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饶文渊
来源 ∣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
准确的说,2017年暑期档只有两个票房奇迹:一个是斥资2亿,票房超52亿的重工业电影《战狼2》;另一部则是靠众筹完成的小成本纪录影片《二十二》。
在最大收益者电影《战狼2》的主要投资、宣发方中,几乎没有见到目前国内“第一梯队”的五家民营电影公司: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万达电影、乐视影业的身影。
当然,极小份额的参与跟投,我们没有包括在内。在暑期档错过头部内容的背后,不是“五大”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五大”拥有了太多的市场经验,反而陷入了一种自我束缚。
不过市值动辄2、300亿的这五大民营电影公司,对于很多中小体量的影视公司而言难以企及或超越。
毕竟对于这五大民营电影公司而言,除了有重量的资本原始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公司与人才资源进行了深度捆绑,例如华谊垄断了其旗下诸多艺人和导演冯小刚,博纳几乎包揽了港片的资源,乐视捆绑了张艺谋和郭敬明,光线垄断了青春片和动画影片等,市面上所有类型的影片几乎让五大公司瓜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重工业电影以及新的类型电影快速成长,电影产业在今年却出现了1:10的以小博大的局面。
暑期档,五大影视公司全部缺席《战狼2》的情况下,中小公司则借势进行了一番野蛮生长,这值得五大影视公司的大佬们总结反思。
毕竟“第一梯队”就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然而现在迅速崛起的“后起之秀”却成了顶梁柱,这也给五大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持续下去,中国电影“五大”的格局或将迎来洗牌。
光线两度错失爆款
博纳“无缘”《战狼2》罪魁祸首是“经验之谈”
国内电影市场上,至少到目前为止,每一个票房黑马几乎都没有任何大获全胜的前兆,而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往往票房与口碑双双扑街,实力上演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今年暑期档这样的例子很多。
2015年,电影《泰囧》一举扭转了光线多年亏损的局面,当时徐峥执导的《泰囧》遇到资金的问题,是光线大胆押注,帮了徐峥,也帮了自己。可惜,历史没有重演。
此前,曾一度位列动画影片《大圣归来》投资方名单之中的光线影业,种种原因中途选择了退出。
而当《大圣归来》以9.57亿票房创下了国产动漫电影票房纪录时,光线却选择猛吃“后悔药”。
在2015年7月14日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与电影《大圣归来》的核心团队成员田晓鹏等共同设立霍尔果斯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持股占比20%。
不过,两年过去了,这个团队还没有拿出任何电影作品。
同样遗憾的是,光线本来有望再次参与并一同见证《战狼2》所带来的国产影片新纪录,但是前期投资了《战狼2》的光线却在中途再次选择了退出,后来选择了在同档期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进行8亿的保底发行。
曾是2016年国产影片票房冠军《美人鱼》的主要投资方和主要发行方的光线曾经见证了《美人鱼》辉煌,然而时隔一年半,这样的辉煌被擦肩而过的《战狼2》打破。
对于主旋律题材有深厚感情的博纳影业,在今年暑期档推出的三部影片都无一例外的是该类型影片,且票房成绩都相对理想:
战争历史片《明月几时有》有6292万票房,献礼片《建军大业》截止目前票房有3.86亿,动作片《杀破狼·贪狼》上映8天票房3.8亿。
尽管博纳影业跟投了《战狼2》,万达影视也参与到了该片的跟投+辅助发行中,但是影片主要发行方依旧是该片主要保底方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联。
以此来看,博纳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错失”了《战狼2》,毕竟跟投与主投的票房利润分成还有很大区别。替博纳感到可惜。
同样没能与《战狼2》“牵手”的三大影视公司,今年暑期档的表现各有不同,总体而言就是缺少爆款,票房疲软。
命运多舛的乐视影业今年暑期推出的三部影片均未过亿:蔡康永的电影处女作《“吃吃”的爱》,影片仅有2749.5万的票房,这部成本2.5亿台币(约1140万新元)的电影,须卖出约5亿台币才能回本。
另外两部是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前者被口口相传的好评论将票房提升到9993万,后者因为撞档《战狼2》,票房表现就没这么好运了,仅有317.1万。
从影片数量和票房来看,今年暑期档并不是华谊兄弟重点发力的时间,只有一部票房为1.01亿的喜剧片《绝世高手》。
对于华谊而言,重头内容大多集中在春节档(《西游伏妖篇》16.56亿)和下半年,例如冯小刚导演,定档于9月30日上映的《芳华》;段奕宏,余男主演,将于10月27日上映的《引爆者》。
另外,今年暑期档万达影业的表现相对中规中矩。
尽管有《神奇女侠》《京城81号Ⅱ》《父子雄兵》《心理罪》四部类型不同,体量各异的影片上映,但仅有《神奇女侠》这部进口片的票房达到6.1亿,剩下三部票房均在1-2亿左右徘徊。
据悉,光线在2016年发行了10部电影,这十部影片加起来的总票房达57亿多,市场份额超过18%;但是今年,这10部影片的票房总和加起来几乎等同于《战狼2》的票房。
去年,乐视以全年总票房39.5亿的成绩名列第二,第三名是博纳影业,有32.1亿,万达影视和华谊兄弟以18.4亿,17.89亿的全年总票房分列第四名、第五名。
如果这五家今年成为《战狼2》主投团队一员,仅暑期档的票房成绩应该就能占到公司年度票房成绩的五成以上,其行业地位甚至会“一时无两”。
其实,无缘《战狼2》并非这五大影视公司缺金少银,也不是经验不足,相反,正是公司的大佬们都输给了经验之谈,甚至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在有了成功经验后,难免会有“求稳”的心态,于是就想复制效仿,不想冒险也不想做大胆的尝试,殊不知,这个瞬息万变的电影市场,是为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尝试的人所准备的。
中国电影未来之路
重工业+主旋律or多类型影片融合
暑期档,五大影视公司全部缺席《战狼2》的情况下,中等规模的新公司则借势进行了一番野蛮生长,这值得五大影视公司的大佬们总结反思。
毕竟“第一梯队”就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然而现在迅速崛起的“后起之秀”却成了顶梁柱,这也给五大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
电影市场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不存在常胜将军,电影也并不是靠大数据就能准确判断票房结局。
任何一个票房黑马,基本在一开始都并不被市场所看好,《泰囧》如此,无数个公司错过了它;《大圣归来》如此;《战狼2》更是如此;甚至《二十二》一度也沦为无公司问津的地步。
而《战狼2》的票房节节走高;《二十二》成为小成本影片的票房黑马,种种迹象也给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也带来了启示:下一步新的电影市场应该是“重工业+主旋律”的组合,毕竟电影也要符合大环境趋势和观众消费心理。
“囧”系列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影片符合观众消费心理的重要性。依靠《人在囧途》《泰囧》两部“囧”字号影片成长起来的“囧”系列电影为后续《港囧》奠定了稳定的观众基础,除了《人在囧途》外,后面两部票房均过10亿。
可以说,“囧”系列电影票房大获全胜的背后,是中国观众渴望通过喜剧来缓解工作压力的诉求。
而在银幕上“长盛不衰”的青春片,也是因为其制作体量小,而观众又追求新鲜,试图从青春影片中找寻自己缺失的青春时光,才使得它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也是《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青春片能获得好票房的原因所在。
不过,青春片所带来的新鲜感只是一时的,新鲜感过后,票房依然会疲软。
换言之,青春片永远会卖座但是不会很高,这也是为何近几年《谁的青春不迷茫》《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校园青春片票房体量只能停留在1-2亿左右,无法继续突破的缘由。
尽管有人评价《战狼2》的剧情多处不合理,但是电影的基调符合现在大国崛起的国情,同时加之国人爱国热情的高涨,所以票房能一路飙升,居高不下。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未来的方向不是跟好莱坞一样,发展科幻大片,毕竟国情和国民观影心理不同,中国的科幻基础太差。
但是跟科幻片一样的是,重工业绝对是未来市场的方向。只是中国电影未来方向绝对是像《战狼2》这样“重工业+主旋律”的影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主旋律并不是只有爱国情怀,还包括对中国历史问题,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
当然,“重工业+主旋律”的路数也并非绝对,毕竟像《战狼2》这样“重工业+主旋律”的影片在今年暑期档能大获全胜一方面因为主旋律电影要完成政治任务,另一面是因为国人爱国热情的高涨。
而当这两者都逐渐“淡化”时,还需要探索“多种类型融合”的影片以及寻求转型才能获得更多出路和生机,比如万达的《心理罪》,就是一次“悬疑+动作”的大胆尝试。
得头部内容得天下,但得工匠精神者才能得头部内容,这是对创作者的要求,也是对出品发行方的要求。
虽然未来中国电影的重点是重工业头部内容,但是依然需要公司有足够的胆识去押这些头部内容,而不是死守固有的经验,放掉了更多名利双收的机会。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