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团队
近几年,“社区软实力”成为地产行业热词。
其以“提高业主生活体验”为起源,打造了房产营销的第二赛道。
在这条赛道上,各大房企扮演不同角色,各有千秋。
比如万科一直押注物业,让物业服务成为绝对竞争力;金茂着手研究绿色科技,让创新、环保、健康因子融入社区的每个角落;世茂专注于用户服务,借用星级酒店概念,陪伴用户成长……
而融创,
则是在不遗余力营造“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是诸多赛道中,难度较高的一个。
这是因为涉及到了业主的精神诉求,而这背后,则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兴趣、共情的支撑。
但融创却在前瞻性布局的优势下,通过“破壁思维”,成为了赛道领航者。
我把融创的“破壁思维”拆分成三段式:“多维设定”、“超级连接”和“螺旋式闭环”。
多维设定
房企是如何营造邻里关系的呢?
过去很多房企都在努力尝试,比如建一个兴趣坊,组织大家去交流;把业主们放在一个微信群里让大家认识;一年组织几场活动,让彼此熟悉;还有把外面的老师请过来,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频率低、规模小、生命周期短。
邻里关系,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的,一旦活动环节出现错误,体验不好,业主的积极性就会遭受打击。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反映,一开始好奇期望,但最后非常失望,几场活动下来,房企没了信心,大家没了兴趣。
在融创看来,社区关系营造从来不是房子的附加值,为了营造而营造,而是房子自带的一种常态属性。
比如融创的社区在拿地开始,就为了4+X归心商业配套预留出了合理的空间,通过物理载体的搭建和精神空间的填补,为业主的生活场景增添了色彩和温度。
从成为融创业主的那一刻开始
,兴趣社群和各项兴趣活动就融汇到了生活里,成为了一种习惯。
而且这种习惯,是“多维”的。
首先融创关注的,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要覆盖家庭每个年龄段的成员。
比如针对老年人的枫叶系列活动,为老年业主打造健康逆龄的生活新方式;
枫叶摩登社活动实拍图
有针对小朋友的海贝系列活动,为小业主打造专属成长平台,提供结交朋友、学习技能、展示自信的舞台;
哈尔滨市融创海贝滑雪训练营活动实拍
还有针对年轻人的乐活系列,瑜伽、劲跑、插花、书享……在工作之余、家务之外找到“自我”,找到同好。
乐活足球联赛实拍图
各个年龄层的业主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空间和“同好者”。
这比以家庭为寄托的生活,更能快速找到社交乐趣,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解决,“迁移老人不适应陌生环境”的难题。
其次社会活动会贯穿一年四季周期。
比如春天,万物复苏,融创带领业主“行走图书馆”;夏天,天气转热,融创有足球联赛和海贝计划;秋天,定期为中老年业主送上健康、安心;冬天还有业主家宴和春晚,在岁末年初用温暖将家人们团团围住。
前几天,西安的一位朋友对我说,搬进融创社区后,有一种变化:
全家人对生活充满期待,尤其是小孩子每年都盼着暑假,去跟邻居家小朋友“做活动”。
西安市融创开笔礼活动
孩子们之间平日里就是好伙伴,关系稳定,远比和陌生人在一起玩更轻松。整体性价比远超外面的夏令营。
别人在营造邻里关系时,只会用几场活动做做样子,最后业主充其量只是认识彼此。
但融创是体系化作业,通过多社区空间、高频高质的活动组织,打破了孤岛式家庭社区关系,拉近了邻里距离,触发人们分享、协作、共建的精神意识。
大家共同创造了一个有温度的邻里生活圈。
基建打稳后,融创接下来还要赋予不同社群独特的“灵魂”。
超级连接
我们在研究营造邻里关系的做法时看到,很多房企都会选择深究一套活动方案,打造成专业模版,然后复制到各个城市的所有社区。
这样做好处颇多,既高效又省成本,可谓光明大道。
但融创却选择了一条更复杂的蹊径,“超级连接”。
连接什么呢?
总结两个词:城市与潮流。
比如借助哈尔滨的冰雪资源,在文旅城、冰雪大世界等文旅产业资源的加持下,融创就在当地组织了“冰雪音乐节“和“燃动滑雪季”。
比如西安古城文化浓厚,唐风秦韵,融创便以西安马拉松为契机,将劲跑社和健走未来品牌活动积极参与其中,为共建活力西安贡献一份力量。
西马赛道非常有特点,城市风光与地标景点融汇其中,参赛者仿若置身历史与现代的交替轨道。
西安
融创劲跑俱乐部活动实拍
研究融创近两年的活动策划,我认为,这家房企从来不会给活动“设限”,而是以开放自由的态度,主动与外界的信息和文化进行交流交融,参与城市共建。
同时打破了壁垒,连接社区与城市,社群活动与城市级文化,让业主融于城市文化,让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
这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
除此之外,融创还在着力于连接时代潮流,不断挑战社群活动的高度。
比如近几年国家倡导科技兴国,落实到民间,则是从小抓起,培养孩子们的科技意识和知识储备。
融创没有选择请老师来社区开设科技课堂,而是选择了寓教于乐,与玄智合作,引入了机甲格斗大赛。
融创机甲格斗大赛活动实拍
为此还特地将自持商业打造成格斗竞技体验网红馆,请专业的老师培训,组织亲子活动,让父母带着孩子们制作机器人,参加比赛,与邻里打成一片。
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国内一线的活动形式,对于业主来说,是一场性价比极高的体验。
其实我认为这是融创做的最好的一环,因为当行业注重形式和流程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磨内容。
多变且与外界文化共融的内容,才可以让社群充满趣味性和共情力,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升了业主的“自豪感”,增加融创的社区品牌传播效应,对于购房者来说,也是对未来品质生活的一种向往。
而且融创组织策划的活动并不是站在高处一层不变的,它们还可以迭代升级。
螺旋式闭环
审美疲劳,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思维习惯。
这也决定了任何活动以及社群都具有生命周期。
只要时间一长,业主都会倦怠,参与人数越来越少,活动和社群进入恶性循环,邻里关系因“失频”而失去粘性。
很多房企都栽到了这一环。
不过,融创在这方面琢磨出了一套新的玩法,让活动具备了“自我延伸”的功能。
拿海贝社团举例,一开始融创只是外聘专业教练教孩子们游泳,让大家培养一项技能。
等到小朋友们学会游泳后。融创继续基于海贝的“群众基础”延伸出新社团,例如合唱团、艺术团、话剧社、潮童大秀等,让感兴趣的小朋友自己去做选择。
融创沈阳·海贝话剧社活动实拍图
每一个门类,融创都会设定场景,搭建舞台,并在年底业主晚会的时候,让多个兴趣社团登台表演。
社团的自我延伸,可以培养小朋友多兴趣爱好与才艺技能,而登台演绎和社团比赛还可以帮助小朋友建立自信,敢于表达自我。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融创的社群还有“自我升级”的功能。
这是因为融创打稳地基,组建活动后,业主的积极性被调动,有些拥有领袖精神的业主不满足于当下已有的社群,开始寻找“同号”,琢磨打造新的社群。
从创建者到运营者,从运营者变成参与者,融创打造了一个社区运营闭环。
而且业主自发建设并运营社群,可以让社群活动更加个性化,业主作为发起人和运营者,无论在沟通还是组建层面,将会更加流畅高效,邻里关系会高效建立。
站在行业角度讲,这套“螺旋式闭环”打法,可以降低开发商的社群运营成本,开发商可以着力于打造平台,挖掘更优质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创造更广阔的社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