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自在睡觉
用自在睡觉,为生命赋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自在睡觉

怎样学中医才能少走弯路?

自在睡觉  · 公众号  ·  · 2021-05-08 19: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几天,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则让人痛心的新闻。


一位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因为胸闷去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他却坚决不同意,在医院再三劝说无果之下,他毅然决然地在文件上签下拒绝住院四个大字。


而在五天后,这位老总就因为心脏问题离永远告别了自己的娇妻幼女,放不下的事业也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烟消云散了。


其实,很多人也和这位老总一样,不愿意住院,对医生的话也都是半信半疑,总觉得医生让他住院就是要多挣他钱。


对医院的不信任和对医学的不了解,最终造成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逝者已矣,但作为活着的人,我们需要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些什么。


如果这位老总愿意在工作之余花一点点时间,学习一些关于生命健康的知识,那么一切都会和现在有所不同。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最根本的利益,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我们放弃了对健康的关注,谁也无法保护我们的健康。



01


中医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捷径


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场超大型瘟疫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在欧洲,因为瘟疫死亡的人超过了战场上的伤亡,无法控制的疫情让交战双方都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双方的军营变成了病号营,疾病的肆虐让战火都为之止歇。


疫情同样被在欧洲参战的华工带回了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之中,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进行疫情的防控工作了。


就在这最危机的关头,是中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1918年的中国,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西医,集中在少数几个对外开放的大城市。


在广大的中国大地上,更多的是来自于乡土的中医。他们不知道这些疫情来自哪里,也没有在古书上见过相关的记载,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传承千年的医学智慧和对生命的敬畏、对天地的领悟。


最终,他们给中华民族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中国没有成为疫情的肆虐之地,我们度过了这一次的劫难。


百年之后的今天, 中医仍然是中华民族应对疫情可靠的保障。



02


三天入门中医,开出自己的药方


你可能会说,中医虽然很好,但是太难了,自己学不会。


中医学习确实有其难度,但不是因为中医本身的难度,而是因为中医理论是按古人的世界观建立的,现代人理解起来确实不太容易。


如果想学中医要先学会古人的世界观,那可不就把中医学习成本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了么。


那么能不能把中医的内核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阐述出来呢?


答案是可行的。


王金城老师用了十年的时间,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梳理出了中医最为核心的概念——“气”,提出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


同时,将中医理论去繁取精,在《内经》《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的基础上,建立了“气—脏腑—经络—营卫”模型来系统性地阐述人体一气的运行规律,并 把中医的诊断和处方用药最核心的内容提炼为“1264临证法”, 将中医的诊疗简化为选择题,帮现代人搭好了走进中医大门的登天之梯。


这一次,我们将与梁友们 相约黄元御的故乡、泰斗云集的圣地——山东泰安,论道三日, 一起开出您人生的“第一张中医处方”。


课程表:

第1日上午 “气”为主线的中医基础概念;

第1日下午 “气”为核心的人体运作原理;

第2日上午 1264临证法(上);

第2日下午 1264临证法(下);

第3日上午 临床医案分析;

第3日下午 临床医案现场探讨。



03


王金城老师,何许人也?



王金城


中医学者

私淑黄元御十几年

黄元御医学思想传承者

中医数字化研究开创者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作者



王老师潜心研究黄元御医学体系十余年,完成近二百万字的读书笔记,终于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梳理出中医理论的真正内核。


结合近30年信息技术研究的学术背景, 将中医理论用成体系的、逻辑自洽的、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的方式重新阐述。


近三年,已经有上百名中医学人在王老师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医,并且成长迅速。


其中,有很多人 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求医者变成了一个行医者, 不仅能自己调理自己的身体,更开始为家人亲友的健康保驾护航,甚至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神医”。


更有不少科班出身的中医师也开始跟随王老师进行学习,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几年都没有研究明白的问题,临床水平大幅提高。


2021年,王老师将原有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提炼,形成了“1264临证法”这一杰出成果,引领了一场中医领域堪称革命性的突破,将学习中医诊疗的难度从问答题变成了选择题,将学习中医的门槛真正降到了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地方。


从此,中医不再难学。



安天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

执业中医师

同正学堂联合创始人



助教安天宇老师,师从天津扶阳名家顾石松教授,系统学习郑-卢扶阳医学体系及黄元御“一气周流”医学体系,总结出以“虚实为纲”、“恒热为本”为核心,以“升血”、“下气”、“补中”、“填精”四法治万病的治疗思路,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疗效。


师从天津针灸名家东诚医生,学习东氏推拿理筋手法,以督脉和夹脊穴为核心,巧妙应用针灸、理筋、刮痧、拔罐等手法相互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等关节类疾病及失眠、烦躁、头疼、咽喉肿痛、便秘、腹痛等内科疾病均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尤其擅长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囊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各类消化道疾病,失眠、心烦、多梦潮热盗汗等各类顽固性失眠,感冒及各类咽喉疼痛不适。


对亚健康调理很有心得,擅长指导患者以代茶饮及各类食疗方法调理身体。



04


你将收获什么?


1. 建立以“气”为核心的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进入神奇的中医世界,从更高的维度认识生命。


2. 构建一整套“气—脏腑—经络—营卫”的生命模型,从此找到阅读中医书籍的钥匙,不再被各种术语迷惑,一次打通学习中医的全部关隘。


3. 通过学习“1264临证法”,把握中医的组方用药思路,从此学会如何分析中医处方,各种中医“秘方”从此对你没有秘密。


4. 手把手教你通过“1264临证法”,开出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中医处方,从零基础到开出方子,不需要背书百本也不需要三年,只需要三天的课程就能让你明白如何开药方。


5. 破除学中医的畏难情绪,扫清学中医的各种迷思,让你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已经入门中医,成为一个中医践行者了。


| 上课时间:

2021年5月14——5月16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00-17:00


| 课程费用

原价3999元,正安早鸟价1998元/人

(注:交通、住宿、餐饮费用自理;报名成功后,客服会主动联系您,帮您预订酒店、规划行程)


| 开课地点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大街178号金华大厦A座正安睡力铺(泰山店)


|贴心社群


上课期间,会有助教服务团队陪伴,课程结束后,会有长期存在的社群和大家一起学习,定期开展老师视频直播或录播,在实操中给予指导建议。


报名咨询

可添加下方微信



05


往期同学分享


@张同学

成都三日,豁然开朗!


自幼喜好传统文化,痴迷中医多年。 虽好为人徒,多方求学, 终是徘徊中医大门之外, 不得要领。


辛丑春来,天府之国, 得遇良师! 师乃理科学霸, 就学中科大少年班, 受聘为华为架构师, 十几年前研习中医, 几番寒暑,多方验证, 终得“1264”之法。


师秉理科思维,用架构设计, 延《四圣心源》,解中医智慧。


师胸怀大志,格局高远, 倾囊相授,传道授业。 仅一句“学中医只一个“气”字”, 令我找到入门要领。


更有“弹簧例”、“水稻例”、“磁铁例”、 “交通例”、“军魂例”...... 深入浅出,通俗精准, 瞬间明了,顷刻记牢。


师不仅理论严谨, 更重诊治实操, 吾虽愚笨,仍得其中路径, 三天学习, 竟能开出人生第一张医方!


我等同学课堂皆欣喜, 大呼过瘾! 奈何时间短促,匆匆别过。 期待再续机缘,可 得老师继续教诲。

@陈同学

四月中旬,我参加了一场线下小讲课——王金城老师讲中医理论基础,感触颇多。


在此,我想问几个问题,你可以选择任何方式回答。


你知道什么是气吗?

气和阴阳是什么关系?

听说过或者能理解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吗?

三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焦很重要?

从医多年,或者求医多年,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好的处方吗?

你想开出好的处方吗?

你的中医理论体系有漏洞吗?

你的临床疗效达到预期了吗?

你想过更进一步吗?

是换个角度,还是干脆换个身份?


我的答案在心中,你的答案,或许可以在王金城老师的课堂中找到。

@张同学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和中医文化传播者,在业余时间,我阅读了很多中医普及读物。


在工作中,因为需要撰写大夫简历,我也耳濡目染很多病例,并有幸见识过一些药方,分享大夫的诊治思路。具备一定的中医常识,但是对于如何辩证用药,还停留在非常浅薄的见地上。


辛亥上巳节,我有幸受邀参加了王金城老师为期三天的中医筑基课程。课上,王金城老师带领我们运用理性逻辑思维,从整体上解构了“气”为主题的中医基础概念,创新性提出“气”为客观存在,用对象、位置、状态、趋势等理性思维进行描述,并从人之一气的角度解读了阴阳五行、八纲辩证等中医传统理论,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王老师教我们使用“1264”的方法进行对一些常见病症进行辩证和开方,令我受益匪浅。


以前经方上令人望而却步的用药思路,瞬间形成了类似于公式似得可套用的方法,让我信心倍增。


完成课程后,我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大胆开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方子,用于调理。


目前已经食用两幅,感觉各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我的母亲见状也对我有了信心,一方面叮嘱我继续服用,令一方面要求我为她开方解决口苦、心烦、喜大量饮水等症状。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悉心教导,我目前已经购买王老师的《四圣心源》读书笔记,准备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王老师的合格学生。

@马同学

三天学会中医,一个不可思议而又确实实现了的事情,就这样神奇地发生了。


四月相聚成都,有幸参加王金城老师的中医理论授课。


本来是一个对中医一无所知的小白,但在王老师以“气“为基础的引导下,感受到了“气“在身体里不断的运行、循环,偶尔发发“小脾气“,走得慢了、走得磕磕绊绊了。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王老师通过“1264”的方法,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中气虚、什么是阴虚、阳虚等等,这些很深奥的名词变的更加通俗易懂,针对某些病症的治疗变得简单有效。


一个基本理论(以“气“为中心)

一个简单的方法(1264)

一套实用的课程(三天学会中医理论基础)

一张有效的药方(仅仅只需60味中药的搭配)

@祝同学

作为中医界的探索者与传播者,王金城老师绝对是很特别的一个存在。


先不说中科大少年班和华为前技术骨干的响亮名头,单是用超强的逻辑思维把千头万绪的中医理论知识,用异常清晰的"—气"主线和1264辨证框架体现出来,让我们这些基本上算是中医小白的人, 在三天的学习之后就能开出人生中的第一张处方, 这已经远超无数中医专业老师了。


三天的课程,我基本上是伴随着激动的心情上完的,不仅仅是为我自己重新燃起能够学好中医知识的斗志而激动,更是为中医的传播与发扬光大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位实力与决心并存的大拿而感慨。


而在这个路上,王老师想做与在做的还有很多。所以,为了这一切,还想郑重地再向王金城老师道一声∶谢谢!小女子何其有幸!

@张同学

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世界,总有种无从下手的困窘。


学习一定是先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产生信心、产生效果,才会有热爱和动力持续深入。 一直希望找到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拨开层层迷雾,窥见中医经方大美的世界。


王金城老师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用透彻、结构化的1264法则把药方讲得明明白白,在课堂上,他把总结的心得分享给我们∶“人秉一气而生,气秉周流之态。学中医就一个字"气",学中医就一个方法"象"。人本为一气,病也是一气,诊断也是一气,治病还是一气。”


当我运用气的思维和视角去观待中医,观待世界万事万物,豁然开朗,仿佛与中医有了某种默契的连接,照方(1264法则)抓药,健康生活不再遥远,生活在每一味本草的照顾下变得温柔生动。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我们学习一点中医知识,会带来整个家庭的和谐。最重要的真相是,求医不如求己,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感恩王金城老师坦荡的分享,欢迎王老师再次来蓉授课。

@张同学

“咚~”的一声,听课时接电话没看路,一头撞在玻璃门上,吓着自己,惊扰了课堂。突然想起梁冬老师写的一幅字"何事惊慌"?


是的,为期三天的中医筑基学习让我胆战心惊?菜鸟的我能学懂吗?能开出方子?然而王老师用理科生思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此“气”非彼“气”,“气”在身体的走向,并运用王老师潜心研究的1264临症法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开出第一张方子,太神“气”了!!!


都说笨鸟先飞,我这只菜鸟从头再飞,假以时日,我一定能把这份福气带给我的家人。


三天的课程虽结束了,王老师又在群里督促我们,继续答疑解惑。所以,我应淡定,遇事不慌乱,沿着王老师指路的方向好好学习。


真诚的向王金城老师道一声“谢谢!”



点这里,报名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