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策展人的思想图谱——张文博艺术展”,用一种全新的多维度的方式,将文博作为一个鲜活的“人”展现在观者面前。你可以看到作为策展人的他,作为艺术家的他,作为摄影师的他,还有综合了这一切,对艺术与人生温柔以待的他。因此,本次展览并不是通常我们所见的艺术展或者文献展,而是一个策展人以他的视角,诠释的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和情感。
文博早年便喜舞文弄墨,好鉴赏交游。他曾就职于《书法报》,后进入武汉美术馆从事展览策划工作。2019年策划了“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展。他曾说,与杨守敬相比,自己是一个“拙”人。他所谓的“拙”,在我看来仅仅是藏锋露拙,普世为人而已,那是一种向内求的恬然心态。而书法早已成为其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穿梭在其向外求的朝乾夕惕,已成为在文干院的学习之际,朝阳下海滩上手脚并用的笔走龙蛇,夕阳下书画室中的铁划银勾。
张文博和策展人王东
同窗之际,文博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论在学习、日课还是写
作、对谈中,他总带有一种强烈的思辨与理想主义情感。周敦颐《德书·文辞》中论 “书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其中之“道”,我想即贯穿于文博对“书之大者”精神的默默坚守之道,更是其超脱于艺术家之外的策展人身份中所恪守的终极之道。
正基于此,展览以文献与作品并行的方式对张文博的艺术世界用两个平面加以呈现。其一是其作为策展人对艺术的解读,主要用“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艺术”与“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两个展览的文献讲述。其二是其平素创作的书画、绘画以及摄影作品。通过两个平面的交织,碰撞出兼及策展人与艺术家两种身份的张文博的艺术创作理念与展览策划逻辑。对其书、其展、其人进行另辟蹊径的全面展示。
可以说,“一个策展人的思想图谱——张文博艺术展”呈现了一种更为新颖与直观的视角,传达了更为达观与泰然的态度。更是一种对自身以及社会、文化传统场域中立足于策展人观感的逆向思考方式与艺术方式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空间中,伴随着巨大的离心力,盲目追逐线性的单向模式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而此时,我们试图用“思想图谱”的概念,以全方位的视角,来呈现张文博在多重身份下的自主选择,这或许更能接近并探求到他的内心。
最后,感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和国家艺术基金为“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培训项目”及此次展览所倾注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