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蓝钻故事  ·  42年前旧作被扒,这一幕震撼上亿人 ·  昨天  
十点读书  ·  30-50岁投资自己最清醒的方式 ·  4 天前  
蓝钻故事  ·  马云过关了 ·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排队3小时,云贵菜正在血洗北上广CBD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什么样的男孩,长大会有出息?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8-11-14 20:00

正文



作者:优妈


把爱藏起一半,才是对男孩真正的精神富养。


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特别是家里的男孩,更是被寄予更高的期望。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个没出息的男孩,将来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不好的问题,甚至连娶妻、养家都困难。

到底怎么养儿子才最有出息,一直是爸爸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中科院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多年的陈琦老师,做客“家长必读讲堂”分享育儿心得时说:

“如果父母能做到下面这几点,男孩长大后肯定了不起!”


01

  • 父亲带大的男孩,长大更有出息。

国外的儿童教育机构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初高中辍学的青少年中,大约71%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

青少年自杀群体中,63%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

青少年杀人犯中,72%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

所以说,成长中严重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心理方面的严重问题。

那些成长过程中有父亲参与的孩子,则要幸运得多。一个男孩的健康成长,是通过观察、模仿父亲来实现的:

通过观察父亲的言行举止,男孩能够意识到男人应该是坚强、勇敢的;通过观察父亲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男孩能够学到男人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另外,相比于母亲带孩子时的细腻、无微不至,父亲带孩子更加“随意”、“粗线条”,这反而有助于锻炼男孩的独立性。


02

  • 不遭受家庭暴力的男孩,长大更有出息。

很多家庭在养男孩时,要比养女孩更“暴力”一些,因为男孩活泼好动的个性总让人觉得“很皮”、“很淘”,于是男孩被骂、被打的次数也比女孩要多。

但是对于男孩来说,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很难让他服软,还会让他越打越犟,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会特别难管!

“如果你不能在小时候和男孩做朋友,等男孩到了青春期,他会把你当敌人。”

所以说,男孩在养育过程中也是需要关怀和体贴的。

当他淘气时,先别急着对他大吼大嚷,你可以先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平和而坚定地说出你的不满意:

“我知道你很想要吃雪糕,可是你已经吃过一个了。作为一个男子汉,你得像爸爸一样,管住嘴、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03

  • 适当“穷养”的男孩,长大更有出息。

男孩长大后,肯定要比女孩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但是男孩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过于溺爱、舒适的环境里很难培养起来。

有的妈妈太爱儿子了,怕他吃亏、累着,于是大事小事都替他操办,无论洗袜子、洗内裤,还是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统统包办……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极易养出一个妈宝男,不但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而且很缺乏骨气、主见,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我妈说了……”

有的妈妈家庭条件不错,就给儿子很多零花钱,吃的、用的、玩的都不想亏待孩子……

但是孩子的金钱意识是很淡薄的,他既不知道100元到底算多算少,也不知道钱是怎么赚来的,于是就会养成随意挥霍的坏毛病。

所以,真正明智的父母,从来不会让男孩过于“富有”。

把爱“藏起一半”,鼓励孩子靠自己的能力获取另一半,才是对男孩真正的“精神富养”!


04

  • 越早独立的男孩,长大越有出息。

一个男人最大的悲剧是什么?就是不独立、没担当!

同事老张,儿子今年研究生毕业,学校在省内也算是名牌了。

前段时间,老张领着儿子去一家外企面试,当场就被拒绝了。

老张很不服气地问:“呵呵,我儿子也算是名牌大学的硕士了,难道是学历不符合你们规定?”

面试的人事经理说的也很直白:“你儿子今年25岁了,是个男人了,找个工作都得爸爸陪着,打印个简历都让爸爸代劳,这样不独立、不成熟的员工,你开公司你也不要。”

然后,老张就被这句话噎住了……

所以呀,你要真爱你的儿子,你就必须得明白:男孩早晚是要离开旧家庭的,等他参加工作、成家立业的时候,他必须以丈夫、同事的身份独当一面。

男人要想成功的话,独立自主、有担当是最基本的要求。


05

  • “不把孩子当回事”的家庭,养出的男孩更有出息。

一个家庭里,总共包含这么4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夫妻与老人的关系。

如果我们按照重要性排一下顺序的话:

第一位肯定是“夫妻关系”,这是整个家庭的核心;

第二位的是“亲子关系”,这关乎家庭的未来和希望,非常重要;

第三是“夫妻与老人的关系”,这代表着我们对旧家庭的感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