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将中央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促推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典型案例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七),集中展示人民法庭在促推婚姻家事纠纷特别是涉离婚、高额彩礼纠纷诉源治理,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引领全国人民法庭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性开展诉源治理专项攻关,集中促推婚姻家事、道路交通、民间借贷、物业服务等类型纠纷、案件数量明显下降。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法院美岱召法庭“‘议、谈、调、讲、访’五言工作法 解锁家事纠纷‘和’字密码”入选!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
美岱召人民法庭
“议、谈、调、讲、访”五言工作法
解锁家事纠纷“和”字密码
美岱召人民法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处于《敕勒歌》中的敕勒川腹地。美岱召镇为重点农牧乡镇,共辖22个行政村,面积约443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法庭通过转变司法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出“议、谈、调、讲、访”化解婚姻家事纠纷五言工作法,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遏制辖区涉离婚、高额彩礼等纠纷的增长势头,实现近五年辖区高额彩礼纠纷“零出现”,婚姻家事案件量下降21.35%。
积极融入辖区党委领导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参与辖区“议”诉求平台,做深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
一方面主动参与议事,
及时解答婚姻家事纠纷议事中的法律问题。依托辖区的“小院议事厅”、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议事渠道,结合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敕勒川解纷”小程序随时接收“议”事需求,共计为“议”家事纠纷提出源头化解意见20余条。
另一方面常态保持联络,
规范婚姻家事纠纷调解议事工作。法庭与美岱召镇信访部门、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单位联合组建“美岱召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落实“访遍每一个村落”工作方法,与各村干部及调解员建立常态化联络,做到常了解、常商议、常调解、常规范。
将“法”的“理性”与“情”的“感性”融合,通过与当事人“谈”心事的辅导方式,实质性解决纠纷。
一方面开展心理咨询,
从“心”化解纠纷。通过心理调解室,联合专业调解员、旗妇联及经验丰富的法官开展婚姻家事纠纷心理咨询辅导33次,以专业、柔性的人文关怀助力婚姻家事纠纷调和及未成年人保护。
另一方面依靠群众力量,
以“行”共促和谐。发动群众力量对婚姻家事纠纷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辖区有“美云调解室”“乐义调解室”,调解员不仅“坐诊”而且主动“上门问诊”20余次,及时为当事人解心结、释法结。
立足司法职能,秉持“如我在诉”理念联动“调”处纠纷,以“包融共治”诉源治理品牌为指引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一方面“政协+法院”多元解纷,
释放政协委员参与解纷效能。将政协委员纳入解纷“朋友圈”,特邀参与婚姻家事纠纷调处,有效将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优势与法院维护公平正义、指导调解优势相结合,使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8月,自“政协+法院”美岱召人民法庭调解点设立以来,政协委员参与婚姻家事诉前调解案件26件,调解成功19件,成功率73.1%。
另一方面联合多部门化解纠纷,
调处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案”。贯彻执行旗法院与旗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妇联联合制定的《关于家事纠纷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发挥法院促调解纷作用,逐步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调纷止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