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子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三姐妹命运各不相同,却在互相扶持中不断成长,从钱塘来到东京,成就了一番人生事业。跟随着三位女性的脚步,观众们仿佛历经一场“穿越”,感受宋式美学中的“真”与“淳”。
由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杨丽莹饰演的赵盼儿外柔内刚、各有千秋。徐晓英的咏叹调《你是不是这样看我》,将一个贱籍女子自尊、要强却无奈屈从于现实的矛盾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由杨丽莹以极具感染力的女高音咏叹调《梦幻泡影恋一场》,将观众带入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虐恋,不仅唱出了赵盼儿个人命运的挽歌,更是对封建时代女性宿命的有力控诉。
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周琛、何晓楠饰演的宋引章以细腻的声线刻画角色蜕变,演绎出了不谙世事的古代女子经历世间磨炼不断成长、坚韧勇敢的品格。上海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曹琳、汤琳饰演的孙三娘泼辣直率,一段《喜报皇榜》在开篇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李新宇饰演的顾千帆则是这场大女主戏里不可或缺的男性角色,他的咏叹调《我看这双手》加入了吟诵诗句的段落,展现出刚柔并济的性格。
除了咏叹调,剧中赵盼儿与顾千帆的二重唱《萤火虫》以诗意化喻,将角色命运与普世价值完美融合。此外,吴波涛、郑瑶、余杨、王浩洋、何超、唐敏杰、陶阔、吴轶群、潘墨尧、栾超杰等歌唱家都凭借优秀的嗓音与演技为观众贡献了不少剧中“名场面”。
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更是以恢弘磅礴的混声合唱《人生必须是搏一场》,将全剧推向高潮。交响乐团则在指挥张诚杰的执棒下,将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与传统管弦乐队编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音响画卷。
不仅如此,在视觉呈现上,舞美设计丁丁以竹帘、水墨屏风与可移动木构建筑的巧妙组合,构建出虚实相生的舞台空间。
造型指导陈顾方在服饰设计中简化宋代繁复纹样,兼顾历史感与舞台需求,辅助艺术家们在台上的演出。
多媒体设计师胡天骥运用动态投影技术,将东京的街市、运河与茶馆在屏幕上徐徐展开,配合灯光师萧丽河的“光影叙事”,使场景转换如电影镜头般流畅自然。
编舞及形体指导马涛从宋代绘画中提炼“日常的优雅”,设计行礼、饮茶、倚栏等动作,要求合唱团的艺术家们模拟茶客神态,“连手持茶碗的角度都需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