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原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创刊于2013年,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整理中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打造国内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2 ... ·  昨天  
地刊速览  ·  Nat ... ·  4 天前  
地刊速览  ·  Na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原文化研究

北大专家建议为黄河申遗 在郑州建国家级文明馆

中原文化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8-11 08:34

正文

武汉有长江文明馆,郑州建个黄河文明馆可好?大运河申遗成功,黄河是否也该申遗?昨天上午,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家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上,在郑州建国家级的黄河文明馆,为黄河申遗等,成了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会上,专家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河南商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高云 实习生 陈媛媛 记者 邓万里 实习生 罗晨晏/

武汉有长江文明馆,郑州建个黄河文明馆可好?大运河申遗成功,黄河是否也该申遗?昨天上午,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家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上,在郑州建国家级的黄河文明馆,为黄河申遗等,成了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倡议】

在郑州

建国家级黄河文明馆

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牛玉国说,黄河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遗憾的是在我国还没有一座能够全面收藏、展示、研究、宣传大河流域文明的国家级博物馆。这与黄河的重要地位极不匹配。“现有的黄河博物馆是主要展示治河史的小型博物馆。沿黄很多省()申请建黄河文明馆,比如,山东东营建起了黄河文化馆。我们认为黄河文化的根在河南,倡议在郑州建设国家级的黄河文明馆。”他表示,黄河对河南历史发展影响深远,中国八大历史古都中,河南占其四,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之都。

谈及建设这座文明馆的意义,他说,这不仅是落实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举措,还在引领城市文化建设方向上具有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牢固树立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河南、郑州的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撑。他认为,黄河文明馆可以选址在花园口黄河大堤上,功能定位是一个集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提升民众文化素养,以及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验、文化产业集聚于一体的黄河文化主题苑区。

【建议】

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为黄河申遗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教授李伯谦建议,应当建立黄河文明的综合博物馆。

他列举了五方面原因:一是黄河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最中间。二是全国70%以上的生态环境类型,在黄河流域都能找到。像高山、丘陵、滩涂等。三是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夏商周等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四是黄河流域涵盖了多个民族,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民族活化石。五是黄河在抵御外国侵略,形成中华民族精神上起到很大作用。像《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期间,对于中华民族的革命性、坚韧性、不屈不挠精神的形成发挥很大作用。他认为,黄河文化馆应该全面展示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建议,黄河文明馆可以和大河村博物馆等现有资源整合,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大运河申遗成功,黄河也应该申遗。”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柴宝亭建议。他说,央视7套正在拍一个片子叫《黄河命脉》,世界记忆也是遗产,黄河是一条文化路线,也是记忆遗产。


来源:河南商报



欢迎订阅《中原文化研究》杂志

学术文章投稿:[email protected]

关注公众号:zywhyj或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