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慢室
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宁聚  ·  情况通报 ·  7 小时前  
宁聚  ·  情况通报 ·  7 小时前  
江西宣传  ·  候鸟“集结”待北迁!2万多只天鹅惊艳亮相! ·  8 小时前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17 小时前  
卢泓言  ·  不动声色的贿赂人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慢室

AVB信托基础信息整理|MFREITs

无慢室  · 公众号  ·  · 2024-05-20 15:11

正文

本文来源于近期对AVB信托基础信息的整理,写一遍,加深印象。

AvalonBay Communities(AVB)【1】由两家公司合并而来。Avalon Property于1993年分拆上市,并于1998年与Bay Apartment合并,更名为今天的AvalonBay。后于2007年加入SP500指数,于2013年与EQR一起做了巨型收购并拆分了Archstone公司。
目前,AVB公司市值280亿美元。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管理8.8万间Multifamily公寓,全部分布在东西海岸的核心城市,是美国另外一家专注于Coastal的大型蓝筹REIT。
1. 资产分布
截至2023年年末,AVB绝大多数的NOI都来自于六个区域,三个西海岸(北加州、南加州、西雅图)贡献了43%,三个东海岸(新英格兰,纽约/新泽西,中大西洋区)贡献了49%,两边加一起就是92%的NOI,是个非常典型的Coastal分布的公寓运营商,并且东西海岸分布均匀(不像ESS那样都是加州)。
浅蓝色的新进入市场,以德州和弗罗里达为主要目的地,sunbelt的领域,不过分布太少,无足轻重。
2. 资产特征
(1)经营特点
截止到2023年年末,一共管理8.8万间公寓,其中稳定运营的Same-Store(SS)口径有7.5万间公寓,规模非常大,略超过EQR(23年底8万间总数,SS口径7.6万间)。并且从平均租金来看,两家公司都专注于Coastal的发达市场,因此也租金更贵,两者平均租金都是大概3000美元一个月,这7-8万间公寓,每一年也都贡献19-20亿的NOI规模。
AVB的发展方式,如果从数据上看,是挺“正常”的。公寓总数量从20年前的4万多间增长到现在的8万多间,SS口径数量增长CAGR是4.8%,价格增长CAGR是3.2%,就是这么一年一年涨价,增长了20多年。
但是,如果仔细看发展方式,就能体现AVB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开发业务”。上图中公寓总数和SS口径总数,在过去20年之间总有个不小的Gap,总有源源不断的公寓通过开发增加到稳定期运营的公寓当中,这是个不断开发补充的过程,因此形成资产规模的内生增长。
与其他的公寓REITs相比较,AVB的开发规模占比很大(别人也有),除了2013年跟EQR一起,从雷曼兄弟手里90亿美元并购并瓜分了巨大的公寓资产包Archstone之外,AVB就没有其他大型收购了,其规模增长主要靠自己拿地开发。
自己开发的好处,一方面在于成本可控,能得到更好的NOI Yield,显著高于市场Cap rate,另一方面可以使资产的成新率也更高,因此开发能力成为AVB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在AVB的Investor Day介绍材料中,有一页非常重要的体现,如下:
在过去十年期间,AVB一共开发了100亿美元的公寓项目,这个数字比所有其他公寓REITs的开发规模加起来还要多。不仅如此,AVB不仅开发的规模惊人,并且开发效果也非常好,加权平均开发Yield是6.5%,高于同市场可比Cap rate2%,但是这还不够,在开发稳定期后(AVB的标准是完工后1年或者95%入住率孰先达成),通过“将本增效”能够进一步把NOI Yield从6.5%提升到7.1%……
这就意味着,从个别项目的经济效益看,相当于AVB开发一栋公寓,完工满租后(入住率常年96%以上)能收到1个亿NOI,同样的一个亿NOI的公寓,如果并购要花22.2亿美元才能买到,由于是自己开发,只花了15.4亿,因此开发完成,就可以转手卖了赚6.8亿(理论上,实际没有卖),然后再后续经营中,又通过降本增效,把这座公寓的NOI进一步从1个亿增加到1.1个亿……如果在6%-7%的NOI Yield,每年再涨价3%,基本上盖个公寓出租10年之内肯定就回本了,再加上一点点保守的杠杆,回本周期就只会更快……然后这样的行为,在过去10年期间,累计开发了100亿美元……比所有peers加起来还多。
因此,开发能力(土地储备)是AVB区别于别人的一个重要特点,不过其他公寓RETIs的开发Yield基本也在6%以上,AVB并没有胜在收益更高,但是胜在了开发规模显著的更大。
(2)租客特征
AVB没有太详细披露租客的组成和画像,不过从针对的区域Coastal,和3000美金左右的月平均租金,其客户组成相比于EQR也差不太多,大体思路一致,就是在房价最高的区域盖公寓,租给平均收入更高的人,如下:
如果按照披露的13.3万平均家庭收入计算,对应3000元的月租金,大概租金占收入成本27%左右,略高于其他几家,但是也是个很健康的数字。
(3)资本配置
AVB的资本配置结果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从购买与出售的资本循环来看,仍旧维持REITs最理想的”Cap Rate中性”资本循环策略,即以相同的估值,买入和出售不同的资产,但是买入的资产楼龄更新,出售的资产楼龄更高。比如过去六年间,买入和出售的都是4%-4.5%的Cap rate价格,但是卖出了20年以上楼龄的资产,买入了6年楼龄的资产。
另一方面,AVB也披露历史上的出售记录,很详尽,以2023年年度披露为例:
过去十年期间内,卖出的资产都是持有10年以上的,出售价格大概都是4开头的Cap rate,无论是财务口径,还是“现金口径”(不考虑折旧),从没有亏过钱,杠杆以前的IRR都是两位数……不用多说了。
特别的,公司在Investor Day资料里也披露了近几年来的资本配置结果,很有意思:
公司在2020年股价大跌的时候,在150美元左右开始回购股票,又在2022年股价高点的250美元附近增发股票,储备资本;并且,在2021年疫情后大放水零利率的环境下,公司扩大了负债规模,储备资本,又在2023年利率急剧回升的情况下,偿还负债降低净债务水平,且净债务规模一直保守;与此同时,资产的腾挪没有停过,持续的卖出旧资产,同时利用不断优化的资金来源,持续投入新项目开发,而新项目的开发能力和结果,上文已述。
AVB近些年的腾挪能力和资本配置的选择决策,几乎无可挑剔。不过,回看历史,也不是100%完全都合理,比如在07/08年期间,公司也大规模的发行股票,然后在同一年内又大规模回购……不过瑕不掩瑜。
3. 经营业绩
从1993年算起,上市以来的三十年期间,AVB投资者总的年化回报率11.2%,其中股息增长率4.8%。如果看最近二十年来的数据,大体如下:
收入与NOI增长大概7.3%,杠杆前现金流增长7%,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Invested Capital增长率小于基础业绩增长率,其中股份数量增长3.5%,净负债增长5.6%,股份稀释克制。由于负债利率持续低于NOI Yield,因而杠杆后现金流增长8.5%。如果看披露口径,每股FFO增长率为5.2%(有3.5%的增发稀释)。
上述的收入利润信息与公寓数量对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折发生在2012/2013前后,这是由于收购Archstone所致,其余大多数都是内生业绩增长。
在发展的同时,如果看过去20年的各种Margin水平,AVB也很稳定,稳中有升:
在过去20年期间内,从NOI Margin,Unlevered FCF,Levered FCF三个角度,AVB的数字大概是70%,65%+,45%+,与同样市场的EQR相比,都是很优秀的水平,甚至AVB在杠杆后的利润率水平(47%),还比EQR(45%)略高出一点。
如果仔细看成本分项占收入的比例,总部管理费用大概2.8%-3%,物业费用大概4.5%-4.7%,维持性资本支出大概5.2%-5.5%,三项合计大概占据12%-13%,也跟EQR差不多,都非常优秀。
整体来看,大概就是100块钱租金进来,日常经营成本和房产税花30块,维护性资本支出(如换地毯等)花5块多,物业费花4块多,总部管理费用花不到3块,能剩下56块杠杆前自由现金流。再进一步支付利息花10块,最后剩下46块,FFO分配率大概三分之二,分给股东现金股息30块,最后剩下16块继续滚动开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上述都是租赁主业。除此之外,不同于其他业务公司,AVB还有个投资业务,叫做Developer Funding与Structured Investment,基本就是以夹层投资的形式,给开发商放贷款,大概能取得10%-15%的IRR回报率。
对于这类业务,不同公司看法不一样,比如EQR就不干,并且各种业绩会也明说,意思就是有钱我就自己投项目了,不给别人放贷款,而AVB的这个业务,不可否认也带来了稳定的回报。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靠近EQR,重资产的REIT持有运营就是主业,有钱没地方花,不如分了算了,股东如果觉得放贷款好,自己去投资APO好了,不需要REITs来放贷款。不过好在,整体规模与主业相比很小,也不亏钱。
4. 杠杆情况
最近7年,杠杆率很低,净负债与EBITDA的比例维持在4倍左右,同时负债的平均到期期限很长,均在8年以上;此外,AVB的负债成本很低,控制在3.6%以内。以2023年年末数据为例,总负债80亿美元,其中95%都是固定利率,净负债与EBITDA比例为4.2倍,利息保障倍数是7.7倍,平均到期期限还有7.7年,同时存量负债的加权平均成本只有3.5%。
不仅如此,AVB还披露了一个融资成本同行比较,在过去十年内AVB的融资成本比peers低个0.2%,能一直低于平均,这挺厉害的,而且这些peers包括五家:ESS,MAA,CPT,EQR,UDR,都是全美国的绩优蓝筹公寓REITs。虽然这个差异不大,但是考虑到大家整体的融资成本都不高,仍旧能低个0.2%也是难得。
5. 管理层
目前的管理团队都是职业经理人,CEO兼董事长是Ben Schall【2】,他在2021年1月加入担任President,在2022年1月担任CEO。在加入AVB之前,Ben是Seritage REIT的CEO,这是一家专门做零售和商业综合体的REIT(2020疫情期间,Mohnish还抄底买过,目前Guy Spier还持有),在此之前他是另外一家零售REIT Rouse Property的COO,再之前,他是纽约Vornado REIT的SVP。可以看到,在之前的职业生涯中,他并没有参与公寓类别,但是在美国传统商业地产REITs市场,可谓经验丰富。
根据刚披露的Proxy【3】内容,这哥们2023年的整体薪酬950万美元,组成结构大概30%是现金,剩下70%是股票(大概20%是当年发,剩下50%左右是长期股票激励,分年度给),基本属于同行差不多的水平,其他管理层如CFO,CIO,COO等,大概都是400-500万美元,组成结构大概40%是现金,60%是股票。
整体管理层薪酬结构考核标准很全面,有经营层面,也有负债控制,鉴于整体管理费用只占总收入的不到3%,因此也没啥可抱怨的。(又让我想起太古地产,百分之十几的SG&A成本)
从持股结构看,第一大股东依旧是指数基金,先锋基金占比16%,BlackRock占比11%,所有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管理层加一块19个人,合计占比0.48%,insider ownership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6. 压力测试
(1)2022Q1-2023Q4
911的冲击对于AVB还是挺严重的,比EQR要严重一些,20年前的EQR还没有形成目前Coastal集中的格局,但是AVB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定位市场,因此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不过从绝对数量来看,也就是年度收入下降6%左右,期间的入住率大概94%,没有太大变动。这个入住率是AVB历史上最低的时期了,其他的绝大多数情况都在96%左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