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微报
作为联盟单位新媒体常态内容产品交流共享平台,帮助拓宽联盟单位内容产品传统聚到和辐射面,促进联盟成员的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旅之声  ·  欢欢喜喜过大年|全国各地花式闹元宵 ·  7 小时前  
网言网事V  ·  凌晨通报:闭园整改! ·  昨天  
遂宁新闻网  ·  超过瘾!元宵去遂宁这些地方玩就对了🤗 ·  2 天前  
澳门特区发布  ·  压轴!贺岁烟花元宵节上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微报

挑食|把南通的“年味”吃进胃里

旅游微报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2-08 09:24

正文

▼February7, 2018


转眼

春运大军已经启程

车站里的人们行色匆匆

疲惫的脸上带着隐隐的期盼

因为农历新年已经越来越近了



那些关于过年的“味道”

从踏入南通的那一刻就浮现于唇齿间

那些朴实的心意,那些熟悉的“年味”

出门在外的你,想念吗?




腊肉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一开始,只是为了更好地保存那些容易腐败的鲜肉

而后来,腊肉变成了一种情怀

天寒盼归人

也许你的家里早已经准备好腊肉

等着外出的你回来

每到“天寒地冻”的农历十二月

南通人总爱挑几块好肉,或肥或瘦

亲手腌一腌、柴火熏制

然后挑个好天气耐心晾晒


未见其肉,先嗅其味

每每到寒冬腊月

空气中总是飘着咸咸的肉香

老式的屋檐下晒着满满当当的腊肉

仿佛在祝福新的一年富足美满


除了腊肉,腊肠同属关于过年的“腊味家族”

它也是一样不可或缺的年货

往往被搬上“年夜饭”

腊肠的美味大家都不陌生

里面有肉的香味,油的滑润

还有酒的微醺

不论是蒸熟后切片直接吃,当做辅料炒菜吃

还是剁成小块熬粥喝

都别有一番风味


而灌腊肠的过程也是一份温情和等待

从大市场上挑选食材,到腊肠腌制、晾晒等

再到最后的食用

每一步都倾注了美好的愿望

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种情感称为“家”




无糕不成年

每到过年的时节

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年糕

做年糕、吃年糕也成了南通人的过年习俗之一

虽然现在已经是“大机器的时代”

也许是来自儿时的记忆

总觉得“手作”年糕更有人情味


将糯米细细地磨成粉

将“粉末”和水,太干太湿都不行

只有恰到好处的水分才能做出“好年糕”

把磨好的粉一笼一笼地蒸过

再将熟透的“米粉”放入石臼

接下来就是“打年糕”了

捶打年糕和翻动年糕相互配合

才能收获软糯而不失嚼劲的年糕




做年糕的时候

浓浓的米香久久不能消散

刚出锅热腾腾的年糕就是种“致命的诱惑”

香甜的味道和记忆重合

这也许就是过年的味道吧




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出匣宁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

这首诗中里说的就是豆腐

在南通,过年少不了豆腐

这是“异乡人”无法感受的深情


之前红透全球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豆腐推崇备至

称之为“转化的灵感”

并赞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照片上的盐卤豆腐已有40年的传承

有人说它是南通豆腐的代表作之一

豆腐的做饭也极其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