险如何转移? ·  3 天前  
乐游上海  ·  最后一周!魔都C位夜游灯光秀超全打卡攻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记忆承载3

如果需要,那几亿农民,是可以有钱买房的

记忆承载3  · 公众号  ·  · 2024-05-24 11:30

正文

咱们有位满级读者,问我一个问题,就是曾经提到的那个中美金融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埋伏着的八个团。

这位读者很有意思,他对金融的理解还是蛮到位的,他问我,钱这个东西,的确是可以创造出来,但是,它是要有对照的。

要么,对照可以被金融市场定价的资产;要么,就要对照债务。

对于债务这件事,我以前聊过,就是三张表,前两张明显熄火,只能靠第三张去承接。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这种方式扩出来的钱,更多的是投入到了生产领域,而不是消费领域。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你指望第三张表去扩,它得考虑长远,不能说我直升机撒钱,回头你们花了,那我这个账目怎么填呢?

短期是OK了,长期怎么做呢?

所以我们国家通常第三张表如果承接债务,都只能投向生产领域,但目前的情况不是生产端差资金,而是消费口发力不足。

说得更确切一点,是98%的人,只有20%的存款,这些人,发力不足,或者说有心无力。

所以这里面显然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只是靠第三张表的话。

你看,他这个问题提得非常专业,十分优秀的一个满级读者。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清楚,办法在哪里?仍然在土地上。

你也说了,钱是可以创造的,只要怎么样?只要有可对应的金融资产。

几十年前,我们没钱搞基建,是怎么做的?拉开了城市土地招拍挂的序幕。

其实城市居民这么多年的财富,除了劳动收入之外,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房产增值。

那么这个过程中,农村居民有没有这个收入?没有。

只有近郊农民可以领取天价的拆迁补偿,远离城市的居民就没这个福利了。

换言之,我们实际上有着非常庞大的资产,还没有变成钱的资产,是沉淀在广大农村地区的。

无非这个事情怎么做,允不允许他们把自己的土地,拿到金融市场上,变成钱。

如果允许,我们不说什么像大城市近郊农民那样动辄上千万,哪怕只有上百万,几十万,对于那几亿农民,也是很大一笔钱。

对于整个的内部消费,也是很大的一笔潜在资金。

有了这笔钱,他们实际上就有了购买力,就能够进城买房,或者买车,买其他消费品,而他们的土地,是可以被金融市场以某个价格定价的。

我曾经写过一期, 没有有钱人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有钱人

对比过我们的古代和现代的美国,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是人类进入工业化之后,土地已经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了。

美国的土地都在少数农场主手里,so tama what?

谁敢随意涨粮价?谁敢随意更改土地用途?不能的。

这就是现代文明。

你就算把全村的土地都买下来,该干嘛,能干嘛,每年必须干嘛,都是有规定的。

说到底,古代的财富,80%沉淀在农业领域,今天只有很小的比例沉淀在农业领域。

所以以人类现代文明的管控力度,农民把土地卖了一样过日子,如果允许的话。

实际上你回过头去看过去几十年,农民种地么?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进城打工。

他们的地也是包出去,租给人家种的。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土地允许流转,可以在金融市场里定价,我们马上就有几亿农民,每家至少能得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所以我说我们有八个团的后备军,都是往小了说的,其实我们的预备量是很足的,如果和其他国家比。

你像美国这种国家,它一开始土地就是私有的,很多事儿,它做不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