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承诺“赶紧钻探”的同一天,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实现“亿度千秒”稳定运行,巩固了中国在无限能源竞赛中的地位。中国是太阳能、风能和商用核能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如果华盛顿把赌注押在化石燃料上,忽视未来的能源技术,那么任何短期经济收益都将失去意义。美国将输掉全球影响力竞争。
特朗普已经签署命令,废除拜登的海上钻井禁令,暂停审批新的海上风电海域租赁申请,冻结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资金,废除电动汽车发展目标。他还让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的关注重点是开发美国巨大的化石燃料储量,并重振面临中国电动汽车竞争的美国汽车业。
上述政策或许可以取得中短期效果,刺激美国经济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将严重威胁美国的竞争力。
随着美国退出清洁能源竞赛,中国目前在风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恐怕将迅速扩大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令中国成为那些致力于绿色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盟友唯一能想到的合作伙伴。
▲2024年9月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海姆市举办的北美最大清洁能源展会RE+上,参观者在中国企业科陆电子展区咨询。(新华社)
如果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北京将强化其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凭借其影响力,成功制定技术标准并主导全球气候治理。
欧盟已在寻求获得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技术转让,这凸显出中国日益增长的领先优势。
考虑到在这些领域的供应链中,中国公司会占据原料开采的主导地位,垄断矿产加工,占有零部件制造和组装的最大份额,并主导全球航运。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能源安全恐怕将依附于北京,从而锁定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影响力。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北京在过去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新兴领域,有计划地占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目前,中国一边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优势,一边着手确立在核聚变领域的领先地位。
核聚变是为数不多能够一举改变全球秩序和全球经济的新兴技术之一。生产近乎无限能源的能力将带来巨大的先发优势。相比之下,美国越来越依赖与日本和欧洲盟友的合作,但长远来看,日本和欧洲都不具备与中国竞争的资源和能力。
假如美国忽视可再生能源与核能而青睐石油天然气,那么中国即使不掌握核聚变技术,也将长期主导全球能源技术,同时高效、可持续地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提供能源,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如果考虑到中国控制关键供应链和主导全球制造的能力,你就会更认同我的看法。
美国必须采取行动,否则中国目前的竞争力和美国的“短期主义”思想会很快转化为中国的永久性领导地位和美国的衰落。(编译/刘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