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信海光微天下
微信最值得收藏的公众号之一,一个专栏作家、资深记者、互联网玩家、旅行者与书虫的公众号,在这里,分享我的见与识,原创为主,吐槽真相,兼以我之阅历底蕴推荐、点评真正好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使调研  ·  1月7日 天哥算法推演 ·  4 天前  
天使调研  ·  1月7日 天哥算法推演 ·  4 天前  
火星投资  ·  马斯克Grok3大模型来袭!国内 AI ... ·  5 天前  
火星投资  ·  马斯克Grok3大模型来袭!国内 AI ... ·  5 天前  
CEO品牌观察  ·  韩国品牌在中国做的门店,有什么不同? ·  5 天前  
CEO品牌观察  ·  韩国品牌在中国做的门店,有什么不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信海光微天下

从网红脸大热,看“互联网+医疗”的真正需求从哪里找

信海光微天下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5-17 22:08

正文

 有了互联网,在中国变美这件事情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更像一个有效的上升通道,在一些女孩子来说,相比上好学校或找一家好公司,这可能是更好的对于人生的一笔投资。


网红脸大热,火了拍照手机,助OPPO VIVO雄起,火了美图软件,把美图送上港股,火了化妆术火了PS术......同时也使医美和减肥成为消费医疗领域最好的两个互联网创业方向。


网红经济的连锁反应:催化医美消费

 

近两年中国互联网领域有两大风口有目共睹,其一是直播热,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千播大战。但映客最近卖身宣亚国际,也反映了直播大战走到了瓶颈。


其二是网红经济,2016年网红经济(包括网络红人带来的电子商务消费、虚拟礼物以及赞助等)总计达人民币528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而这两件事的崛起一大影响就是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社会对整容的传统观念,产生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医疗整形需求的大增、消费医疗市场的爆发,以及消费医疗app业务需求的大增,医美O2O平台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想想这种结果其实也不意外,网红经济使整容的认可度正从偏负面向偏中性转移,在以前,变美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外界认可,但由于有了互联网,在中国变美这件事情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更像一个有效的上升通道,在一些女孩子来说,相比上更好的学校或找一家更好的公司,这可能是更好的对于人生的一笔投资。


医美社区解决消费疑惑


直播中网红们的成功像励志故事一般对年轻人起到示范作用,“网红脸”的出现也激发了年轻人的整容美容需求,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她们自然不会轻信传统的医美机构,而频出的负面新闻又使年轻消费者对搜索引擎中的结果充满怀疑,在这个时候,那些天生具有社交基因的医美App则趁机补位。


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未来医疗整形app对传统市场的影响甚至会远远大于其他垂直O2O平台对行业所做的贡献,原因也很简单,餐饮O2O所能解决的主要只是价格与评价问题,而传统的医疗美容行业在人们印象中是乱象频发,水太深,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的先进性在该行业所能发挥的潜力更大,比如打掉行业暴利,解决信息不对称,患者维权等。

 

“互联网+医疗”的真正需求从哪里找?

 

与消费医疗app勃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魏则西事件而受重挫的医疗搜索广告领域。今年2月份,百度刚刚裁撤其医疗事业部,百度医生也遭关停。两者一兴一衰,如果加以对比的话,其实有很多深层次原因值得总结。

 


搜索医疗广告与消费医疗app虽然面对的都是消费者就医需求,但两者是本质区别的,而这种区别之大可以用“代际差”加以形容。


严格来说搜索医疗广告在广度上是涵盖整形整容等消费医疗的,但却又是最初级的需求,它为患者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信息线索而已,其他一概不管,这也是导致线上医疗广告问题频发的核心原因,我提供给你一个入口,至于你进去以后能否获得正确的帮助,就看你的运气了,良莠不分,这对患者的能力与判断力是一个巨大考验,而患者一般又都有“病急乱投医”的致命弱点,再加上医疗市场本身就非常混乱,这才使得连魏则西这样的名校大学生都落入毂中。魏则西事件的发生,不能怪百度太无能,而是搜索医疗广告这种产品太初级,而医疗市场又太混乱。

 

那么搜索公司能够提升产品功能解决问题吗?至少目前可能性不大,因为“治病”归根结底还属于严肃医疗,目前阶段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还很难承受严肃医疗之重,它太专业,连带责任也大,当然商机也大,在整个移动医疗市场,大部分产品都把精力集中在严肃医疗领域,一个难关一个难关的攻克,从挂号一直到就医问诊,我们期待凭借移动互联网的先进性有朝一日能够在中国破解这些难题。


移动互联网在严肃医疗领域并非没有用户痛点,相反这种痛点简直太痛了,但问题是背景太深,太难以依赖产品自身解决,更关键的是盈利模式难以构建。比如挂号难问题,实践证明是可以通过网上挂号加以缓解的,很多产品致力于此,但它们却无法从中获利,加价挂号在政策上并不被允许。

 

还有线上看病问题。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线上问诊更接近于实际场景,但至少在近期却绝对无法替代面医,只能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对于严肃医疗领域而言,盈利模式建立的难点在于平台很难通过医和药两大块去直接创造利润。它们只能另辟蹊径,比如做赴美看病的医疗中介,比如在用户群体中卖医疗保险等。


但在整容美容这类消费医疗领域,这些难题就都不再难题。从严肃医疗走到消费医疗之后,医、药都可以成为赢利点。


构建高频、高安全度且闭环的商业模式


医疗整形App或消费医疗App的创业者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定位之初就绕过了这些难题。


患疑难杂症上网搜索信息当然是需求,但却不是正常消费,救死扶伤无法成为纯商业行为,不能完全应用市场规律进行指导,但消费医疗的需求却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规律化模式化的。


此处凸显差异化定位的重要性。在通过定位绕过移动医疗创业的一些关键难题之后,剩下的就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专注于产品和用户体验了。这应该算时下大热的“互联网+医疗”正确路径选择之一种。


在医美整形APP中,以更美APP为例,至少有两大很明显的用户痛点它是抓住了,其一是解决移动医疗的社交属性难题,讳疾忌医是人性通病,人有病了都不想对外界尤其是陌生人说,这导致移动医疗产品的分享性很差。


但医美领域却是个特例,病治好了没有自己才知道,但整的漂不漂亮、效果好不好没法自己完全评判,需要有同好者或者同路人帮忙分析,所以更美主攻移动社区,建立社区论坛,激发求美者互相分享、交流和评价;同时也通过产品设置,解决在传统医美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实际上,对很多移动互联网产品而言,有了社交就有了一切。在垂直社区,用户可以自由上传自己的真实照片,寻求整形医生的建议,也可以为医生打分,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整形经历。求美者们很难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上面或者熟人圈子里分享整形体验,但他们愿意在垂直社区里分享这些相对隐私的整形日记。



这种做法,能让医生和患者能最大限度的绕开中介,利用碎片化时间直接交流;通过社区论坛让求美者互相倾诉、鼓励、分享、评价,迫使行业数据透明化,促使行业更加开放,让用户有依可寻,为决策提供数据化参考。


更关键的是可以解决内容驱动消费问题。与一般的医疗消费需求相比,医美消费有三大特点:


一是需求可创造,每个人都可能被激发出更美的需求,变美和吃饭、睡觉一样,是每个人一辈子都会不停去思考地问题;


二是需求具备频次性,病看好了就不会再去,但变美却是持续的,会上瘾的。这也决定了医美App的商业模式和高转化率,在聚拢用户之后,平台可以对接医院与需求方,做一些安全系数较高、容易标准化项目的付费预约,比如瘦脸针、激光脱毛等。用户在线上支付全额费用预约,线下消费确认后,将费用转给医院。当然,基于医美的消费金融也将是一大拓展方向;


三是当用户决定是否整形时,大部分最关心的问题即是安全,而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整形市场逐渐转为网络贩卖假冒整形用药,医生无证即上岗的“重灾区”。当需求量上升,平台的出现一方面会严选入驻医院及医生,另一方面,在案例分享、医生点评中也增加了用户的消费感受,通过这些用户原创内容,消费者能判断并寻找到优质的医院和医生;医生通过用户原创内容吸引客流,相比以前的广告渠道更低价,同时也会更关注自己的手术质量。当三种需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更美APP闭环的商业模式自然就形成了。


按专家的预计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美市场,人们对整容手术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但医美App的发展实际上不能把未来寄托在行业整体水涨船高之上,因为一个行业越是受大众瞩目,它招来的对手也就会越多,从这个角度讲,医美O2O的未来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去解决一些行业的那些长期痼疾,比如手术项目风险模糊、医疗安全缺乏第三方介入等,只有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医美App才会真正成长为行业中坚。


更美模式只是开了一个好头,不要急于去琢磨怎么赚钱,把产品做得“更美”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