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我们是一线教师,我们都热爱数学。本公众号旨在传播数学文化,科普数学知识。你可以走近数学名师,追寻牛娃成长之路,还有烧脑趣题,数学教学经典案例分享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去世921年,苏东坡依旧是全国豁达之极的男人!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上市4小时破十万!这部跨界巨著真做到了独一无二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这玩意,我在高铁上被问了一路! ·  4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对日本基础教育的深思 - 惰者集:数感与数学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 公众号  · 数学  · 2018-01-21 09:00

正文

关于小平邦彦(Kunihiko Kodaira)



1915—1997,日本数学家,生前被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和德国哥廷根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任教授,在调和积分理论、代数几何学和复解析几何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获菲尔兹奖 | 图自 mathsoc.jp

1954年获菲尔兹奖,1957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1984年获沃尔夫奖。著有《微积分入门》《复分析》《复流形理论》《几何世界的邀请》等。



长此以往,日本将陷入危险之境

最近,日本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直线下降,目不忍睹。 这里的学习能力指的不是知识量,而是自主思考的能力。 日本资源匮乏,日本的经济取决于日本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力。长此以往,日本的将来会很危险。


为什么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断下降?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上补习班,学习特别刻苦。那么,学习能力水平不断下降是不是意味着在做无用功?纵观日本的初等、中等教育, 我怀疑造成学习能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许多知识的教学时间段偏早。


每门课程应该都有一个适当的教学年龄——适龄期。 现在初等、中等教育的许多课程都忽视适龄期,争先恐后地开始教授知识。例如自然科学、社会课等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学。因为过早开始讲解庞大的知识量,所以理论课程沦为背诵的对象,学生忙着背诵课上学到的知识,结果 牺牲了自主思考的时间。我认为这是学习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有些能力如果小时候没有掌握,长大以后无论如何都无法学会。另外,还有一些能力长大以后也能轻松掌握。小时候没有掌握读写能力的话,长大以后就学不会,不过例如煎蛋等技能,长大以后还能掌握。在小时候未能掌握长大就学不会的科目、日常生活必需的知识都属于小学应当开设的基础课程,基础课程首先包括语文,其次是算术。


在我小时候——大概 60 年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周学时为 10 小时,二年级到四年级增至 12 小时。除了思想品德、音乐、体育以外,一、二年级只有语文和算术,美术从三年级开始,自然科学从四年级开始,相当于社会课的历史和地理从五年级开始上课。上述课时分配表明,当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首先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讲解属于基础课程的语文和算术,等到了适龄期再慢慢讲授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我并不是在强调以前的教育方法优于现在的教育方法,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教育方针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化,即留出充裕的时间学习基础课程,等到了适龄期再慢慢学习其他课程。只是现在日本的初等、中等教育缺乏统一管理所有课程的基本方针。


如果教学对象尚未达到适龄期,那么该课程的知识对他来说会很无趣,最终还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例如现在小学一年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课,你们看一下教材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周要学习2小时的社会课,就算像以前一样从五年级开始每周学习4小时,只需要两周时间就能学完现在一年级阶段的所有知识。我无法理解,明明到了适龄期就能轻松掌握的知识,为什么非要吃力地从一年级开始学。现在的义务教育到初中为止,因此小学和初中采用连贯式教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社会课并不晚,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到五年级以后,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所以学习效率绝对高于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自然科学也是一样。


语文和算术属于基础课程,如果小学没有打好基础,初中以后就很难掌握,因此无法想象从五年级开始学习语文和算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认真学习。 所以基础课程跟社会课、自然科学完全性质不同。 停止从一年级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课,假设从五年级开始学习的话,自然科学、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基础课程教学得到加强,孩子们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有些课程明明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效果更佳,如果强行从一年级开始学的话,最终只会耽误基础课程的教学。这让我们觉得对不起孩子们。


对于初等、中等教育的整体教学也是一样,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重新修改教学方针,首先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学习基础课程,等他们到了适龄期再慢慢学习其他课程,而不是过早地开设各类课程。此外,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专门在学校讲解,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限定在那些必要的课程上。因此当务之急必须从全局出发,确立一个统一管理所有课程的基本方针。如果——希望没有——课程之间存在类似权力斗争的现象,因此无法确立基本方针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将会持续下降,日本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将不敌其他国家,经济将会停滞不前,日本的繁荣也将走向终点。

上文节选自《惰者集:数感与数学》, 已获图灵许可,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特此表示感谢!

《惰者集:数感与数学

者: 小平邦彦

译者者 尤斌斌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新知

出版年:2017年12月

点击 [阅读原文] 跳转

有赞商城可购买此书


理解数学需要具备一种纯粹的感觉,即“数感”。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得主小平邦彦先生的思想随笔文集,书中收录了小平邦彦先生对数学、数学教育的深思、感悟文章,记述了数学家对“数学”“数感”的独到理解,文笔幽默,深入浅出。同时,书中还辑录了小平邦彦先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时期,与赫尔曼•外尔等数学大家交流的趣闻轶事,对深入理解数学、数学教育具有深刻启示。


数学笔记

数学印象

一位数学家的妄想

数学的奇妙

发明心理学与平面几何

学术交流——围绕数学世界

科学、技术与人类进步


长此以往,日本将陷入危险之境

忘却原则的初等、中等教育——为什么、为了谁如此着急 061

对“新数学”运动的批判

什么扭曲了数学教育

令人费解的日本数学教育


忆往昔

回顾与……

愈发难懂的数学

回忆普林斯顿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赫尔曼•外尔老师

关于沃尔夫奖

数学是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