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孩别怕
为中国女性安全,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孩别怕

无力、恐慌、内疚……疫情当下如何化解负面情绪?

女孩别怕  · 公众号  ·  · 2020-02-02 13:24

正文

大家好,我是田静。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被肺炎疫情刷了屏。


很多人一天转发十多条关于肺炎的朋友圈,被无数负面的信息冲击,直至崩溃。


有朋友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当天的疫情地图,新增感染数量。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和恐惧。


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短缺防护服,吃泡面、值班室崩溃哭喊的视频,很多人都很痛心。朋友发消息跟我说:我很难过,觉得这世界没有任何希望了。


他们,可能出现了「替代性创伤」。


由于集中时间内目击了大量的残忍、破坏性的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极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这些创伤,令大家焦虑,恐惧,愤怒,委屈,内疚……看到这些,我很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在当下特殊的时期,我们需要正确纾解这些情绪,减少焦虑和恐惧。


于是我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一起联合做这件事。


今天,我们联合武志红心理团队——看见心理一起推出抗击疫情:在线心理 免费 援助热线—— 「心之光公益计划」 ,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他们分享了一些案例,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也会根据这些案例,进行定向的答疑。今天我们把其中一部分问题分享给大家。




疫情发展至今,它带给人们的再不是单纯的恐慌,人们要处理的也并非只是单纯的预防疾病。


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6个问答。


有的提问者因害怕被感染而恐慌;

有的因不断刷信息、做噩梦而焦虑;

有的无法陪伴亲人而内疚;

有的劝亲戚无用而心急等等.......


他们的提问虽不同,却都是因为应对「疫情」这一突发的变故造成的,也是不少朋友都会存在的。




恐慌




★Q1:害怕被感染


我每天都关注疫情,虽然自己身体正常,但总感觉一出门就会被感染。家里有人一打喷嚏我更紧张,好累,老师们能帮我缓解下这种情绪么?


咨询师回复:


终日被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包围着,有担心自己被感染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新型肺炎的症状,和一些普通问题的症状,的确太像了。所以哪怕是小小的症状,都容易和可怕的肺炎联系在一起,造成“疑病”的心理现象。


那么,怎么缓解这些焦虑?


首先,请接纳自己的这份想法和感受。


其次,在已经遵守各种基本防护要求的前提下,请从理性层面意识到: 担心自己被感染,很可能只是由于当前的氛围而引发的过度紧张。


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举措来缓解焦虑。


例如: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必要的防护,让自己保持稳定的日常作息,适当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等等。


在此基础上,如果实在感到恐慌,可以适量减少对疫情新闻的关注,看一些有趣的书籍或影视作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来自:潘清老师&武志红老师(微博)


★Q2:忍不住刷信息,甚至重复看谣言


网上有些视频、传闻、截图等,感觉很假,的确也被辟谣了,但是人总是忍不住想去看,是怎么回事?


咨询师回复:


这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是我们针对眼前的威胁而产生的心身反应。


通常有三个阶段: 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忍不住想看各种信息,属于 警觉期 的反应:


提高警惕,对危险过于在意,过分紧张,对危险信息敏感,内心焦虑恐惧,所以才会一次次去刷各种快速传播但不一定准确的信息。


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告诉自己: 这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反应。


除此之外,多从权威可靠的媒体了解信息,增加确定感,心中有数就不会人云亦云。


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消耗掉体内动员起来的化学物质,从身体上放松舒缓。


来自:高杰老师




内疚




★Q3: 不能和医生老公共同面对


老公是医生,我带孩子去父母家和老公隔离了。惦记老公的饮食健康想回家,又怕回去后孩子增加被传染的风险。但想到特殊时期不能和老公共同面对,又有些内疚,怎么办?


咨询师回复: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的丈夫以及您全家对此次疫情的付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不难看出,您和您的丈夫的感情非常好,这真让人羡慕。


您知道吗,在危机事件中, 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对在高度焦虑和恐惧中的人具有非常大的治疗意义 ,这是在心理和生理指标上都验证过的。


那么,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这位医生丈夫就越是需要妻子的支持。


你的这份内疚和煎熬,并不是坏事,它会转化成力量,给予到丈夫。


例如在电话上表达更多的爱意、支持、甚至表达对无法在一起的遗憾。 这对在前线丈夫来说,也是一份强大的动力。


来自:张琳老师


★Q4:由于拒绝家人来聚会,我现在很内疚。


原本今年姑姑一家会来我们家过年,但是因为他们家三人都普通感冒,我坚决说服父母跟他们取消聚会。


我觉得自己是在做对的事,但姑姑一家不是很开心,我很内疚,毕竟我们家这边人本来就很少,感染机会不大,是我做错了吗?


咨询师回复:


你好!看到你的问题,就好像看到了一个真诚可爱的你出现在我眼前。


我感受到你内心的矛盾。当得知姑姑一家不太开心时,你觉得自己的想法、决定和行为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使得你内心没有得到一个 “被确认” 的感觉,所以有自我怀疑和内疚感、担心影响了亲情和家庭关系。


这些内心冲突也是很正常的。


我想跟你说的是,在目前的疫情下想要保护自己和家人是没有错的,更何况防疫工作坚决要不得侥幸心理,感染的机会少并不代表没有感染的机会,对吗?


所以,你没有做错事情。


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像我理解你一样好好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然后谅解自己吧!


至于姑姑那边,期待的家庭团聚没能实现,心中有遗憾和挫折感,一时有些情绪也很自然, 但是你不需要把姑姑的情绪视为自己的责任。


不管是你的内疚还是姑姑的不开心,大家的情绪都需要得以抒发和表达,大家各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就好了。


我相信千山万水都隔不断的亲情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受损,等你们各自平复一下情绪,你能给自己一个确认感的时候,可以和姑姑联系一下,表达自己的担心和歉意,等疫情解除了大家有大把机会相聚的,当然,前提还是目前我们都要保护好自己!祝好!


来自:高丽老师




无力




★Q5:长辈不肯戴口罩


家地处非湖北地区的三线城市,让长辈戴口罩,长辈总是说:没事!


我好担心,一次次地劝说无果让我好心累,老师能解答下面对长辈这种心理应该怎么应对么?


咨询师回复:


你好!你的担忧是非常合理的。


此次疫情确实很危险,大家能做好基础防护既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但确实存在一部分人对疫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会出现‘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情形。


一般来说,这类人在生活态度上存在 侥幸心理 ,认为“我不会那么点背,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在某些事情上确实能降低焦虑,但在疫情这个严肃的问题上,确实隐含着太大风险。


如果您多次的口头劝说无效,可以多尝试几种其他的方法,比如,分享一些专家的建议视频给长辈看、温柔坚持的提醒或亲手为长辈带上防护口罩等。


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看看我们最近推出的这篇文章: 如何有效地劝父母戴口罩? (←点击即可阅读),做到自我负责,也能一定程度上给你降低焦虑,也促进他人的自我负责哦。


来自:李德鲜老师


★Q6:神经紧张,做噩梦


前几天网上有个谣言视频,虽然知道了是假的,是故意在制造惶恐情绪,但脑海里总是浮现视频的画面(病人横七竖八躺地上),让我神经好紧张,甚至做噩梦,我该怎么忘记这个视频的内容?


咨询师回复:


我们人类的信息大概有95%都是靠视觉收集的,一般情况下视觉也更敏感,信息储存更持久,对情感反应的影响也更强烈。


所以我们容易反复回想、反复产生情绪,甚至睡梦中也在重复,的确挺痛苦的。


这里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1. 不再有意回忆那些带有强烈刺激性质的画面,一旦有闪回,请尽量忽视那些画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