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是美好乡村的“守护者”、脱贫建设的“领路人”。
他们扎根基层,架起村民、政府、企业等多方沟通的桥梁。
2019年5月20日起,乐居财经联合碧桂园推出“凤凰涅槃‘1+x’计划”,奔赴9省14县,对话“中国老村长”,挖掘一线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年。
本期【中国老村长】河北省新河县邾坊村曹建华。
出品人丨贺寅宇
总策划丨陈海保
统筹丨王川 潘宇凌 王敬宾
撰文丨林振兴
摄影摄像丨莫少衡
编辑丨赵星雯
滹沱河两岸,芦苇荡迎风招展。溯流往南,一个山垴型似一摞盘子,东侧的冲击滩平展肥沃,依山傍水。这里,便是人杰地灵的平山县邾坊村。
在邾坊村,逢人便会提起村里的一位女村长。
有说她雷厉风行的,有说她面和心善的,也有说她敢拼敢干的。
利落的短发,黝黑的肤色,不喜欢佩戴饰品,常年穿一双30元左右的黑色老布鞋,第一次见到曹建华,就留给人深刻的印象。
一旦和曹建华聊起天来,很明显感觉到她和村里的其他女人不太一样。
她有着“政治家”的味道,心直口快,带着一身正气的爽辣劲。
竞选女村长
“一个女人想给村里干点事很难,但只要是看不惯的事,我就会去说去做。
敢和一群大老爷们竞选,这是我做过的最骄傲的事。
”提起竞选村长的经历,年过五十的曹建华双眼发亮,这种眼神中的光彩,只有经历过田间地头的风霜才能打磨出来。
1965年出生的曹建华,和大多数中国农村女人一样,村里生,村里长,18岁从港南村嫁到邾坊村,转眼间半辈子就过去了。
曹建华能干,甚至开得了拖拉机,但村里女人当“家”,却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村长由村里统一选举产生,这一制度自1986年开始实行,至今已经33年,而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女村长从来都是凤毛麟角。
2018年,又是一年村委换届选举。
曹建华做出了她最勇敢的决定——竞选邾坊村村长。
她说,没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网,有一颗为民办事的心,就足够。
几天之间,曹建华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舆论焦点。
一个外地嫁过来的媳妇要竞选村长,这个消息就像平地一声雷,村里的老百姓炸开了锅。
“一个想干点实事的人总是非议多,一个想干点实事的女人非议会更多。
”对这些,曹建华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但她往日里的一举一动,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曹建华曾六天六夜帮助近百户村民浇灌白菜地,“早上开始浇地,开了机子就不停,一直到浇完为止,累了就留在地里,躺下就睡着了。
”村民回忆道。
手里拿着精心准备好的规划书,曹建华显得一身孤勇,与她同台竞选的则是两名正当壮年的男性村民。
最终,她以超过半数的投票,从三个候选人中成功竞选而出。
|
“(外村嫁入的女性当选村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也代表了村里人对我的信任。
”竞选成功后的曹建华反倒有些羞涩,也更坚定了她为村里干事的决心。
村委办公室变幼儿园
去年四月初七,曹建华记得很清楚,那天开始正式担任村主任。
上任的第一天,她就开始履行自己的竞选宣言和邾坊村的发展规划。
邾坊村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村,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虽然自己只有高中学历,但曹建华深谙教育的重要性,再苦不能苦孩子。
去年7月,碧桂园来到平山县开展党建共建,捐赠30万元为邾坊村援建了办公室,村里的两委班子才开始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此前,这个地方曾是一片200平米的荒地,零星散落着村里几户人家的猪圈。
当得知村里的微信群有人反映,家里娃娃没有学校念书时。
她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带头劝说其他村委领导,将刚建好的办公室改为幼儿园使用,不收任何租金,幼儿园的学费还低于其他村子。
这一举动让村里人都对她心服口服。
曹建华和同事们又回到了邾坊小学办公,那是80年代盖的老砖房,不足40平的狭小空间,被分割成两个房间,陈旧昏暗。
外屋是村委干部集体办公的场所,桌椅是乡政府捐赠的;
内屋是驻村工作队休息的地方,摆放着三张床铺和几匹被褥。
对此,曹建华满不在乎,在她心里,孩子的教育总是第一位,在老地方办公又算什么呢。
今年2月,命名为“邾坊村启航双语幼儿园二幼”的新幼儿园正式开园,当地的18名儿童有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村里的老人们再也不用在寒冷的冬季里,骑电动车3公里外送孙子孙女到邻村上学。
温暖老者心
幼儿园的东侧留了一间60平左右的房间,专门用来做老人活动室。
去年重阳节,曹建华和村干部专门给30位75岁以上的老人庆祝节日、煮长寿面,她为此还自掏腰包,亲自到平山县城买了热菜热饭,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热闹的节日。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拉着她的手,特别激动地感慨道,“我在这个村活了一辈子,从没想过大家伙能聚在一起吃顿饭,你还想着把整个乡都组织来为我们这些老太婆老头子过节,真是不容易。
”
今年的重阳节,曹建华想组织一场规模更大的老年人聚会,让60-80岁的老人都一同参与,她甚至还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平山县的每一个村子里,传承“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让老人们老有所乐。
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老人孤独。
”曹建华深深懂得这一点。
隔三差五就到各家坐坐,带点吃的用的,陪他们拉拉家常。
整个邾坊村有贫困户11户15人,对每一户的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曹建华都了如指掌。
村民刘江龙是曹建华的邻居,在贵州打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
曹建华坐班车到县城,第一时间帮助他联系保险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
此前,碧桂园平山扶贫工作组为100户重点帮扶的深度贫困户上了精准防返贫保险,刘江龙也是100户深度贫困户之一。
除了工伤保险报销外,防返贫意外险还为刘江龙提供每天50元的住院补贴和意外伤残补贴。
上任村主任仅一年零三个月,曹建华的体重从158斤掉到138斤,她就一个心眼,“将工作干好,尽力去做事,不想发财。
”对于村里一年胜似一年的变化,曹建华备感欣慰。
心中有格局的她,还悄悄埋藏着一个“华西村”的梦想,那是她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的。
或许对曹建华而言,“平山华西村”的梦想是天方夜谭,但毋庸置疑的是,竞选村长、立志为村民做事,这是曹建华拿出所有勇气,做过的最轰轰烈烈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农村女人与住了半辈子的村子进行的一场时代互动。
以下是乐居财经与曹建华的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
女人担任村长很不容易,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曹建华:
我既然担了村长,就应该尽心尽力办事。
我从之前158斤瘦到138斤,压力特别大,我办的每一件事考虑的都是老百姓,可是还有人不理解。
一开始我家里人都不理解我,这么大的村子有多少钱也不够贴。
我一直跟他们讲道理,现在家人对我给村里贴钱已经慢慢接受了,同时还支持我。
乐居财经:
在您的竞选宣言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曹建华:
我承诺老百姓,第一是吃得上自来水。
冬天,我坐班车来回往返县城去挑选和采购水管,把之前村里埋放的细水管统一换成粗的,之后去家家户户检查水管是否畅通。
我每个月工资750元,全部都贴进去了,前前后后贴了六七万在村里的项目上,比如给全村的八百亩地浇水,水坝一年放四次水,一次需要一万五的费用。
此外,谁家有结婚的,或者有人盖房子需要浇地,我们也给他提供水。
乐居财经:
可以介绍下村里的引水上山开荒项目吗?
曹建华:
去年,为山地的水利设施到处跑,向水利局等部门争取了95万的项目资金。
如果我们村的水利设施可以建成,1700多亩山坡地能够浇上水,合作社可以在地里种上苹果、梨子等经济作物,这对脱贫增收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目前,引水上山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等待验收。
后期,我们正在筹划一条8米宽的景观路,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结合水利设施,更好地盘活1700亩地。
乐居财经:
现在邾坊村基本情况和脱贫情况怎样?
曹建华:
邾坊村位于大吾乡最西部,现有2000人,住房占地面积400亩,村民沿着公路居住,像细长条一样。
脱贫方面,去年脱了两户人家,现在就剩七户未脱贫,今年让他们成为低保户,就可以脱贫。
乐居财经:
扶贫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
曹建华:
88岁的任瑞姐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有个儿子,但因车祸去世,儿媳妇带着孩子走了,家中只剩下高龄的她。
去年9月,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只能在床上躺着。
为了帮助任瑞姐尽快恢复,我经常过来看望她,给她提供饭菜和生活用品,还给她买沙发,协调她和儿媳妇之间的关系。
能帮助她们,我自己也感到幸福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