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主题为“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出席峰会,在“数字经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并参加金融之舟闽江夜话,与众多政商学界嘉宾同席分享了他对数字经济的观点。
数字化企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此,陈生强表示,
发展数字经济,关键是要实现实体企业与新技术的融合。一方面实体企业需要自身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科技公司企业服务助力。
每一次技术升级以及基于新技术的企业服务升级都会驱动一波经济增长。
陈生强认为,信息化、SaaS化、移动化、AI化这四化合一的数字化企业服务能够助力实体企业不断释放新的动能。数字化企业服务,是基于企业经营的四个维度进行数字化,即场景数字化、用户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运营和管理数字化。数字化企业服务是B2B2C的模式,可以通过服务实体企业进而服务他们的客户,它既是效率优化工具,又是收入增长工具。
“目前,
中国经济处在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时间点,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和AI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再加上实体企业思考方式的转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中国的数字科技公司在这种条件下,完全有机会引领全球企业服务的未来。
”
陈生强认为,
数字科技公司与实体企业应真正弄懂“融合”的精髓所在,建立起数字化的思考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迭代。“从数字中来,到实体中去,这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B2B2C的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企业服务
在一次次动能迭代中,中国科技力量正在不断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处在新一轮变革的十字路口,京东金融也在迭代自身发展模式。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发展到2.0阶段。
在1.0阶段,京东金融致力于风险定价,将数字资产化,开发出数字化的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助力制造业、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企业的升级,并帮助小微企业、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以及三农客户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服务。
到了2.0阶段,京东金融的新定位是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用B2B2C的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的企业服务。“一是助力金融机构将数字资产化,二是助力金融机构将资产数字化
,从资产端、资金端两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以资产端的零售信贷业务举例。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业务,如何做好却一直是中小银行的难题。京东金融利用自身的数字化科技优势,从两方面助力金融机构解决问题:
一是帮助金融机构用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接触全新客群,二是在全新客群和存量客群中识别出优质客户,降低欺诈和信用风险。
“金融是第三产业,未来,我们还可以利用在金融服务上积累数字化能力,再去服务制造业、农业,直至将整个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陈生强说。
城市计算助力数字福建更上一层楼
在本届峰会的闽江夜话上,京东金融支持的“金融之舟”汇聚了政商学界的十余位嘉宾,泛舟共话“科技如何赋能金融”。陈生强表示,
科技与金融更准确的关系应该是融合,共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除了讨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身在榕城的与会嘉宾还一起探讨了福建省数字建设的话题。陈生强表示,京东金融一贯秉持开放心态,
愿意将现有的技术优势、数据优势,以及服务金融机构的丰富经验贡献出来,应用于“数字福建”的建设之中。
本身就是福建人的陈生强说,十几年前曾在福州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此次重回福州,观察到现在福州市民的生活正在变得更加便捷,不用带公交卡,刷手机就能乘公交车;不用带身份证,用手机就能在图书馆办证借书,数字中国峰会的嘉宾也都是人脸识别入场。在科技力量的帮助下,城市正在变得更加智慧。
今年初,京东金融成立了城市计算事业部,目的正是要把服务金融机构的成熟的B2B2C商业模式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解决城市里的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商业和公共安全等问题。
陈生强表示,
京东金融作为科技公司,有能力也有意愿携手福建省和福州市共同建设数字经济,打造智慧城市,助力数字福建更上一层楼。
【附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数字经济”论坛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我是京东金融的陈生强。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
中国数字经济的理解
,以及基于
数字的科技公司与实体企业如何“顺势而为”,共同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并引领全球企业服务的未来。
数字经济是党和国家定下的重要发展战略。前几天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关键是要实现实体企业与新技术的融合。
而要实现这个融合,实体企业一方面需要自身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科技公司提供企业服务助力。从过往来看,以技术为底层的企业服务公司能够帮助实体企业不断释放新的动能。
从全球来看,科技公司的企业服务的发展已经有近50年时间,但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一是信息化。
1970年开始,PC出现并在企业经营中大规模应用。到90年代,以ERP的出现为节点,企业信息化开始规模化应用,企业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SaaS化。
2000年开始,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基于云架构的SaaS服务成为新的市场动力。
三是移动化。
2013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开始普及,用户实时在线,科技企业开始用时时刻刻与人连接的数据来服务随时在线的人,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企业服务的新趋势。
四是AI化。
2016年之后, AI的成熟,使得客户精准洞察、市场需求预测、精准营销、柔性制造等成为可能,AI企业服务开始崭露头角,而且很快就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从信息化、SaaS化,移动化,再到AI化,每一次技术升级以及基于新技术的企业服务升级都会驱动一波经济增长。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上述四个模式同步发展的阶段,即信息化、SaaS化、移动化和AI化的四化合一。这四化合一,构成了数字化企业服务。
我们理解的数字化企业服务,实际上是基于企业经营的四个维度,对场景、用户,产品,运营和管理进行全面数字化。
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数字化,科技公司可以将分群、分层后的目标客户群带到实体企业面前,并预测用户的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传递到企业的采购、生产、资金管理等环节。也就是说,
数字化企业服务是B2B2C的模式,可以通过服务实体企业进而服务他们的客户,它既是效率优化工具,又是收入增长工具。
从时间节点来看
,中国当下正在经历从粗放型的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需要数字化企业服务助力数字经济真正渗透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各个支柱产业中去。
从技术条件来看
,中国催生新兴数字化企业服务的技术土壤也已经成熟。
首先,移动互联网应用全球领先。
基于移动支付衍生出的各种商业模式,超过7亿的全球最接纳移动互联的成熟用户,用户的数字化和场景的数字化初具成效,使得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具备做线上线下融合基础的一个国家。
其次,AI技术的应用全球领先。
在零售、金融、物流等诸多行业,中国科技公司利用AI技术从服务C端逐步转向服务B端转换,连通消费端与生产端,使得产品的数字化和运营管理的数字化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