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波动加大,虽然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但大盘宽基指数表现稍弱,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季度跌幅均超过2%,上证指数该季度保持微弱上涨,这也是为何投资者常吐槽指数不涨的原因。
因此,寻找低波动且稳定持续增长的资产是目前资金关注的方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四季度末多只红利ETF规模大涨,相反,一些大规模的宽基ETF出现不同程度缩水,且份额呈现净赎回。
根据去年四季度末数据,多只百亿规模的宽基ETF遭遇不同程度净赎回。比如,华夏科创50ETF去年四季度份额减少118.71亿份,但该ETF跟踪指数取得较好收益,因此规模保持增长。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去年四季度份额减少75.36亿份。南方中证1000ETF、易方达科创板50ETF去年四季度份额均减少超50亿份。华夏上证5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去年四季度份额均减少超20亿份。其中,部分宽基ETF规模环比缩水超百亿份。
与之对应的是,多只红利相关ETF的份额增长靠前。据记者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33只跟踪红利相关指数的ETF,去年四季度份额实现增长的共有23只。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以45.62亿份的增长排在同类第一,南方红利低波50ETF、红利ETF易方达、华泰柏瑞红利ETF、华宝标普红利ETF份额增长均超过10亿份。
从去年四季度末规模来看,目前共有7只红利相关ETF规模超40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旗下红利ETF和红利低波ETF分别以233.99亿元和137.5亿元位居红利相关ETF前两位,两只ETF去年四季度末规模均增长超50亿元,红利ETF易方达和南方红利低波50ETF规模增长均超20亿元。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去年四季度末红利相关ETF规模大涨,反映出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偏好及长期配置需求。在“资产荒”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因“类债”属性受到关注,其股息率优势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更加明显。
去年市场关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预期增强,曾衡伟认为,众多资金提前布局高股息资产作为长期配置的底仓,也反映出对政策利好的预期。
作为红利资产的核心要素,股息率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近12个月以来,红利指数和红利低波指数的股息率分别为6.75%和6.39%,远高于主流宽基指数。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临近春节,红利相关指数成分股迎来派息高峰,因此,推动了相关指数股息水平的提升。
根据海通国际证券研究数据,A股上市公司2024年分红家数和分红总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实际上,上市公司分红不仅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监管关注的一个重点。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中提及,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
华泰柏瑞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一年多次分红政策可以有效提升中小股东的市场获得感,稳定市场投资者预期,吸引长期资金。通过更频繁的分红,投资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现金流水平,更加关注股东回报而非资本利得波动。另一方面,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有助于推动公司加强内部治理,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同时,红利系列指数一直是监管看中的产品,目前相关指数正在陆续发布。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1月24日正式发布了上证红利质量指数、上证180红利质量指数、上证红利增长指数、上证180红利增长指数,旨在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标的。
据统计,目前有ETF跟踪的红利相关指数包括红利、红利低波、中证红利、深证红利、标普A股红利、中证央企红利、上证国企红利、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等15个。
上述红利相关指数的共同点是成分股中均包含高股息、高分红的上市公司。比如,以相关产品较多的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为例,二者权重占比较高的行业以金融和能源为主。
《实施方案》中提及,要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在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看来,红利资产肯定会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一个重要方向。
“毕竟在获取较高分红的同时,还可能在二级市场有一定价差收益。”易小斌向记者表示,中长期资金的特点主要是规模较大、久期较长、安全性要求高、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因此其投资会偏向流动性好、业绩相对确定和分红率偏高的一些资产。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他认为,买入红利相关ETF是一个最简单的投资方式。
曾衡伟认为,上述《实施方案》发布后,高股息资产、核心宽基资产及权益类基金将受益。
“首先,高股息资产如银行、港股红利资产及其他高股息行业,因具备底仓核心属性、股息性价比及政策催化优势,受险资、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青睐;其次,核心宽基资产如中证A500ETF等,其覆盖A股龙头资产,兼具价值和成长属性,适合中长期资金配置;最后,根据方案,要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权益类基金也将迎来增量资金。”曾衡伟表示。