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农历五月初十。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自律者,祸避之;自欺者,福远之。对现在的自己严格一点,当自律变成一种习惯,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美好一天从“自律”开始!
周三,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205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人民日报钟声:道义高地容不下背信弃义——看清美国某些政客“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真面目。
美国对国际道义的扭曲和蔑视,暴露了一些美国政客极端实用主义的处事做派。在他们看来,国际交往根本毫无价值、规则可言,仿佛除了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就是力量对抗。而所谓“道义”,不过是他们争夺话语权、营造舆论,并最终谋取私利的工具而已。(人民日报)
2、定了!央行6月下旬将在香港再发央票。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中国人民银行将于6月下旬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曾表示,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连续成功发行,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新经纬)
3、马云:数字时代是最大机遇最大风险是错失机会的风险。
北京时间6月10日晚,联合国发布全球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纲领性报告——《数字相互依存的时代——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报告》。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说:“我相信数字时代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我相信这个时代的最大风险是错失机会的风险。”(中国新闻网)
4、雄安新区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河北日报消息,从雄安新区近日召开的“无废城市”推进会上获悉,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新区将结合新区规划建设特点,加快编制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和各项指标体系,通过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具有新区特色、可推广可复制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界面新闻)
5、格力与奥克斯“舌战”二回合后 市场监管总局深夜发声。
就在格力与奥克斯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深夜发声,已注意到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对此高度关注。并于6月10日下午通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有关情况尽快进行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做出处置,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开。(中国经济网)
6、经济日报:“禁限令”意在引导汽车消费升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发布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其中包括,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等等。“禁限令”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望释放出多少汽车消费潜力?各地应如何抓好落实?(经济日报)
7、罕见房价"止跌令"!大降价求促销?已有城市出手管理断崖式降价。
日前,网传恩施市房地产协会发布了《关于稳定恩施房地产市场价格预警的通知》的“红头”文件,针对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断崖式降价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对十条降价现象提出预警和相应的整改措施,房协还表示将协助主管部门对备案价格的下限底价进行制度性约束,确定良性的降价幅度比例区间。
8、拼多多扶贫让脐橙第一村很受伤:“一场借题发挥的商业秀”。
中国脐橙第一村的触网伤心事——拼多多“丰收节”扶贫模式被指是商业噱头近日,全国各地的水果经销商涌入湖北秭归楚王井村,希望抢收刚上市的伦晚脐橙。秭归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秭归脐橙全年网销突破10亿元,以县域口径计算,交易量问鼎全国第一。而楚王井村种植的伦晚脐橙又是秭归脐橙里的“果王”,备受水果经销商尤其是电商平台青睐。但今年,这些手握优质脐橙的村民和当地村干部,却对电商产生了排斥心理。这要从拼多多在楚王井村搞的一场“脐橙丰收节”说起。(凤凰财经)
9、滴滴拟规定:司机归还乘客遗失物品,乘客应合理付费。
针对网约车用户普遍面临的物品遗失问题,滴滴出行于6月11日公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的流程与机制,向公众征求意见与建议,并邀请公众参与规则制定。(证券时报网)
10、购物节变成“一月一节”,消费者从“买买买”到更理性。
“双11”“双12”“天猫女王节”“618年中大促”……随着消费新业态的发展,曾经“一年一度”的购物节逐渐变成“一月一节”“全年都是节”,让消费者应接不暇。购物节何以吸引消费者纷纷“剁手”?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购物节反映了消费者怎样的倾向和结构?未来购物节又将何去何从?(人民日报海外版)
11、关税大棒被叫停美墨协议有效期有多长?
原定于当地时间6月10日落下的关税“大棒”并未砸到墨西哥头上。按照特朗普上周发布的信息,美国原定于6月10日对来自墨西哥的所有输美产品征收5%的关税。其目的,旨在解决特朗普非常不满意的墨西哥移民问题。不过,此次美墨协议的有效期能维持多久,仍是一个未知数。按照CNBC的说法,如果特朗普认为他的谈判伙伴不符合其要求,就会迅速改变自己的立场。(国际金融时报)
12、梅德韦杰夫:保护主义行为对全球劳动力市场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强调,某些国家实施的保护主义等措施已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乃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梅德韦杰夫表示,如今人们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对劳动关系的管理也需要建立共同规则。但是,非法制裁、保护主义、贸易战、为数据流动设置障碍等行为已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新华网)
二、选题集锦
问题、话题与选题:《话题关注》2019第二次发布预告
2018~2019《现代财经-早读分享》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产业经济《话题关注》第二次发布预告
2018~2019《现代财经-早读分享》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财税学四个板块将在六月底发布,敬请关注。
三、今日财经关注
谷歌也妥协了!这些美国企业为何纷纷“变脸”倒戈华为?
来源:中国经营报(ID:chinabusinessjournal) 作者: 荀诗林
一夜间市值蒸发87亿,这可能是联邦快递做梦都没想到的。
6月1日,中国有关部门宣布,由于美国联邦快递在中国发生未按名址投递快件行为,将寄送给华为的快递“错送”至美国,严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违反中国快递业有关法规,决定对此立案调查。
此声明一出,截至北京时间6月3日19:00,联邦快递周一美股盘前骤降3.14%。
按照这个跌幅来计算,联邦快递市值开盘变蒸发12.6亿美元,约合87亿元人民币。
与之相对的是,A股市场物流板块逆势上涨。
美国联邦快递可能做梦也没想到,“错送”4个快递,砸了自己的脚,便宜了对手。
联邦快递究竟为何做出这看似“愚不可及”的事情呢?
价值87亿元的华为“包裹”
5月23日,有网友在微博曝料称,美国联邦快递在未说明的情况下,将华为的包裹转移到美国。当日18时42分,联邦快递中国公司在其官微发声,否认转移华为快递的事情,表示“有关近期社交媒体平台流传联邦快递将客户货件没收,并转运到美国检查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
联邦快递中国公司否认转运一事(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然而,根据华为方面提供的物流单据信息显示,
5月19日和20日,华为从日本东京分别寄出两个包裹至中国。
但是在23日,2个包裹被转运到了联邦快递的美国总部孟菲斯。
此外,5月17日华为曾从越南河内寄出2个包裹分别送往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办公室。
然而,在21日,2个包裹在抵达送货地点之后,被联邦快递两地的转运站扣押,运货状态显示“出现异常”。
5月28日,联邦快递中国公司再次发微,承认华为包裹被“错送”一事。微博中写道,“我们重视所有的客户,他们每天交付给我们超过1500万个包裹。我们对于少量华为货件被失误转运表示抱歉。我们确认,没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联邦快递转运这些货件。
”不到一周的时间,联邦快递公司的表态自相矛盾。
联邦快递承认“错送”(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网友们对联邦快递的这番说辞,纷纷表示不相信,
有网友称,“从1500万个包裹中挑选出来4个华为的包裹,邮寄到美国,45万名员工真的太辛苦了!
”
联邦快递官微下评论(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其实国内的国际件的转运,基本上是被外资快递公司所垄断的。根据国金证券的数据测算估计,国际件包裹量占我国快递行业的比重为2.2%,
预计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收入规模在180亿~200亿元左右,国际件市占率约为31%,位居中国国际快递市场首位。
位居第二的是德国的DHL,市占率约为27%。国内的EMS和通达系快递(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位居第三,市占率约为20%。美国快递巨头UPS占据第四位,市占率约为17%。
从国金证券的测算数据来看,75%的中国国际快递市场都被外资企业所把控,光美国两家快递巨头就近乎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
而在这样敏感的时候,华为的包裹出现了“错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国际快递市场存在的问题。
即使是国际快递巨头,当联邦快递做出了有损其商誉的行为,被人猜忌有被政治利用的嫌疑之时,等待它的只能是恶果。4个快递,直接化作87亿元市值,蒸发得一干二净。
联邦快递,成了牺牲品。
善于变脸的美国企业和组织
美国企业和组织中,喜欢像联邦快递这样变脸的,可不止一家。
美国在5月15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之时,
特朗普就表示,在紧急状态下,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及其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地区)的68家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此次新增是首次针对一个公司,而且是一个公司及其众多子公司。
这也意味着,禁止美企同华为进行业务往来。
这些都意味着美国全面“封杀”华为的开始,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让美国企业提前进行“站队”。
随之不久,彭博社消息称,英特尔、高通、赛灵思等美国芯片巨头告诉员工,停止供货华为;5月21日,谷歌宣布暂停对华为手机提供谷歌服务支持,华为Mate20Pro被谷歌移除安卓Q升级名单;英国半导体巨头ARM宣布断供华为,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公司也采用了ARM的底层技术。
除此以外,华为还先后被制定SD记忆卡标准的“SD协会”、制定USB认证标准的USB-IF组织、制定PCI规范的“PCI-SIG”组织、“WIFI联盟”等组织取消会员资格;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禁止华为员工作为IEEE旗下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人。
所以,说华为如今是四面楚歌,也毫不为过。
有趣的是,这些美国企业和组织,在某种程度上,都和联邦快递一样,喜欢自相矛盾,甚至最后选择倒戈。
截至目前,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包括SD存储卡协会、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和JEDEC协会等行业组织,全部恢复华为的会员资格;IEEE于6月3日也发表声明,华为及其子公司员工可以参加IEEE出版过程的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IEEE额外强调说,所有IEEE会员都可以继续正常参与IEEE全部活动,无论他们的雇主是谁。
截图来源:IEEE公众号
那些断供华为的公司,也并没有任何一家发布公告正式表明断供华为,所有的消息都是来自于“消息人士”,可能对于这些美国企业来说,在他们看来,这样做也都是迫不得已。《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20日称,在华为公布的主要供应商中,美国企业超过30家,年采购额巨大。特朗普政权的制裁措施正在给美国企业带来痛苦。
至于还有一些公司被传闻断供华为,如德国英飞凌、日本松下、日本东芝等,纷纷发公告表明传闻断供华为与事实不相符。
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企业——台积电的董事长刘德音更是直接表明,美国政府发布针对华为的禁令,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不是正面的,台积电目前仍会持续为华为出货。
2013年,美国谷歌公司就被曝出于4年前参与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PRISM计划。当然,谷歌也始终没有承认其受美国政府控制,但是根据“棱镜门”窃听时间主角斯诺登曝出的资料显示,PRISM计划获得的个人隐私信息有98%都是基于雅虎、谷歌和微软提供的数据。
然而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谷歌也对华为妥协了。6月3日,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在谷歌Android Q支持厂商名单上,华为Mate 20 Pro重新现身,意味着谷歌重新把这款华为手机列入Android Q测试系列。
就在谷歌网站恢复Android Q系统支持华为手机的当天,根据参考消息的报道,美国政府准备以反垄断的由头对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调查。
有网友对此评论说:
“只要不完全听美国政府的话必须查。
”
截图来源:参考消息公众号
那么,面对美国政府如此大的压力,这些美国企业和组织为何还要选择倒戈?
倒戈华为的真相
因为华为并不是一块软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