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场变身拳击场,比赛还能这么任性?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冰球比赛能赛出罗马斗兽场的风范。队员脚踩冰刀,速度惊人,再加上球杆傍身,所以冲撞频繁,对抗激烈,分分钟血洒当场。与篮球、橄榄球相比,队员们隔着厚厚的防护装备,还主要用杆子打交道,没了顶着比力气的发泄方式,暴脾气一上来,那就拼命似的直接干架!
中国冰球小将暴打韩国对手
而球迷也把打架看作比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专为看打架而来。为了增加比赛的刺激程度和观赏性,裁判开始默认打架为“较激烈的身体对抗”。不过这种“潜规则”只适用于一些职业联赛和商业比赛中,正规赛事还得老老实实。
为了防止自家王牌在打架中受伤,也避免他们打架后罚蹲5分钟“小黑屋”,损害团队利益,球队在70年代开始雇佣专职“打手”。他们以“打击对手,保护队友”为宗旨,既担任“保镖”,又时刻准备挑衅对方核心成员,满足战术需要。
而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三条新规让冰球打架步入文明时代。只能一对一单挑,板凳席上的球员不能参与,挑事儿的还要在“小黑屋”里多待上两分钟,打架次数大幅度减少,场面一度失控的群殴事件也很少发生。只会打架的“大块头”也在规则的不断修正下没了市场,有技术又能闹事儿的“复合型人才”成了团宠。
虽然“适度打架”是冰球文化,但要是用道具、下黑手同样要被禁赛和罚款。规则之下咱无话可说,但使出套圈挡道、全程黑哨之类的手段,就算赢了也没人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