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索小姐话职场(ID:chasecareer)
今天和几位前东家的老同事聚餐,跟我搬运前东家的职场八卦,说我们有一位业绩一直都不错的营销经理A
(4级员工,级别越高越厉害)
离职了,通过社招补充了一位新的营销岗位人员B,定级6级员工,算总监级了。
新总监B并没有更好的业绩或者承担更多的工作,反倒是只承担了原来A经理一半的工作,于是同事圈就不乐意了,议论纷纷。
这种桥段在职场屡见不鲜,再给领导一次机会,结局依然不会改变。
在制度比较完善的公司里,以我的老东家为例,人力资源制度里规定了员工一年内晋升不能超过一级,若一次晋升两级或一年内晋升两次属于“破格提拔”,破格提拔一次两次可以,老破格,公司大领导会怎么看你这个部门领导?
嘴上笑嘻嘻心里mmp,“就你厉害,屡次挑战公司制度”,“就你们部门的人搞特殊”。
这种情况下,帮员工破格晋升的部门总在同级和上级领导眼里都是沙子,领导本人所面临的同侪亚历山大。
更何况,一个部门还不止你这一个员工吧,那么多人羡慕嫉妒恨呢,总不能都破格吧,领导的内部压力也很大。
这样三百六十度的压力都不小的情况下,领导就算器重这个高绩效员工A,也很难使他的薪酬和级别有他的绩效那样突出。
尤其是当这个员工还是个异性员工的时候~emmmm领导的压力就更大了。
但外来的和尚就不一样了,定岗定薪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在别的庙里经念的到底好不好,就算念的好,也不知道转化率高不高,能不能真的去病消灾。
时间久了,领导适应了你的高产出,让他不觉得你的表现需要额外的激励
公司就像养鸡场,当你还是小母鸡苗的时候公司是倾注资源来培养你的,新员工入职其实给公司带不来太多的利润,虽然你可能仍对自己入司的薪酬不满,但在HR看来,相比你当时的产出这些鸡饲料已经是厚待你的了,你的这些饲料是公司贴钱给点。
当你成熟后开始下蛋,你的工作驾轻就熟的时候,你的职业黄金时期,也是你觉得自己最应该被升职加薪的时候,在公司看来恰恰是最好的压榨你剩余价值的最好时候,公司需要控制一定的人工成本来收割充足的剩余价值。
只有你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高产出,让企业完成前期对你投入到成本回收后,下一个阶段才会考虑给你支付更高
(但比你届时的产出低)
的薪酬。
听起来简直就是万恶的资本家,但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如果员工不产生剩余价值,企业是无法盈利的。
在做HR的时候听到过一些老员工抱怨我工作如此出色,驾轻就熟,为什么公司给不到我理想的薪酬。
其实在我看来,他们的业绩也并没有比平均水平高出来多少,他们产生自己很厉害的错觉是因为“熟练”。
熟练代表你可以更快的完成工作,在工作中获得个多的舒适感,但并不代表你有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当你在一个大企业的关键岗位的时候,你会分不清自己的业绩是因为公司的招牌还是自己的水平。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以销售人员为例子,公司的产品好你的销售业绩出色,你换到一家产品质量低下的公司,你还是你,但业绩也许就大打折扣。
还有一些比如公司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外聘员工有一些新的技能可以弥补公司现在短板等因素在网友的文章中讨论较多,在此不做重点阐述
为了让更多从事运营岗的同学或想要转到运营方向的职场人找到清晰的行业方向,快速学到互联网运营相关的技巧。
3月4日
(周三)
晚19点,职伴君邀请到了现字节跳动海外项目资深运营经理;原猎豹移动内容运营负责人;原国家通讯社驻欧记者—Lita,给大家带来一场
《资深运营经理的求职进阶之路》
直播课程。
同时,参与话题互动,
30个头条内推名额(不限于运营岗,各种岗位皆可内推)
等你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