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烟台公安
警务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烟台公安

“突然听不见了!”已有多人中招!注意

烟台公安  · 公众号  ·  · 2025-03-03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耳朵突然听不见了!”

什么情况?

连续熬夜

耳朵突然听不清了

近日
浙江宁波的16岁高中生小陈
因临近考试
每天熬夜复习,睡眠严重不足
一天早晨
她突然发现右耳听力下降
“我当时吓坏了,怕自己再也听不见了。”
在医院接受综合治疗后
听力已完全恢复
图片

患者在医院检查(图源/鄞州二院)

临床治疗发现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

有上升、年轻化的趋势

哪些情况会造成突发性耳聋?

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听力杀手”?

今天(3月3日)

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

正确爱耳护耳,一起行动起来

↓↓↓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

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

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常见诱因有以下几种:
过度疲劳
心理压力过大及精神刺激
饮食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图片

为什么突发性耳聋“年轻化”了?

专家表示
过去绝大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
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而近年来
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且患者年轻化趋势显著
中青年患者占比高达50%以上
熬夜、压力大、用耳过度
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


识别身体的“静音”警报


  • 突发听力下降,这可能是首发症状;

  • 出现一侧或双侧耳鸣;

  • 耳闷胀感,类似乘飞机时的耳压失衡,捏鼻鼓气无法缓解;

  • 眩晕或头晕,伴随恶心呕吐的天旋地转,持续数小时。


图片


“突聋”了咋治?
不要错过这个黄金时间


突发性耳聋属于急症
虽然临床中观察到
部分患者有一定自愈倾向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
一般来说
突发性耳聋最佳治疗时间
为发病后72小时内
两周内仍有恢复可能。
若延误治疗,
可能导致永久性
听力损伤或顽固性耳鸣

图片


治愈后也可能复发


值得强调的是,首次治愈并不意味着致病因素已被消除,突发性耳聋是可能复发的,且复发患者的症状往往较初次更为严重,治疗难度及恢复时间都会有所增加。


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作息、饮食规律、营养均衡、加强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风险。


保护我们的听力

你“踩雷”了吗?


过度使用耳机


专家表示,长期戴耳机会引发外耳道炎,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下,若耳机音量过高,对内耳道造成的损伤也会加大。由于内耳毛细胞不可再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不论哪种耳机(大耳机、入耳式、骨传导耳机), 使用时都遵循“三个60”的原则: 音量不超过60%;聆听时间不超过60分钟;周围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时,不建议佩戴耳机。
图片

掏耳朵过勤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有保护和杀菌的作用。上耳道的皮肤有纹理血管,经常掏耳朵会导致皮肤血管增生,使其通透性下降,容易患病。


擤鼻涕方法不当

擤鼻涕时,切忌两个鼻孔一起用力,这样做会导致压力过大,鼻腔分泌物可能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容易引起中耳炎。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用大拇指轻轻压住一侧鼻孔,用力向外呼气,这时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然后再进行交换。

提醒大家

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

注意用耳习惯和作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熬夜

合理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若出现突发性听力下降

抓住黄金72小时及时就医


来源 | 新华社 国家应急广播 荔枝新闻 中国青年报 央视一套

编辑 | 迟安娜

校对 | 苏瑞刚
审核 | 刘   丹

◉ 永久禁,8人全部获刑局部大暴雨+9级大风!烟台开启“守护”模式 ◉    
图片
 陷阱!别信!    急捡到立

碰一下钱就没了?支付宝紧急回应!
@烟台人:你眼中的“十大交通陋习”有哪些
有奖征集!来晒你与她的「独家记忆」!
@鲁F鲁Y车主注意,一个动作能救命!
见到这种粉色“热水瓶”,马上报警!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