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蔍姑娘
如果给你一个亿,你觉得能为历史学界做点什么?
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咱们夜话可以扯扯噻!
小编在留言里看到了:
想为史学界设立诺贝尔奖的,
想做一个能分析历史的AI的,
想要雇一个杀手集团把历史虚无主义者和新自由主义者都解决掉的
想要把流失在外文物都买回来的
想要设立史学基金的
……
深深地刷新着小编的认知。小编还发现众多留言中,有不少人是想开了始皇帝的大墓,想一探究竟的。当然,想为史学研究者提高工资的最多啦!小编偷偷留意了下,有几个童鞋可是想私吞哦,歪,110吗?这里......
白日梦偶尔可以做做嘛,万一实现了呢?
如果一个亿就能改变一个学科,历史研习社带头去卖血,冲鸭!
以下整理了若干“白日梦”
嘿嘿
快来看看你的留言有没有上榜?!
@ 长街
或许想开一家出版社,专门重印优秀的历史学术专著?许多高质量作品发行量有限,二级市场往往能将这些定价数十的书籍炒到数百一本,甚至影印本也堪比原价,大大增加了历史学人与爱好者收书的成本。虽然pdf与印刷本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与读原本相比又是另一种感觉了。如果能有1个亿的话,应该能足以重印许多绝版专著(当然要解决版权问题),也算为历史学界做了件好事吧?
小编拍着碎过大石的胸口保证,当然算做了件大好事!
@ ZXY
看到这个话题其实感觉很沉重,因为一直很反感现在重理轻文、急功近利的状况而又无力改变。1亿说少不少,说多其实也不多,很多大事都做不了。如果说尽最大效能去使用这一亿,我想我会拿出二分之一以上设立一个历史学重大研究奖项,鼓励史学研究、史学发现与批判考证。再拿出一部分资助那些有志于报考历史学专业的高考生以及历史学专业在校生,并为他们提供庞大的史料、档案库和实习岗位,让他们不至于在“你学历史将来怎么找工作?”“你学历史没什么前途,赶紧去考个公务员!”的压力下放弃史学之路。第三,也是前述的基础,建立一个庞大的史料、文献、档案库,这个说实话一亿应该不够,但我还是写了,因为这也一直是我的梦想。
最后,自私一点,因为我对西夏史的热爱,我要雇佣一批人专门帮我研究西夏史。
小编抹泪,谁说咱们学历史没前途!!!另外,您看小编这样的,可以受雇去研究西夏史不?
@
闲余笔话
真有一个亿,我会成立一个基金会,就叫做herstory,奖励为女性写史的人。人类的历史是缺失一半的,因为历史是男人写的。今天的我们要努力复原消失的那一半,书写自己的历史。我一个人力量不够,必须同仁共同努力。希望这些钱能够做些贡献。讲得好像我真有一个亿一样。。。
小编为你点赞,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
joy.dan
此刻总是把上一刻发生的事情记录为历史,假如给我一个亿,我决定花天酒地,胡吃海喝,争取一辈子花完,这样后人记录历史的时候,就会有丰富详实的史料供后人参考。
这位同学,请你坐下,不要秀了······
@
Gan.
1个亿,我会给中国的大学历史学专业师生多设置一些奖金,或者组织一些抢救性的文献整理田野调查吧。
小编如捣蒜般激动点头,好好好好好好哈!!
@
Derrick曾
要在中国做一个世界级别的历史学奖,要做到能为世界历史学界输出学术标准,才是学术话语权的标志——最终,要做到让美国学生争先恐后来中国留学,学中国的新美国史……
请你一定收下小编的膝盖!
@ 火山
我希望自己能把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文物好好保护起来,那是全世界的宝藏。每次看到新闻上说那里那里的文物古迹被破坏,我心里真的是很难受。我看到图片的时候都快哭了…我是不是有点幼稚
小编大声告诉你,不幼稚不幼稚不幼稚!
@被遗忘的卡博特
可能是制作一系列历史动画短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普及历史知识。 我是一名老师,在我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都是爱听历史故事但不愿意记忆历史知识。他们认为时间点,人名,事件发展过于复杂。但有的时候在用幽默的语言解说历史,将相关人物朝代事件用故事的方式讲解出来,学生却印象深刻。 这给我一个启发,历史研究是专业的,历史知识是无趣的,但历史教学应该是有趣的。 在网上找与历史有关的短片很少,除了专业解说更多是文化科普,这让人很苦恼。单纯的语言解说,其实并没有视频显示来的有成效。而且视频可以在家庭播放,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可以在家中就完成。这是个很好的举措。
小编从内心深处给您一个大大大的赞!
@
云之彼端
要不就把海外的那些国宝买回来吧。
小编觉得甚好!
@
Azusa
给我一个亿,我可以建一个智能史学信息系统(具体哪方面没想好) 个人认为计量史学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必然复兴,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相应技术。
哇!小编莫名激动了······期待
@ 问月
成立一个基金会,委托专业人员打理。收益用来资助普及历史的讲座,类似一席的那种演讲活动;资助历史类的专业的长期科考项目,并邀请业余爱好者短期参与。提高大众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有人学才能有规模,规模化之后才能有影响力,让思想自发碰撞出火花,照亮更多的人。
小编:好想法!
@
驰张
我有一个类似于recaptcha的中文化的解决方案,可以把古籍里的文字以较低的成本数字化,同时又保有原书的扫描件,但是始终文化和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所以没有人投资。如果给我一个亿我可以把所有前人的各个版本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对所有文人笔记稗官野史札记抄本进行数字化,对近现代以来所有的方志文献,会议记录,电报书信进行数字化,这样历史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维度都会大不一样。我希望有人能了解一下我这个方案。
小编送你上墙!
@
伛
如果给我一个亿,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将我所有能买下的国家文物,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来捐给博物馆。前不久看到一篇关于台湾将颜真卿的一幅书法作品无偿、无保护送往日本展出的新闻,甚至有人引申出认为这些文物在外国人手中能比在中国保存更好的看法,我感到极其痛心。中国有过动荡的过去,但现在迎来的是伟大崛起的中国。华夏之宝,岂容外人以保护之名破坏!若有机会,我一定接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家。这既是对中国历史学的补充,也是为了让后人更好的认识我们的中国。
小编也想呼吁所有人一起,接漂泊在外的文物归家。
@
sai
开个脑洞吧,如果我有一个亿,想做一个能分析历史的AI(人工智能软件)。因为看到Alpha Go在围棋上横行无忌,颇受震撼,就想历史是否也能这样玩。想象中的AI首先拥有一个海量的数据库,包括历史上地球在各个时期的地理信息,这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舞台,就像围棋要下在19×19的棋盘上一样。其次要包括历史上的国家、政治、经济、人口、宗教、文化、技术等等等等,总之就是无数的百科全书。各种信息的权重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都需要匹配一定的比率,初始值由人确定,AI在运行中可根据结果反馈自由修改。除了信息之外,各种信息的相互关联影响也是必须建立的。在输入一定的初始参数后AI就能给出有限时间内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预测结果,历史上发生的已知的确定性事件就是检验输出值是否正确的方式,如果偏差较大,AI重新调整各种权重,直道返回值与大量历史事件高度匹配。当然历史比围棋更加的复杂,围棋虽然变化多,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有确定性的,单是整理这样的数据库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此这个想法看起来比较天方夜谭。但是有人开的脑洞却比我大多了,曾经看到刘慈欣先生的短篇小说《镜子》,书里描写有了量子计算机以及量子模糊性被打破后,只要初始参数正确,量子计算机就能模拟并检索到我们生存的宇宙的所有信息,所有历史上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信息都确定无疑的展现出来。虽然小说本意不在这里,看到这样的脑洞后,我想奉上无数的膝盖。本人这点小脑洞也是受这篇小说启发。
小编觉得这个脑洞开的极好!
@Ayu
历史学界不需要一个亿的金钱,而是需要能耐得住一个亿的孤独,寂寞,无助,抑郁,崩溃的无数循环反复过程的人。需要上层给与支持和信任而不是逼迫着出成果,让一个个有志的青年变成生产废纸的跟风论文生产机器。 最难的是做几十年的冷板凳。静几十年的心做学术。
小编:这段话道出如今史学研究的现状。
@ 问月
成立一个基金会,委托专业人员打理。收益用来资助普及历史的讲座,类似一席的那种演讲活动;资助历史类的专业的长期科考项目,并邀请业余爱好者短期参与。提高大众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有人学才能有规模,规模化之后才能有影响力,让思想自发碰撞出火花,照亮更多的人。
小编: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