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47
篇原创文章
阅读全文,
仅耗983KB
写这篇文章,我是有点担心的。
一是大部分朋友伙伴同学都由PPT而关注我,虽然我也陆续分享职场成长,相对PPT的文章阅读量也还行,多则几千,少也掉不到哪去,但总觉得好像写多了,离PPT远了,大家就不看了。
但思来想去,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得写。
也有两个原因。
一是
,关注我的有很多是大学生,也有很多是职场新人,这些分享今天看了,某一天万一万一万一遇见,懂得如何验证,也有可能是一个惊醒,比如我得再考虑考虑或者这他妈就是骗子。
二是
,后台太多人称呼我为陈老师,龙哥。未曾谋面,但大家如此尊重我,我就越发感觉不分享不行,有一种怕大家吃亏的心态,权衡再三,我准备写这篇文章。
因为被骗,令人痛心。
我家也有亲戚的小孩,曾经被骗去做过传销。
有些事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懂一些甄别意识和能力,对这个世界,心怀善意,保持戒备,谨慎前行。
1.
先考察,再决定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毕业,也会面临找工作这个人生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而同样我们都会有急于找到工作的心态。
刚毕业一面是经济上的拮据和压力,另一方面也更加想要证明自己,让父母放心,往往会对于一份工作机会更加渴求,这都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正常心态。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求职获得。现场面试是一场招聘中介公司组织的招聘会上,面试人简单的面谈后表示面试通过,需要参加二轮。
给了我一个非常偏僻的路线,要求第二天上午来参加二轮面试,这个地点在一个人流量非常稀少的工业区内,那时还属于深圳关外,总之就是相当偏僻。
为了验证这份公司的实力,我特意花了整个下午时间去考察。
一路上转了四次公交车,再坐5元钱的摩的,到了一个工业区内。问询了工业园的保安,到了公司前台。前台彬彬有礼,问我找谁,是否有预约,再要求我登记,那时单纯的我就直接说我是明天来参加二轮面试的求职者,先来看看。
没想到的是,前台通知了人力资源部,居然有人来接待并带着我参观了一圈公司,边走边讲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产品。结果皆大欢喜,我找到了好工作,企业负责招聘的同事也认为当初我很用心和真诚。
比起李文星,我是幸运的。
当我们准备去一家公司面试或上班前,务必先考察再决定。
1)首先用互联网考察企业是否规范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考察验证一家企业的规模,成立年限,企业是否违规变得简单方便,各个城市都有一个类似“信用网”的网站。
深圳信用网所囊括的企业信息,可能比一个初级HR介绍给你听的,还要更加详细,这都可以是我们了解考察一家企业的手段。
2)还可以使用这类工具,了解企业更多信息
除了信用网,还有诸如 “企查查”、“企业查询宝”这类网站平台或应用,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家企业是否正规注册,企业规模、成立日期、股东情况、公司地址、是否有过劳动纠纷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论坛、社区上的信息。
知乎上总是会出现“如何评价XXX公司”或“在XXX公司上班是怎样的体验”,假如面试的企业有一定知名度,这也可以使我们获知企业信息通道的一部分。
3)试着提前一天实地考察
去企业实地办公环境看看,看看周边的交通线路,熟悉下公交路线,就算真的要上班也能有个准备,不至于有陌生感。
4)实地考察,看这两个维度
一家企业是否正规其实可以透过员工的精神面貌、企业环境了解。
曾经,我自己被猎头找到,推荐到一家公司。猎头对这家公司的描述天花乱坠,甚是美好。第二天我就直接去了这家公司,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观察这家公司的员工状态,中午在写字楼下用餐时,刻意向这家公司员工去了解公司的整体文化、氛围、待遇。
最后洞察真相,选择了放弃。
每一家企业招聘方都会谈及企业的未来前景。除了薪水外,我们需要自我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相吻合。
一家公司的好坏和对它的评价,只有在里面工作的同事才最有发言权,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问问已经在公司内工作的老同事,这个问需要技巧。如果是以求职者的状态问,很少有人会告诉你更多信息。
2.
真假招聘,要分清
就算我们查到了公司正规注册。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负责招聘的是个人或者是假冒企业名义招聘。
我们还需要识别这一次招聘,是否是真的是正规公司所为。
验证方式其实也并不复杂。
1)注册投递简历选择正规人才招聘平台。
我所在的企业和身边朋友所在的企业,属于传统实体企业,目前用的招聘平台大致为三类。一是智联招聘;二是前程无忧;三是中国人才热线。
除此之外,互联网人才招聘平台用到比较多的是这三类。一是拉勾网;二是猎聘网;三是内推网。
应该还有一些招聘平台,如果你知道也可以在留言区分享给大家。
这是我了解,身边大部分企业所用的招聘平台,我们应该多用这类平台去投递或者注册简历,小平台或者非主流平台,少用甚至不用。
2)投简历前多电话沟通
身边从事HR工作的朋友不少,很少看到用微信或者QQ去面试一个人,专业的HR也很少会用这种低效率的方式去与求职者面谈。
正规企业的面试,都是先电话初步沟通了解,而后约到企业面对面沟通。一些特定岗位需要远程面试,也多不会采用微信、QQ的方式来完成面试。
通过电话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方是否使用座机,座机号码是否与公司号码段吻合,面试时HR是否专业,其实都可以判断了解。
3)看官网,看企业邮箱,看面试地点,看人
一次面试,有很多信息和载体可以让我们了解这家企业。
但凡是知名或者颇具规模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官网,或者企业邮箱,这也是求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一个信息点。
也有可能我们会遇到一些初创企业,没有官网或者企业邮箱,而这是我们要观察面试地点和人。就算初创企业面试也会有自己的办公室,就是没有也会约在人流量比较多且规范的地点,比如咖啡馆,西餐厅。面试地点
也绝不会是郊区,一定会考虑到求职者的便捷性。
再有就是面试人,一场正常的面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轻松达成,会谈及和了解的方向有很多,比如你的专业能力,个人情况,工作经历。
越是大企业或者正规的企业,都希望招聘到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面试流程也会越复杂。
3.
职场没有捷径,需要脚踏实地
职场高薪、光鲜白领、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属于个人专属的卡座或办公室,台上摆放着自己的另一半或家庭合照,吹着空调干练的处理手上的事务,交通便捷,企业知名,有着令人羡慕的薪酬福利,公司有下午茶,健身房,甚至还有一位处处都辅助自己的好领导。
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会在毕业找工作时去设想。
然而,初入职场,我们会面对的可能是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也可能会面对积压如山不得不熬夜加班的工作任务。工作台面上只有堆满一层一层要完成的报告,数据文件,总是做着非常非常急的PPT,夏天热,冬天冷的办公室总是令人很不舒服。
每天挤着公交或地铁,去一个外人看起来不错但自己想急于摆脱的公司,做着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迎合着一些不想要迎合的领导同事。
其实,这就是我们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或者前两年我们需要抗过来的经历,职场没有捷径,你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绩和光鲜的外表,只有自己经历才会体会职场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