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真实换手率接近15年5月前后位置,两融成交热度、市场整体波动率加大。
从战术层面来看,我们在10/7周报
《牛在途》
中提出,牛市行情一波三折,本轮估值修复行情已进入后半场,目前应该已进入高波震荡的二阶段。在过去的三周中,市场在经历节前快速上涨之后,成交热度迎来大幅抬升。截至10/11,万得全A近1周日均成交额/自由流通市值为6.7%(近10年分位数99%,下同),接近15年5月前后位置;同时,万得全A年化波动率升至25.4%(85%),较9/18的17.1%(40%)出现明显抬升;两融成交大幅升温,近1周两融日均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10.8%(85%),近1周两融日均换手率33.8%(100%),两融换手率已高于2015年。
从DDM出发,当前EPS较小,承接的估值空间有限,年内或可赚流动性和筹码博弈的钱。
我们在10/9
《踏上牛途比抵达峰顶更重要——市场调整点评》
中提到,政策拐点确立-增量措施落地-业绩触底回升存在时滞且需要经过多轮博弈观察,而当下的核心在于EPS相对较少,因此在基本面明晰之前,市场或将呈现出高位的急剧波动。从DDM模型出发,我们赚三类钱,第一类:赚公司业绩的钱,仍需足够耐心(分子端股利盈利增长);第二类:央行流动性的钱,宽松正在途中(分母端无风险利率);第三类:对手筹码博弈的钱,击鼓传花提升换手(分母端风险偏好)。在业绩拐点明晰前,年内不排除因流动性宽松与筹码博弈的因素,使得高波状态继续维持。
震荡区间预计延续至12月底,待25年初基本面验证。
高波震荡的核心是基本面的下行与政策出台的赛跑,可能反而会形成经济数据越弱,对政策的期待越强。至于高波震荡何时会被打破,我们认为基本面兑现的时点预计在12月中下旬的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由于政策拐点确立到业绩触底回升存在时滞,一般需要3-6个月的观察期,因此可能需要等到25年初,通过观测经济数据能否实现开门红来验证基本面。其次,市场反转也需核心关注债市和商品的整体表现,主要由于当前一揽子政策推出及后续增量政策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如果最终有效作用于基本面的情况下,债市和商品或也将迎来较大反转。而从目前来看,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9/23的2.03%升至9/29的2.22%后,再度回落至10/11的2.11%;南华工业品指数从9/23的3566点升至9/30的3932点后,再度回落至10/10的3853点,节后一周内均出现了一定回调,反映债市和商品对于经济基本面复苏的预期并不非常充分。
震荡区间的估值分位:上证指数从2689点升至3674点,市盈率从近十年10%分位升至86%分位。底部支撑:
在当下高波震荡的区间内,我们认为随着基本面和政策的博弈,指数的波幅可能加大。基于当前货币财政双宽的力度,以及产业部委与地方政府的跟随,当前基本面数据表现越弱,或使得政策端在未来6个月的力度越强。
顶部观测:
一是由于政策落地到业绩好转存在一定时滞,导致当前市场估值的上行空间存在一定上限。9/18-10/8短短1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PE-ttm从低点2689点的12倍(近十年10%分位,下同)升至高点3674点的16倍(86%),估值已修复至中高位。二是由于市场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当前从监管层到媒体也在积极主动的保护中小投资者,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从10/8金融管理部门要求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10/9界面新闻发文“两融客进场交易,6天新增50万人”;10/10监管部门要求券商人员绩效考核不得简单与新开户数量、客户交易量直接挂钩;再到10/11抖音发布关于打击“非法荐股”等非法证券活动的处罚公告。当前监管层的主意,实际上是推动资本市场走出由基本面上行带来的慢牛,而非疯牛。
主动管理大有可为:年底估值切换,政策空间打开,市场成交热度回暖。
9/18以来,过去的13个交易日由于市场的急涨急跌,导致公募基金的收益跑输市场整体。9/18-10/11期间,万得全A收益率为22.7%,沪深300为23%,主动偏股基金(中位数)为17.8%,明显跑输;其背后是由于风控等因素,公募基金很难在这种急涨急跌的环境中做出非常大的交易换手。而当下在市场进入高波震荡的二阶段后,各类投资风格以及投资策略都将进入交易环境相对友好的试验区。一是,当下三季报正在披露且会很快结束,后续投资者会迎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区间来做明年的估值切换,从而使市场对年内Q3、Q4业绩的担忧有所放缓,甚至可能会出现困境反转的思路,即基本面越差,明年的基期优势可能会越强。二是,基于各方面政策空间的打开,使得多数行业迎来向上增长的空间,投资者可在这个区间内充分地试验各类策略。三是,基于市场整体的成交环境重新回到偏暖的状况,将同样有利于投资者去试验各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