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驹
由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原资深记者马连华发起,一群汽车记者、工程师、新能源车粉丝打造,多位新能源车专家担任顾问。业务覆盖媒体、电商、电驹电动汽车超市,电驹大数据咨询四大板块。专注新能源车产品解析、市场动态、行业咨询、政策解读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初级入门到精通  ·  一曲东风破长安,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合并重组,谁 ... ·  昨天  
Python初级入门到精通  ·  一曲东风破长安,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合并重组,谁 ...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易鑫车主融大大拓展客户边界,油车可做 12 年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驹

野马汽车挂牌出售,造车新势力会买单吗?

电驹  · 公众号  · 汽车  · 2019-01-03 19:42

正文

点击上方“电驹”可以订阅,专门为新能源车主解决疑难杂症,登陆电驹网www.autodianju.com获取更多信息



11月25日,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出售99000万股股份(82.50%股权)。据有关媒体报道,此次为四川富临集团挂牌出售其所持有的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82.50%的股权转让底价为12亿元。



说起野马汽车,还有一件趣事。在2016年2月,四川野马状告福特汽车旗下MUSTANG车型的中文名(福特野马)与其重名,以涉嫌商标侵权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四川野马获胜。



此后,野马汽车便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销量也一般。2018年11月野马汽车销量为2452辆,1-11月累计销售31882辆。销量不佳,加上野马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投资甚大,后续资金来源陷入困顿。


目前,野马汽车是四川省唯一一家同时具备新能源及传统能源乘用车、客车等完整生产资质的本土整车制造企业,现已建成成都传统车生产基地、成都新能源生产基地和绵阳综合生产基地三大基地,成功开发完成了B、M、C三大平台并衍生形成传统动力及纯电动产品,具备年产传统及新能源乘用车单班20万辆、8000辆客车(含新能源)的生产能力。


那么野马汽车挂牌,谁会出手呢?


造车新势力


到了2019年,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选择了自己造车的道路,要么已经获取了资质,要么选择代工,江淮汽车代工蔚来、海马汽车代工小鹏、一汽吉林代工的博郡汽车、一汽代工新特、据悉江铃代工爱驰……要么选择收购,电咖收购西虎、威马收购黄海、拜腾收购夏利、车和家收购重庆力帆……


有趣的是,2018年12月17日车和家旗下公司斥资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汽车100%股权,力帆股份发布《关于出售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力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将公司所持重庆力帆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车和家控股)。第二天,12月18日自《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发布,有不少声音表示,一夜之间,车和家亏了!



虽然收购一家车企来获取资质,是最为省事的做法。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推出,无疑提高了代工的地位,而且获取资质的门槛也由市场来说话。


《规定》明确,设计研发企业、境外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为主要法人股东的,研发且拥有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汽车产品,上两个年度累计境内外市场销售并登记注册的数量大于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3000辆纯电动商用车,或上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能够卖出三万辆,获取资质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销量不达3万辆或者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小于30亿元,很有可能难以生存下去,被兼并重组是大概率事情,甚至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会直接消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蔚来新特等车企代工之路走得比预期顺利,已经通过代工抢占了先机。比如2018年10月31日新特才完成首批量产车的发运,12月27日便完成第4000台DEV 1下线,不过两个月的功夫。对于蔚来ES8,李斌也开玩笑说的,硬件不太像互联网公司造的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的;软件也不太像互联网公司造的车,给了我们一些惊吓。可见,代工也可以造出好车。让造车新势力给野马买单的愿望,大概率是要落空了。


恒大类房企


房地产企业去地产化已经成为了主流,投资新能源汽车也是成为房企大佬的喜欢。万达、冠城大通布局动力电池行业,宝能、华夏幸福在整车制造、研发等领域,碧桂园在佛山建造了汽车小镇。


其中最引人注目地是无疑是恒大与贾跃亭FF91的年度大戏。双方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恒大健康与贾跃亭控制的FF(法拉第未来)达成了重组协议,双方握手言和。据协议,恒大持有32%的FF优先股权,双方所有原协议将终止,恒大无需再向FF注入资金,并同意解除现存的质押。此外,双方还同意撤销及放弃所有现有诉讼、仲裁程序及所有未来诉讼的权利,贾跃亭可以在5年内回购恒大持有的32%FF股权。



此前双方你来我往,争夺的就是FF公司控制权,而恒大健康做出让步后,不仅允许FF可进行再融资,而且贾跃亭有权于5年内回购恒大所持有的FF32%股权,若第一年回购,则需要耗资6亿美元;第二年回购,则是7亿美元;第三年回购为8亿美元;第四年回购为9.2亿美元;第五年回购,则需要支付10.5亿美元。


恒大无意再向FF注入资金,对于FF已经变为了纯财务投资,但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并非心血来潮。2018年6月,恒大完成了对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F的收购,9月23日,恒大通过受让股份和增资的方式,花144.9亿元,获得广汇集团40.96%的股份。从投资FF,再到入股广汇集团,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投入二百多亿元。如今FF已是昨日黄花,出手收购野马汽车再续新能源汽车梦,是否可期?


滴滴类出行公司


从制造型企业向出行企业转型,已经成为了车企的常用口号。而出行公司向整车厂靠拢,则又是另一番局面。


《车哥们》媒体曾表示,“出行公司和造车公司的整合是个趋势,尤其是未来汽车新四化时代下,共享车潮流逐步取代私人买车,出行公司自带造车厂,造车厂自带出行公司,是所有大型车企的共同思路。目前出行市场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整车厂自建出行公司,自己消化自己生产的车,如宝马,奔驰,奥迪,丰田,吉利,长安,都在建出行公司。另一种是出行公司捆绑整车厂,如滴滴的并购计划、神州收购宝沃。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造车、出行合二为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