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顶
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
正脊
.
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
鸱吻
(鸱尾、龙吻).
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排列着一系列脊饰,最外面是若干个小动物称为
蹲兽
,最后面龙头状的,称为
垂兽
。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
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
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
单檐和重檐
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
卷棚式
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
十字歇山顶
。
1、庑殿顶
庑殿顶
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
四条垂脊
,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
四角
各有一条
短垂脊
,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
皇帝和孔子的殿堂
可以使用。
▲图为重檐庑殿顶宫殿建筑
2、歇山顶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
五品以上官吏
的住宅正堂才能用歇山式顶(单檐)。
▲图为单檐歇山(蓬莱院后院三清殿)
3、悬山顶
悬山顶
五脊二坡
,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
挑山
。
▲图为悬山顶 (趵突泉公园西北围墙边)
4、硬山顶
硬山顶 五脊二坡,
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
,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
檩头全部封住
(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
最晚
,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
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
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
▲图为硬山(广智院的一座建筑)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
5、攒尖顶
攒尖顶 用于
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
,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
宝顶。角式攒尖顶
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
圆攒尖顶
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
无垂脊
。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图为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
6、录顶
录顶
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排水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
圈脊
。
▲上面是
平顶
,往下有
斜坡和屋檐
7、卷棚顶
卷棚顶
屋面双坡,屋顶最上方
没有
突出的正脊。从梁架结构看,梁架最上方
没有正中的脊檩
,而是在上方
两侧并列两个脊檩
,上加
弧形罗锅椽
,使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
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
。此种建筑,
园林中居多
;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图为前面为卷棚式硬山
▲图为卷棚式歇山
▲图为悬山式卷棚顶
8、十字歇山式屋顶
▲图为歇山式的变种——十字歇山式(临汾东岳庙元代戏台)
9、三川脊式屋顶
硬山式变种——
三川脊式硬山
正脊
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
▲图为三川脊式歇山
二、结构框架
中国古代建筑的承重部分为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梁、柱、檩、椽、枋等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各承重部分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如果以横向的
屋脊作为x轴
,以房屋进深方向为y轴,以垂直的立柱方向为z轴的话,z轴方向的圆木为柱;
y轴方向的圆木或方木为梁
,梁由下至上层层重叠,逐渐缩短,
最下方的长梁落在柱头上或通过斗拱落在柱头上
,上下的每层梁之间由
短柱
支撑形成梁架;
x轴方向的圆木为檩
,最上方为
脊檩
;沿屋顶向下,在相邻两个梁架之间的每根梁端架檩;在檩架形成的斜面上,在檩上排
列椽
,形成屋顶的两个坡面的骨架。在骨架上加置望板,覆以瓦,就形成了屋顶。
图为结构框架示意图:
三、斗栱
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
斗
,弓形短木叫
拱
, 斜置长木叫
昂
,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
(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
、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已逐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
。
1、斗栱营造流程:
(1)、
(
2
)、
(3)、
(4)、
2、斗栱名词解释:
踩
: 1、说斗栱几踩,这个“几”是奇数的。 2、斗栱向内、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栱为中心向内或向外每加出
一排栱
,就叫一踩.
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上2、在屋间额枋之上3、在屋角柱头之上,这三种各有专名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斗栱在结构上有四种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
平行的叫做栱
。形式与拱相同,而
方向与拱成直角的叫做翘
。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
昂
。
四、墙与柱
墙与柱 构成房屋建筑立面的组成部分,
房屋建筑一般三面围墙,正面为木质楹柱与门窗,左右墙面称为山墙。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
“开间”
,或称
“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每两根立柱之间为一间;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迎面为十二根立柱,开间为十一间,曲阜孔庙大成殿,迎面为十根石质龙柱,为九开间。
五、台基
台基
一称
基座
。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大致有四种。
1. 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
小式建筑
。
2. 较高级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