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哦,就是给指数设个价格中枢,比如大盘指数3300点为中枢,中枢线下面每跌30点就买个一成仓位,涨到了3300以上就每涨30点就卖出一成仓位。跌得越多买的越多,不考虑止损,不赚钱绝对不卖出。画个图来解释就是这样:
当然,在这里的话中枢点位、每次下跌的点数、每次买的仓位,你都可以自己调整。网格交易是和趋势交易相对立的一种交易模式,它的好处就是特别适合于上有顶下有底、区间震荡的熊市行情,每次赚的少,但累计赚的多,而且符合人性的特点,就是被套了之后继续加仓。
当然了,网格交易也不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下面几个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遇到大涨可能踏空,大跌可能套牢
可能卖完了之后指数继续上涨,这时候就只能干瞪眼;买入的话已经满仓了但指数还在继续下跌,没有剩余的子弹可用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基本面的估值判断了。
先说如何防止踏空,踏空基本是遇到大牛市的时候才会发生,而看我A股历史上的历次大牛市,除了06到07年那一次是实体经济如日中天登峰造极,基本面的极度乐观把大盘推向了6124之外。其他的剩余的牛市都是在央行降息降准,大规模地释放流动性促成的牛市。尤其是2015年那一场牛市,堪称彻头彻尾的注水Niu。而未来的话,远的不谈,两年内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缩表,国内宏观资金面也很难宽松,所以全面的牛市短期内可以不用期待了。
再说如何防止套牢,这时候估值的意义就更重要了。抄底都怕抄底抄在半山腰,怎么确定现在已经接近底部了呢?这里可以看一看我分享的最新的每周估值表(最近的可以参考这里:2017年12月第4周A股估值数据),我的建议是估值历史分位低于40%的时候才开始网格。因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熊市占了80%的时间,40%的话基本就是熊市的价格中枢对应的位置。如果更谨慎的可以把开始网格的估值历史分位设得更低。
2、指数的价格中枢也在缓慢提升
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上市公司每年的总体盈利也超过上一年。长期下来指数的价格中枢应该是缓慢提升的。虽然上证指数十几年还没突破2007年的高度,但很多指数,比如中证消费、中证医药等等,都在当年的高点的基础上翻了几倍了。
所以长期用网格的话,价格中枢也应该适当提升,比如今年用3300点作为价格中枢,明年就用3400点等等。
这里面我更喜欢的是采用估值中枢来做判断,就是翻到估值表(最近的可以参考这里:2017年12月第4周A股估值数据)。以其中的估值历史分位一栏为依据做网格,举个栗子,选中证医药指数作为网格对象,现在的估值历史分位是36%,那么跌倒35%的时候开始买入一成仓位,然后跌倒30%再买一成,再跌再买,依次类推。。。
不少网友问了,就周末爬起来写了一篇,觉得不错帮忙转发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