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发布图书馆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城江悠然网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3 天前  
金城江悠然网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3 天前  
游戏研究社  ·  能玩一辈子的格斗游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师阅经典 | 《野草》(领读人:章梦萍)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05-17 14:27

正文



岁月洗礼赋予经典图书历久弥坚的典范意义。在经典图书中,我们跨越时空与智者的思想交流,沐浴人类文明闪耀的光芒。


“师阅经典”栏目旨在激励同学们通过阅读经典图书启智增慧,提升阅读素养。博览万卷经笥,耕读古今典范。让我们跟随“师阅经典”领读人一起阅读经典图书,共同倡导BNU校园经典图书阅读风尚。


本期推荐·经典图书

《野草》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 I210.4 8-3

馆藏地:主馆七层


本期领读人

姓名: 章梦萍

院系: 人工智能学院2023级本科生

简介: 一个鲁迅的小迷妹,一个摆脱冷气向上走的青年。

阅读主张: 书籍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我们可以借此与先贤对话。


生于野地,我要盈满世间

01

书籍简介

图源:《野草》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


《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友与仇、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激烈斗争又在斗争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02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20世纪20年代初期,作者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当时心境很颓唐,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于是《野草》诞生了。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03

经典篇目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图源:《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图源: 《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图源: 《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图源: 《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04

篇章赏析

鲁迅先生在此篇中运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将当时久为奴隶的群众的愚昧与麻木,甘为奴隶的特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只说不做,虚伪表示同情的统治者帮凶被奉为“聪明人”,而真正为群众争取应有权利的革命者被人看作“傻子”,“傻子”就算一心为群众干实事,却仍被群众背叛,读来令人咋舌。奴才是受苦者的形象,但这个受苦者是不反抗、不觉悟的,有奴性,卑微而谨慎。奴才有苦,自己还是能感受到的。但他不会反抗压迫他的人,甚至不会在压迫者面前稍微抱怨几声。他只求有人来共情一下,私下发泄一点,就满足了。安慰奴才,共情奴才,却从不告诉他如何真正摆脱这样的境地,这是聪明人干的事。可想而知,聪明人必不是受苦最深的阶级。他们好歹也能在压迫人的制度中,分到一点利益,使他们乐得维持这个制度。而傻子呢,虽然在鲁迅笔下,被称为傻子,但这其实也是在隐喻。所隐喻的,是那些革命者。他们正直勇敢,敢于用实际行动,反抗不合理的制度。而不是一听到慰安的话,就可放弃抵抗。然而奴才(被压迫者中奴性深重、不知反抗者)、聪明人(在坏的制度下过得还不算太坏、甚至还有点好的人)看起来:这样的人最傻,最坏。


鲁迅先生对国民了解之透彻,讽刺之辛辣,穿越了百年时空,仍然可以令我们每个人惊叹,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也提醒着我们该成为怎样的人。除了国情寓意,鲁迅先生的细节刻画也入木三分。向主人告发后“恭敬而得胜”的样子,使人不仅想起了那个惯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一针见血。鲁迅看见国民的苦难,锐笔挥毫写下一段段试图叫醒国民的文字,《野草》便是这一主张的艺术化体现。


05

阅读方法

由于《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诗中多有奇特的意像,阅读时可能略显晦涩,不明白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自己去了解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推测意象的指代事物,再在阅读中体会是否合理。实在不明白可以上网搜索相关解释,体会意象运用的精妙。哲理性的语句又充满了简洁的美,体会《野草》中这种美也是阅读时的重要方向。


06

阅读感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