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在国外,比如法国南特,你会发现那边的科幻氛围,跟国内一比,很不一样。就说相比起国外,咱们中国的科幻氛围可能还没到一个根深蒂固的程度。如果要建立良好的科幻文化的氛围,你觉得咱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一些努力?
A:
你说的这个我特别有感触。我参加过几次世界科幻大会,你会发现在西方人的骨子里面,他对创新就是我们说的这种科幻文化,它是深入骨髓的,它不分年龄、不分层级,老少咸宜。尤其是去美国参加几次世界科幻大会,你看到的都是这种我们觉得是爷爷辈、奶奶辈这样的人,他们喜欢科幻,他们已经有数十年的这种经验积累了,而我们这个年龄到那去都还算是小字辈,所以这种差异就特别大。
我想这种文化的推广,它是几代人,数代人的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培养起来的。
但好在最近这几十年里,我觉得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们至少已经有两三代科幻人起来了。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和他的制片人龚格尔,那都是99年高考作文题的一个受益者是吧?如果说之前他们播下的种子,99年到现在是20年的历史。未来长远来看,我们可能还得拿出这样的时间段来继续培养一代一代的科幻人。
我想当我们到了爷爷奶奶辈的时候,可能整个的科幻的景象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