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储能电站主要围绕电池构建通信及控
制系统,通常由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
PCS
、储能能量管理系统
EMS
、配电单元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如图
1
所示。电池系统包含电池单元、电池管理系统
BMS
、汇流柜及高压箱。
消防系统包含
预警系统、灭火系统、通信系统及排气通风系统
。
-
预警系统
主要为储能系统的
环境监控传感器,能够感应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早期的特征参数,并进行复合判断,转换为不同等级的火情信号上传。
-
灭火系统
主要有灭火执行装置和显控平台,其主要负责在检测并定位火情后,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喷放灭火药剂,并根据灭火情况进行后续点喷操作。
-
显控平台
负责实时数据显
示及控制功能。通信功能如中继模块、
CAN-
光纤
转化模块和各类线束。
-
排气通风系统
包括空调及风扇,主要通过接受联动控制信号实现储能预制舱体内烟雾排出功能。
2023
年
7
月
1
日,《电化学
储能电站安全规程》(
GB/T42288
—
2022
)正式实
施,指出了“尽早探测、精准灭火”的大方向,
在预警和灭火对象上建议下沉至
Pack
级。
消防预警系统传感器的选型
多依据火灾情况下的产气和产热特性。常见的传
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包含
CO
、
CO2
、
H2
、
H2S
、
SO2
及
VOC
气体等)、温度传感器
及光纤传感器,通常以电池簇为单位布置在储能预制舱内顶。检测对象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消防
检测精度,降低误报率。文献
[48]
主要使用
CO
浓度、温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浓度作为火灾预警的特征参
量,结合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逻辑理论构建出多维评价指标下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
灭火系统主要由灭火剂和喷嘴管道组合而成。
主管道通常使用消防无缝钢管,支管道通常使用阻燃软管,实现快插连接。管道末端喷嘴使用支架固定,支架需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配置防晃支架,喷嘴应能够保证灭火剂均匀喷洒。
【免责声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能源时代"公众号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7日内联系"新能源时代"公众号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